资源拼凑视角下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机制研究论文

资源拼凑视角下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机制研究

刘 振1 丁 飞2肖应钊3崔连广4,5

(1.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 2.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3.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4.南开大学商学院; 5.南开大学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研究中心)

摘要: 基于资源拼凑理论视角,以残友集团、善淘网、智耕农等典型社会企业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内在机制问题。研究发现:在组织成立之前,社会创业者及其团队首先在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可持续性和制度层面上,对社会创业机会的潜力进行识别与评价;接着,通过资源拼凑创造性地利用手头资源;最终创办并运行组织,进而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享价值链的机会识别与开发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 社会创业; 机会识别; 机会开发; 资源拼凑

1 问题提出

自SHANE等[1]提出机会为核心的创业研究思路以来,学者们不断探究机会属性、识别与开发,为创业作为独立研究领域建立系统的理论积累。所谓机会异质性,即由于客观环境与主观建构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创业机会各不相同。对此,既有研究已达成共识。然而,无论是秉承唯物主义的北美学派,还是遵循主观建构逻辑的欧洲学派,既有研究均定位于经济层面的商业创业这一对象,通过探究创业者与机会的互动与匹配,挖掘对市场系统供求关系进行局部优化[2],以及在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下赚取创业租金[3]的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深层机制。

社会创业对创业机会异质性假设提出了挑战,传统创业机会以寻租和利润最大化为前提,而社会创业以社会价值为使命,以商业化运营为手段,“手段—目的”关系的差异使其机会属性有所区别[4]。基于BOP观点(base of the pyramid,BOP),社会创业受众来自被市场和政府忽略的金字塔底层[5],与商业创业追求突破、创新性需求不同,表现为基础、长期、普遍、可及等特征[6,7],因而社会创业机会本质上是同质的[3]。遗憾的是,尽管社会创业机会的多样性与异质性并非源自于机会本身[8],而在于利用创新方式整合资源创造社会价值的开发过程,但已有研究大多将创新作为撬动财务、社会和人力资本以改变贫穷的手段进行假设检验[8],并未深入探究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关键因素及内在机制。此外,关于社会创业机会同质性的论断仍是理论演绎结果,未曾深入到理论建构,诸如:利用创新方式整合资源创造社会价值的机会开发过程内在机制如何;开发过程中有哪些独特影响因素;机会开发内在机制是否存在不同于商业创业机会的独特路径及结果等,这些基础性问题尚未得到很好回应。

基于此,本研究遵循BRADLEY等[8]的资源创新利用研究思路,拟对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过程进行探索性研究,以回应上述基础性问题。

2 理论背景

2.1 社会创业的机会识别与开发

以机会为核心的创业研究认为,创业者基于自身认知和知识基础解读环境,并以独特方式与环境互动[9],因而机会与需求是异质的。在社会创业中,BOJICA等[10]指出,尽管存在需求差异(如饥饿、环保、教育等),但只是结构性差异,而且由于金字塔底层需求表现出基础、长期、普遍、可及等特征[6,7],决定了社会创业受众往往难以足额支付产品和服务[5],因此,社会创业难以根据价格体系观点来分析其机会。这印证了社会创业机会同质性,且表明竞争并非是其驱动力,价格体系信息局限性并不能对社会创业机会产生影响,使其区别于商业创业机会。

(1)水银温度计用于检测物料与沥青的混合料出厂和运送到现场的温度,并且其插入深度应大于150mm。在卡车侧面的中间设置一个专用的温度的检测孔,该孔距离车厢底部约300mm。

在此基础上,CORNER等[11]基于跨案例研究认为,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是有机循环过程(见图1)。过程始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产生的创意,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创造社会价值与经济收益的创新性想法与具体措施不断更新,进而不断调整其创造、展现和精炼机会的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从而创造社会价值满足需求。创意能否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社会创业者是否具备先前经验、能否采取创新方法等,对这一过程至关重要[11]

总体去杠杆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只有整体的杠杆率下降了才能更好的控制风险。但是要求总体去杠杆的同时,并不能要求所有部门的杠杆全部下调,例如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居民每年的债务负担只占可支配收入的10%,仍然具有加杠杆的空间和潜力,不应成为去杠杆的主要部门,而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以及国有企业债务仍然较高,而且占比较大,因此应当成为去杠杆的重点。在关注总体去杠杆的同时,还有分清部门,实现结构性去杠杆[6]。

基于此,本研究进行理论抽样,依次确定智耕农、善淘网、残友集团符合理论预期,可将其作为对象探究机会识别与开发机制。一方面,ZAHRA等[3]界定了社会创业者基本类型,进行理论抽样可确保充分性要求;另一方面,案例情况均符合ZAHRA等[3]的3类型标准,符合典型性要求(见表1)。此外,笔者所在团队对3位社会创业者及社会企业,自2013年来进行了多轮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积累了大量一手数据,同时可获二手资料(如新闻、论文、案例集等)数量丰富,可相互补充与三角验证,确保准确性要求。

2.2 社会创业的资源获取与利用

这部分研究焦点集中在资源来源和应对资源稀缺两方面。对于前者,研究认为,社会创业者优质的个人信用[16]和相对完善的关系网络[17]是最重要的财富,能够借此有效吸引外部资源,减轻经济理性导致的资源瓶颈[18]。西方由于正式制度相对健全而体现为市场主导的资源,如经济收入[6],政府再分配和公共部门补贴[13],互惠性资源(如捐赠、非货币型援助等)[17]等。我国由于制度缺失体现为关系主导的资源,如社会创业者先前经历[19],志愿者及资源(如人脉、知识等)[20],公信力与沟通能力[21]等。后者研究认为,资源通常先在经济层面发挥作用[22],创造经济收益、商品和服务销售渠道,拓展与政府、企业等关系网络[21]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并扩散社会价值[7]。社会企业会通过外部资源,整合影响制度、技术规范和社会认知获取合法性[23],通过资源利用推动国家层面社会资本建构,进而促进商业创业发展[24]

(4)中介条件维度 内部学习、网络拼凑、圈子路径,体现出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过程中,灵活使用手头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将“静态”的手头资源“动态化”,因此编码为将就使用;资源集中、资源分摊、资源循环,表明了社会创业者为识别和开发机会,而重新组合手头资源创造价值的形式,因此编码为资源重构。

从人行路上走出去,探头看看街上有没有往来的车辆,刚想穿过街去转入文监师路,但一辆先前并没有看见的电车已停在眼前。我止步了,依然退进到人行路上,在一支电杆边等候着这辆车的开出。在车停的时候,其实我是可以安心地对穿过去的,但我并不曾这样做。我在上海住得很久,我懂得走路的规则。我为什么不在这个可以穿过去的时候走到对街去呢?我不知道。

既有研究存在两方面关键不足:①集中于外部资源,而对已有手头资源关注不足;②过于侧重组织层面社会企业的资源获取,而忽略组织创办前机会与资源的结合过程。对于前者,由于规模小、受众少等限制,外部资源整合利用是社会创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对社会创业者如何利用个人信用和关系网络等手头资源,以吸引外部资源等问题尚不明确。对于后者,一方面仍未突破组织层面社会创业定义及类型的异质性观点限制[14];另一方面,有研究指出,社会企业嵌入关系网络进行资源整合[22],但对外部资源利用方式,及其机会识别和开发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仍有待探究。

2.3 资源拼凑与社会创业机会开发

资源拼凑是联接机会发现和资源开发的纽带[25],是行为视角对资源约束的回应,能力视角产生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涉及手头资源、将就使用和资源重构3个核心特征[26]:①手头资源即创业者掌握而非外部整合搜寻得到的资源;②将就使用强调即兴而作,充分开发手头资源的新用途和新价值;③资源重构体现创业者主观能动性,根据创业目的灵活配置资源。然而,既有研究缺乏对手头资源的明确界定[27],尤其是种类及边界的差异阻碍了资源拼凑特殊性的挖掘。社会创业资源同质性较高[23],可实现共享与自由流动,与资源基础观的资源异质性与难以流动前提假设相悖。社会创业资源拼凑更强调资源流动的主动、能动性与社会需求导向,而非制度政策导向,社会创业的价值共享特征[5]又强化资源拼凑的社会属性,从而有利于发掘更多潜在创业者创造新机会。

在社会创业资源拼凑方面,DESA[23]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们以全球超过40个国家的200多个社会企业为对象,发现社会创业拼凑的资源包括物资(如场地、资金等)、劳动力(如员工、志愿者等)和技能(如医疗、教育的专门知识等)三方面。由于难以将产品和服务设定高价,社会与财务双重使命限制了资金、经验和材料等资源获取,因而在资源获取途径方面,社会创业的拼凑过程具备同质性。此外,SUNDURAMURTHY等[28]基于阿育王数据库,由不同情境(美国、巴西、南非)的30位社会创业者的案例研究发现,成功的资源拼凑过程往往有明确计划,能通过试点项目迅速扩大规模,通过特许经营迅速扩展社会价值受用范围,从而构建可复制的系统方法,实现社会使命,因而其资源拼凑表现出可复制模仿的同质性。由于规模限制、盈利性不足等原因,社会创业者对其组织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据此,其资源拼凑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社会创业者的资源拼凑过程,而这在组织成立前的机会开发阶段尤为明显。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案例的理论抽样

ZAHRA等[3]基于理论演绎,将社会创业者分为社会修理者、社会建构者与社会工程师3类。既有资源视角下的社会创业研究,集中于外部资源获取,而忽略手头资源作用;同时,过于关注组织层面资源获取,而忽略组织创办前阶段。前者关注的外部资源是社会创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7],但社会创业者如何利用个人信用和关系网络等手头资源,以获取外部资源却并未明确。对于后者,社会企业等组织嵌入在关系网络中进行资源整合[22],但在社会企业创办前并无经济收益与社会价值产出时,如何通过手头资源利用而嵌入网络,其资源利用机制又如何等问题仍有待探究。由此,探索性案例研究就成为适合本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归纳提炼可以弥补上述研究不足,为后续研究建立框架与思路基础。

社会创业机会同质性决定了机会识别与利用的结构性差异而非异质性,而作为机会开发的“提纯与精炼”过程,现有研究却较少探究其关键因素和内在机制,相关研究仍集中于机会属性。尽管有研究表明,社会创业机会开发以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等)可获为前提[12],多重参与者交互作用有助于机会转换成现实[13],甚至BRADLEY等[8]基于假设检验发现,社会创业机会的多样与异质性并不源自机会本身,而在于利用创新方式整合资源创造社会价值的开发过程。然而,这些研究或者以组织层面的社会企业为对象,探究其创办后的机会开发过程,并未突破组织层面社会创业定义及类型的情境差别而观点不一的限制[14];或者只是将创新作为撬动财务、社会和人力资本以改变贫穷的手段进行假设检验,并未深入探究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关键因素及内在机制。值得一提的是,KWONG等[15]研究发现,社会创业机会能否转化为行动,取决于社会创业者密切跟踪社会需求的变化,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法。由此出发,同时关注组织创办前后整个过程,将资源引入机会研究遵循机会与资源互动思路,有助于深化CORNER等[11]和KWONG等[15]的研究,挖掘社会创业利用创新方式整合资源的关键因素与独特路径,从而探索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内在机制,弥补既有研究不足。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概况

3.2 数据收集

基于理论背景的相关概念,本研究对社会创业者本人、所在社会企业核心成员、员工等“内部人士”,以及社会企业早期顾客、志愿者、供应商、政府管理机构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展开调研,以多轮次深度访谈收集一手数据为主,辅以相当数量二手数据,以全面收集、比对并“内外”印证数据准确性与充分性。

表2 数据收集概况

3.3 编码方式

遵循扎根理论逐步缩编数据的思路,结合内容分析法进行编码:将数据资料整理为文字稿;分别从每个案例中随机抽取10%的数据,作为正式数据编码前的前测信度检验样本;研究团队3名成员分别进行初始概念、概念、初始范畴三级编码;根据内容分析相互同意度及信度公式,计算并检验三级编码结果。结果显示,K 值分别为0.821、0.843、0.864(相互同意度),R 值分别为0.837、0.852、0.871(编码信度),均大于0.8,表明前测编码具有较高的统一性和信度,可进行正式编码。

进一步根据分析推广逻辑,遵循“数据资料—关键词—概念—范畴—模型”思路,进行数据编码以寻找证据链。一方面,单个案例编码:①分别对每个案例的一、二手资料进行编码,相似文字表达编码成初始概念,实现概念化缩编;②分别对每个案例的相似概念进行整合编码,挖掘相似概念形成概念库;③在持续回顾与比对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识别范畴的性质并挖掘范畴间联系,形成初始范畴。另一方面,跨案例编码:将3个案例的初始范畴进一步整合编码为副范畴和主范畴,提炼故事线与整合性框架,理清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逻辑主线,以及要素间的内在机制,直至全部饱和。

3.4 信度与效度

有关信度和效度的检验:①研究设计方面,先进行单案例分析,能够基于时间序列纵向深入挖掘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此外,遵循多案例研究复制法则,对比、印证单案例研究结论以确保说服力。②案例选择方面,3家社会企业分属不同地区和行业,有利于确保案例信息涵盖一定理论广度,提高研究设计周延性与外在效度;对比不同机会识别与开发过程的异同,增强结论外部效度。③数据收集方面,每次访谈至少有3位团队成员参加,分别整理文字稿进行三角验证,接着补充二手资料再次进行三角验证,从而形成准确、完整的数据链。④数据编码方面,研究首先确定编码标准,然后分别对每一案例进行前测信度检验,经比对调整后再对每个案例分别进行编码,确保统一性。

4 研究发现

4.1 残友集团:基于社会内部创业的资源重塑

残友集团创始人郑卫宁,是先天性家族遗传重症血友病人。1997年,他拿出微薄的积蓄,带领5名残疾人,用仅有的1台电脑在深圳创办残友集团。20多年来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将残友集团发展为2家上市公司、1家慈善基金会、14家社会组织和40家社会企业的大型集团,5 000多名残疾人有了新活法,解决了工作、生活和尊严问题,为社会民生与和谐科技立起标杆。本研究对调研数据的编码示例见表3。

编码结果表明,社会创业并非只能白手起家,依托既有组织、重塑手头资源的社会内部创业可能带来更大的经济与社会产出。凭借身残志坚且懂技术的特殊身份,残友集团从小打印社起步,通过服务社区逐步赢得关注与认可(社会关注);凭借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走出社区参与市场竞争并获利(自负盈亏);初期成功使郑卫宁意识到有责任带领更多残疾人共同参与,

表3 残友集团数据编码示例

推动技术、知识不断更新升级(知识基础);这使得越来越多残疾大学生的工作、生活、家庭问题得以解决,残友集团得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政府扶持);残友集团进一步夯实网络技术水平,刘勇和李虹先后获得捷克布拉格世界网页设计大赛、印度新德里编程比赛大奖(网络技术);除了获奖之外,残友集团还针对每一名残疾员工,进行针对性技术培训以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并于2004年获评科技部双软认定(内部学习);残友集团由此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具备相应技能的残疾大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凭借技术赢得收入、尊重并创造价值(资源集中);随着技术不断升级、业务领域不断扩大,残友集团凭借过硬实力和口碑实现集团化发展,提升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的能力(成立集团);集团化吸引了媒体持续关注,一时间成为残疾人自力更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标杆(媒体报道);获得英国国际社会企业奖和SEI CMMI五级认证,使残友集团走上了产学研结合快车道,通过与政府、高校、企业合作不断创造新成果(产学研合作),从而成为世界最大且唯一的高科技社会企业,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民生工具。

4.2 善淘网:打破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的资源重构

善淘网是我国第一家在线慈善商店,员工均为残障人士,通过义卖社会捐赠闲置物品,支持残障人士培训与就业项目开展。创始人周贤曾成功创办商业企业,2007年接触慈善商店后,开始不断思考除赚钱外,创业还能达成哪些目标等问题。志愿者经历使她接触到社会企业,发现商业创业的兴趣、能力和资源可在解决社会问题这个更有意义的领域中实现价值,从而投身慈善商店的创业实践。本研究对调研数据的编码示例见表4。

表4 善淘网数据编码示例

编码结果表明,社会创业通过既有资源的重新组合利用,能够解决利益相关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快速构建共识性认知和价值共享平台。对社会创业的浓厚兴趣和亲身经历,促使周贤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创造价值, 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社创兴趣与经历);对商业创业成功经验的反思与总结,让周贤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并开始构思善淘网(商创成功经验);在人员策略上,善淘网计划通过吸纳残障人士并赋能授权,使其集组织的参与、管理和决策者于一身,实现信息高效传递并增强主人翁意识(赋能授权);在组织方式上,通过彰显社会服务成果和公开财务数据等方式,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透明沟通,克服慈善商店中国化的新生弱性(组织能力);在此基础上,善淘网开始吸收个人、企业闲置物资捐赠,形成第一批商品货源(捐赠物资);为扩大影响和吸引更多关注,善淘网进一步基于网络平台将顾客发展为志愿者,为运营过程建言献策,同时强化员工与顾客、捐赠者及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以支持公益项目发展(网络拼凑);为确保各项策略顺利实施,善淘网通过拓展捐赠渠道、线上线下共建、与企业及有需求的社区展开合作的方式,通过资源的分摊扩展业务范围和领域,为更多残障人士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服务(资源分摊);经过充分准备后,善淘网于2011年1月试运行,3月正式运行(上线运行);基于前期资源分摊的利益相关者信息共享,残障人士员工的工作、生活及训练项目蓬勃开展,迅速赢得市场及利益相关者认可(认知构建);同时,基于利益相关者间信息共享与信任,实现残障人士就业、培训与生活一体化,社会爱心人士信任并积极参与,社区需求得到满足,企业发展找到新合作伙伴的价值共享有效循环(价值共享)。

4.3 智耕农:以重塑社会公信力为导向的资源将就使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近现代音乐视唱作品一定会越来越多的融入到视唱练耳教学当中,可以看出传统视唱与近现代视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尽管视唱素材的写作手法越来越新奇,尽管视唱作品的风格越来越丰富,视唱的难度不断增加。只要我们能够了解音与音之间的联系。不断地总结并完善传统视唱与近现代视唱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两者相互并存、共同发展。

表5 智耕农数据编码示例

编码结果表明,社会创业可凭借将就使用既有资源,将个人经历与社会需求结合,通过增强利益相关者间信任水平提升社会公信力。佛教信仰使孙学音更加关注人们的实际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宗教信仰);新闻媒体从业经历使她有机会近距离关注食品安全,发现公众对食品安全尚缺乏信心(媒体经历);基于佛教“普度众生”理念,她辞职后利用个人积蓄深入农户、消费者、市场和企业,调查食品利益链条各方需求(普惠行为);利用媒体经历与渠道,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支持智耕农发展,扩宽业务范围和渠道的同时节省成本(志愿模式);在初期,通过亲朋好友帮助积累人脉与社会关系资源(人脉关系);随后利用微信朋友圈、QQ群等网络途径,以前期人脉关系为依托宣传业务(圈子路径);紧接着,以志愿者为纽带建立农户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同时将消费者发展为志愿者,以切身经历体验宣传绿色理念和食品, 并通过媒体跟踪报道,建立农户、志愿者、消费者与市场、企业的联系,实现资源重复利用(资源循环);随着运营期间业务增多和成本上升,孙学音又创办商业企业素生活,通过出售产品,在经济方面支撑智耕农运营(母子组织成立);随着规模、志愿者扩张和社会效应提升,智耕农模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志愿者、农户数量,业务涉及地域不断扩展(模式认可);由此获得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关注与支持,使智耕农可在官方创业园区入驻,且得到来自恩派等社会公益平台及组织的合作支持,进一步促进了智耕农在提升社会公信力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平台推广)。

4.4 初始范畴的典范模型分析

基于个案的初始范畴仍是松散的,需继续梳理逻辑关系提炼主范畴,以理清案例“故事线”及构建理论框架。本研究遵循典范模型分析思路,通过“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六维度,串联初始范畴并挖掘内在涵义,分别对个案进行典范模型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针对个案初始范畴的典范模型分析结果

基于个案典范模型分析结果,明确3个案例松散的初始范畴间的逻辑关系。

(1)残友集团机会识别与开发的逻辑 郑卫宁不受自身残疾限制,通过自力更生创办残友集团得到社会关注(因果条件);通过不断吸引具备技能的残障人士加入,在解决其生活、工作问题基础上强化知识基础,而初期成效与社会关注使残友集团得到场地、税收、残疾员工生活等方面扶持(现象);对网络技术的坚持,使残友集团积累了大量成果,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众多奖项,进一步夯实了技术基础(脉络);以刘勇、李虹为代表的优秀员工,不断将知识技能在组织内部分享扩散,带动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使得残友集团具备集中资源发展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技术的条件(中介条件);不断孵化出新组织,并实现集团化发展(行动策略);最终依托与媒体、政府、企业良好合作基础上的信任,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结果),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科技社会企业。

1302 肝癌细胞乙酰胆碱酯酶表达水平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间的相互影响 罗正汉,刘 燕,刘 阳,唐海琳,徐铮昊,戚中田,赵 平

(2)善淘网机会识别与开发的逻辑 周贤凭借社会创业兴趣与经历,结合创业经验,萌发在中国创办慈善商店的创意(因果条件);通过将残疾员工纳入管理过程,提升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确保组织自身运营的持续性,再通过公开数据、透明管理等方式打破利益相关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消除组织运营的关键障碍(现象);基于此,善淘网初期得到来自个人和企业的大量闲置物资及相应资源(脉络);进一步地,不断通过网络建立员工、顾客、志愿者、企业等的联系,将资源向社区中有需求的残障人士及公益项目转移,以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中介条件);因而在正式运营后实现快速发展(行动策略);最终,基于网络平台和利益相关者间的信息共享,使公众了解和接受慈善商店理念及运作方式,形成价值共享平台(结果)。

近年来随着脑梗死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不少研究学者认为:同型半胱氨酸(Hcy)会使得患者内皮功能出现紊乱,造成脂质代谢异常以及血管内膜中层增厚,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1]。与此同时,其可通过损害血管内皮干扰凝血因子,有效增强了血小板聚集以及减弱纤溶的作用,进一步导致血栓的形成以及血管性疾病的发生[2]。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血清Hcy水平与脑梗死急性期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旨在为明确脑梗死患者病情,观察临床疗效以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3)智耕农机会识别与开发的逻辑 孙学音通过新闻媒体行业经历,了解到保障食品安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受宗教信仰影响,决定投身社会创业(因果条件);通过走访农户、顾客和深入市场观察,把握各方需求,同时利用媒体经历、普惠理念及行为,不断招募志愿者以期在扩大影响的同时降低成本(现象);由媒体经历积累的人脉关系,成为智耕农成立前及成立初期的重要资源(脉络);这些资源又进一步与农户、顾客、合作企业员工等参与者一道,通过“志愿者化”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和价值快速传递(中介条件);但积蓄消耗和成本上升,使其选择创办商业企业素生活支持智耕农运营(行动策略);随着业务范围及领域扩大,利益相关者、志愿者等扩充提高了公众认可度和参与度,进而得到政府和公益组织平台支持以确保组织的可持续性(结果)。

移动评价对于邻域结构的搜索耗时问题具有重要影响,精确方法存在计算耗时的问题,近似方法能够快速对新解进行评价,过滤出最有可能引导算法搜索到改进解的移动,甚至有时可能比精确方法更准确。FJSP跨机器移动工序和同机器移动工序时,近似评价方法分别具体如下:

4.5 跨案例编码与整合性框架

以典范模型分析为基础,本研究进行跨案例编码,基于初始范畴提炼副范畴,再对副范畴进行编码形成主范畴,最终提炼故事线及理论框架,结果见表7。

(5)行动策略维度 成立集团、上线运行、母子组织成立,表现为开发社会创业机会的直接结果即组织的创办,因此编码为组织成立。

表7 跨案例数据编码结果

(2)现象维度 知识基础、赋能授权、普惠行为,彰显了社会创业者为把握机会而在具体行为方面的可行性与可持续程度,因此编码为可持续性潜力;政府扶持、组织能力、志愿模式,表明了社会创业者为识别和把握机会,而赢得政府认可与合法性支持,获取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认可等方面的努力及结果,这与制度、战略合法性相类似,因此编码为制度潜力。

(3)脉络维度 网络技术、捐赠物资、人脉关系,显示了社会创业者基于自身及人脉网络关系可获得的即时可用或可支配的既有资源,以这些既有资源为基础开发机会并开启组织创办过程,因此编码为手头资源。

孙学音出于对大众健康的关注,创办关注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的社会企业智耕农,以及支持智耕农的商业企业素生活。早年在新闻媒体的工作经历,使她有机会接触种植和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全过程,她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有机食品价格和销量大受影响。适逢三聚氰胺、苏丹红事件影响,她利用媒体经历与农户、企业、政府等建立的联系,创办智耕农并通过志愿者进行运作,后期为支持智耕农运营创办素生活。本研究对调研数据的编码示例见表5。

实验所用的沉水植物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取自南矶山湿地碟形湖和六干渠。涉及到的沙滩底质采集于星子县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站附近。草洲底质和泥滩底质采集于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泥滩底质主要采集于常湖和白沙湖,草洲底质在枯水期的洲滩中采集。3种底质理化性质初始值见表1(平均值±标准误,下同)。

(1)因果条件维度 社会关注、社创兴趣与经历、宗教信仰,反映了社会创业机会在社会层面的价值潜力,体现出社会创业者自身及外部环境对机会在社会层面价值实现的可能程度,因此编码为社会价值潜力;与此类似,自负盈亏、商创成功经验、媒体经历反映了社会创业机会在经济层面的价值潜力,因此编码为经济价值潜力。

“雅致的俗语文”经柯灵先生的锤炼、融化与创造,已达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凭借着“墨磨”的人生阅历,深厚的艺术涵养,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对世事的敏锐洞察力,《墨磨人》在语言上的造诣亦独树一帜。无论是叙事记人,还是议论说理,皆文情并茂,凝练典雅,熔书面口语于一炉,铸文言白话于一体,具有显著的柯氏语言风格。

综上所述,基于字面匹配与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语义相似度模型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前者未考虑到文本的语义、语法含义,后者忽视了文本中词与词之间的位置关系,需人工进行特征提取,误差较大。基于词向量与深度学习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型可很好地解决这2个问题,词语向量化考虑词语的语义信息及词语之间的相互联系,深度学习可自动提取文本的特征并进行训练得到最优模型。

(6)结果维度 媒体报道、认知构建、模式认可,反映了社会创业者通过机会识别与开发,在社会中所引起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因此编码为社会影响力;产学研结合、价值共享、平台推广,反映了社会创业通过机会识别与开发产生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以组织成立为纽带建立起价值共享平台,将利益相关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编码为共享价值链。

基于副范畴进一步编码主范畴:①社会价值潜力、经济价值潜力、可持续性潜力及制度潜力4个副范畴,反映了识别社会创业机会价值过程中重点考察的内容,以此为依据,对社会创业机会的价值与前景进行分析与评价,因此编码为机会识别。其中,社会与经济价值潜力是基础要素,决定了社会创业机会是否值得进一步开发,依托手头资源决定组织能否成立;可持续性和制度潜力是发展要素,影响社会创业机会决定的未来组织是否有较好的发展空间,通过将就使用和资源重构影响机会开发的衍生结果;而两要素的结合与匹配,最终决定了社会创业的未来成效。②手头资源、将就使用、资源重构3个副范畴,正是资源拼凑理论的3个核心概念,反映了在社会创业机会识别基础上,基于资源视角分析、判断和评价机会是否具备“落地”条件的行为过程,承担着机会识别与开发之间的桥梁作用,因此编码为资源拼凑。其中,手头资源是基础要素,是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两阶段中间的资源拼凑的根源,决定了组织是否具备成立的条件;将就使用、资源重构是发展要素,是提升手头资源“附加价值”的手段与途径,其效果如何决定了组织是否具备创办后的发展潜力。③组织成立、社会影响力、共享价值链3个副范畴,反映了社会创业机会开发过程的结果,体现了社会创业在机会识别基础上,通过资源拼凑开发机会的阶段性成果,因此编码为机会开发。其中,组织成立是直接结果,体现出从无到有的转变;社会影响力、共享价值链是衍生结果,体现出从有到未来的发展壮大。

综上,本研究基于主范畴和副范畴,对案例故事线及理论框架进行提炼,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①机会识别的4种潜力,表明社会创业资源拼凑的动机/前置因素来源于动态行为而非静态特质。②由编码结果,进一步挖掘出资源拼凑核心概念间的紧密互动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源拼凑联接机会发现,以及资源开发的纽带作用的具体路径。③机会开发的直接结果是组织成立,衍生结果是社会影响力与共享价值链,从社会创业内部挖掘出组织层面社会企业成长的前置关键因素,有助于后续更加全面、客观地审视和探究社会企业的成长规律,特别是有利于考察社会创业价值向外部转移的关键因素与作用机制。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组织成立前社会创业者首先在社会与经济价值、可持续性和制度层面对机会潜力进行识别评价;接着,基于资源拼凑创造性利用手头资源,创办并运行组织;最终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享价值链的机会识别与开发过程。其中,作为链接机会识别与开发的资源拼凑,其手头资源、将就使用和资源重构3个核心并非是并列的,而是通过将就使用和资源重构提升,作为基础要素的手头资源的价值水平及潜力。

整合性框架基于资源拼凑,将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有机联系起来:①机会的4种潜力对后续资源拼凑与机会开发的影响有所区别:社会与经济价值潜力(基础要素)决定了机会是否值得进一步开发,并通过手头资源决定组织能否成立;可持续性和制度潜力(发展要素)影响组织未来可能的发展空间,并通过将就使用和资源重构,以影响社会影响力形成与共享价值链构建。②机会开发除组织成立外,还有社会影响力与共享价值链两类衍生结果。这彰显了社会创业“经济-社会”的手段-目的关系,表明社会创业组织成立后并不追逐经济绩效,而致力于社会价值规模化,与商业创业存在本质不同。这有助于未来探索社会创业前期机会与后续行为的作用关系,探究社会创业由创意、到机会、再到组织成长全过程关键要素及作用机理。

5.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包括如下几点:①基于社会创业情境,明确资源拼凑的手头资源概念及边界,有利于区分资源拼凑与资源配置、整合等相关概念,并深化不同手头资源属性用于拼凑时的影响和效果。②在明确手头资源概念及边界基础上,提炼出手头资源、将就使用、资源重构等核心概念间逻辑关系,为解释资源拼凑影响组织结果提供了新路径。③整合性框架呈现出社会创业利用创新方式整合资源,创造社会价值的机会识别与开发过程内在机制,挖掘出社会创业不同于商业创业的独特属性。

现如今,纯电动及混合动力等新型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并呈可持续增长。为加速这些新兴领域的无人驾驶技术及车联网的发展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陶氏杜邦公司特种产品部宣布推出AHEADTM项目,旨在为该行业的客户提供整合的创新解决方案和材料技术。

本研究的实践启示包括如下两点:①基础要素与直接结果的对应关系,明确了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过程的“资源拼凑下限”;②发展要素与衍生结果的对应关系,明确了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过程的“资源拼凑上限”。这对于解决目前实践中社会创业可持续性不强的缺陷具有积极意义。

5.3 不足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在案例调研、数据收集、整理编码过程中力求做到准确、客观、严谨,但主范畴及其所包含的细分概念及维度,其普遍意义仍有待检验。由此,后续研究可以本案例或新案例为对象,进一步通过介入式扎根、QCA等方法展开探索,并与本研究结论进行对比;也可以本研究整合性理论框架为基础,利用相关量表开展问卷调查,基于实证分析验证本研究结论及理论框架的外部效度,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创业研究向理论建构的纵深阶段发展。此外,尽管本研究以社会修理者、社会建构者、社会工程师为依据进行案例理论抽样,但因案例研究的局限性,而难以穷尽不同背景的社会创业者识别与开发机会的案例样本。由此,后续研究可以选择不同背景的社会创业者相关案例展开“纵向研究”,也可以选择相同背景,但服务对象不同的案例展开“横向研究”,进一步基于对比分析探索、验证并完善本研究提出的整合性理论框架,提高其信度与效度水平,从而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

参考文献

[1] SHANE S, VENKATARAMAN S.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25(1): 217-226.

[2] SAMUELSSON M, DAVIDSSON P. Does Venture Opportunity Variation Matter? Investigating Systematic Process Differences between Innovative and Imitative New Venture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9, 33(2): 229-255.

[3] ZAHRA S A, GEDAJLOVIC E, NEUBAUM D O, et al. A Typology of Social Entrepreneurs: Motives, Search Processes and Ethical Challeng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9, 24(5): 519-532.

[4] 刘振, 杨俊, 张玉利. 社会创业研究——现状述评与未来趋势[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6): 26-35.

[5] DEES J G. Enterprising Nonprofit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76(1): 55-67.

[6] AUSTIN J, STEVENSON H, WEI-SKILLERN J. Social and Commercial Entrepreneurship: Same, Different, or Both?[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6, 30(1): 1-22.

[7] ZAHRA S A, WRIGHT M.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Role of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6, 53(4): 610-629.

[8] BRADLEY S W, MCMULLEN J S, ARTZ K, et al. Capital Is Not Enough: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Economi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2, 49(6): 684-717.

[9] SARASON Y, DEAN T, DILLARD J F.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Nexus of Individual and Opportunity: A Structuration View[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6, 21(3): 286-305.

[10] BOJICA A M, RUIZ JIMENEZ J M, RUIZ NAVA J A, et al. Bricolage and Growth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Organisations[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18, 30(3/4): 362-389.

[11] CORNER P D, HO M. How Opportunities Develop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0, 34(4): 635-659.

[12] YIU D W, WAN W P, NG F W, et al. Sentimental Drivers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 Study of China’s Guangcai (Glorious) Program[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14, 10(1): 55-80.

[13] MARQUIS C, DAVIS G F, GLYNN M A. Golfing Alone? Corporations, Elites, and Nonprofit Growth in 100 American Communiti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3, 24(1): 39-57.

[14] CHOI N, MAJUMDAR 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s an Essentially Contested Concept: Opening a New Avenue for Systematic Future Eesearch[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4, 29(3): 363-376.

[15] KWONG C, TASAVORI M, CHEUNG C W. Bricolage, Collaboration and Mission Drift in Social Enterprises[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17, 29(7/8): 609-638.

[16] WADDOCK S A, POST J E. Social Entrepreneurs and Catalytic Change[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91, 51(5): 393-401.

[17] SHARIR M, LERNER M. Gauging the Success of Social Ventures Initiated by Individual Social Entrepreneurs[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6, 41(1): 6-20.

[18] JANSSEN F, FAYOLLE A, WUILAUME A. Researching Bricolage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18, 30(3/4): 450-470.

[19] 买忆媛, 徐承志. 工作经验对社会企业创业资源整合的影响[J]. 管理学报, 2012, 9(1): 82-88.

[20] 余晓敏. 社会企业的治理研究: 国际比较与中国模式[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6): 137-149.

[21] 刘振, 崔连广, 杨俊, 等. 制度逻辑、合法性机制与社会企业成长[J]. 管理学报, 2015, 12(4): 565-575.

[22] MEYSKENS M, ROBB-POST C, STAMP J A, et al. Social Ventures from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An Exploratory Study Assessing Global Ashoka Fellow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0, 34(4): 661-680.

[23] DESA G. Resource Mobi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Bricolage as a Mechanism of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2, 36(4): 727-751.

[24] ESTRIN S, MICKIEWICZ T, STEPHAN U. Entrepreneurship, Social Capital, and Institutions: Social and Commercial Entrepreneurship across Na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3, 37(3): 479-504.

[25] 于晓宇, 李雅洁, 陶向明. 创业拼凑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J]. 管理学报, 2017, 14(2): 306-316.

[26] BAKER T, NELSON R E. Creating Something from Not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5, 50(3): 329-366.

[27] DESA G, BASU S. Optimization or Bricolage? Overcoming Resource Constraints in Global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3, 7(1): 26-49.

[28] SUNDURAMURTHY C, ZHENG C, MUSTEEN M, et al. Doing More with Less, Systematically? Bricolage and Ingenieuring in Successful Social Ventures[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16, 51(5): 855-870.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source Bricolage

LIU Zhen1 DING Fei2 XIAO Yingzhao3 CUI Lianguang4

(1.Shandong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China; 2. Qingda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Hotel Management, Qingdao, Shandong, China; 3.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China; 4.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China)

Abstract :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source bricolage, this study conducts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ypical social enterprises such as Canyou, Shantao, and Zhi-Gengno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firstly, social entrepreneurs and their teams would identify and evaluat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opportunities at the social value, economic value, sustainable and institutional levels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enterprises. Secondly, they would make creative use of the resources at hand based on resource bricolage. Ultimately, they would create and operate the organizations, which in turn generate positive social impact and build the whole process of recognizing and developing opportunities based on the stakeholders-sharing value chains.

Key words :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opportunity development; resource bricolage

中图法分类号: C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 884X( 2019) 07- 1006- 10

收稿日期 :2018-11-21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2-884x.2019.07.00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702085,71602097,71702086,7187209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资助项目(ZR2017BG02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7YJC630019,18YJC630021);2017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计划资助一般项目(J17RA112);南开大学2018年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AS1809)

(编辑 丘斯迈)

通讯作者: 刘振 (1986~),男,山东淄博人。山东大学(山东省青岛市 266237)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创业、创新转化。E-mail:nk_liuzhen@163.com

标签:;  ;  ;  ;  ;  ;  ;  ;  ;  

资源拼凑视角下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机制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