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城市功能布局构建国际城市框架_中国城市群论文

调整城市功能布局构建国际城市框架_中国城市群论文

调整城市功能布局构建国际都市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布局论文,框架论文,功能论文,城市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天津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新世纪初期的三大历史性任务,其中之一是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实现这一任务与城市功能布局有很大关系,可以这样说,没有高水平的城市功能布局,就不会有高水平的城市建设,也不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

城市功能布局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和系统工程,它要求依据国际城市发展趋势和本城市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在功能上,要论证合理,与周边城市错位;在布局上,要优化资源配置,体现聚集效应;在方法上,要一次整体规划,分期分步建设。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国际大都市的认识和研究,加强对大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生产力布局的研究。

一、以海河开发带动天津老城区功能布局调整

城市功能布局有结构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之分。一般来说,撇开老城区建设一个新城区属于结构性调整,改造老城区大都属于适应性调整。天津在城市功能布局调整中,既有结构性调整,也有适应性调整。近些年,我市老城区的城市功能布局调整有了很大进展,但与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功能分区不太明确,城市的标志性区域不够突出,现代化的形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调整需要机遇。目前,北京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正在大力提升城市功能;上海以申博为动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完善城市功能的步伐;重庆抓住了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调整城市功能布局的工作已经展开。我市调整城市功能布局,也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突破口,而海河开发作为这个突破口比较合适。

海河开发就是以海河三岔口为起点、入海口为终点,对海河两岸进行功能性开发,通过拆迁、置换、新建等方式,重塑天津中轴线,打造一条功能分工明确的以休闲、旅游、观光、商贸、商务、居住和部分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景观和产业带,形成我市的标志,挖掘出海河文明,树立天津在国内外的新形象。海河开发可有三个方案。一是大方案,即将海河拓宽至500米左右,把海水引入市区,在海河两岸筑堤修埝,三岔口以下设闸,海河通航至市中心区,客运码头搬到天津站附近,市区段河道过河交通以隧道为主,两岸为各功能区。中方案与大方案基本相同,只是规模小一些,将海河拓宽至300米左右。小方案为适应景观的需要,局部拓宽海河,保留二道闸和大部分市区河道的桥梁,功能分区不变。上述三个方案各有利弊,大方案气魄宏伟,中方案也较有气魄,它们都可使天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滨城市,享受潮汐快乐,城市功能布局和生产力布局能够充分展开,为天津今后数百年的发展打下基础,不利方面是投资巨大,工程期限较长,有一些估计不到的困难。小方案只需数百亿元投资,工程期限较短,便于操作,不利方面是由于市区河道太窄,两岸建筑只能由低到高梯次展开(靠河的建筑低),河道的航运功能发挥不出来。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哪个开发方案,都需走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其开发建设资金来源主要靠经营海河两岸的土地来解决。

海河开发将使我市的城市功能布局获得结构性调整,中心市区的功能布局将主要围绕海河展开,改变过去我市城市功能布局调整缓慢的发展局面。初步考虑,三岔口一带可形成以弘扬天津文化为主的海河文明起源区;金钢桥至赤峰桥一带可形成以旅游购物区,其中包括以和平路、滨江道为主体的中心商业区;赤峰桥至大光明桥一带主要是建设和完善中心商务区;大光明桥以下至外环线可建设若干不同风格的别墅区和农业示范小区,也可以给市场建设留些用地;外环线至海河入海口作为二三期工程,其功能分区可以错后几年再议。这样调整功能布局后,既保留了中心市区原有的一些功能区域,又开发出了一些新的功能区域,使我市的城市功能布局特征比较明显,特色突出,优势便于发挥,有利于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步伐。

海河开发是我市目前能够想到的最大工程,是天津打向世界的一张牌,其本身就极具宣传效应,对天津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鉴此,海河开发应该是一个精品工程,是一个在世界上影响深远的工程。对于这样一个工程,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应广泛比选方案,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展开,以免开发后不理想,造成损失。

二、以港口产业群和海滨旅游带建设带动滨海新区功能布局调整

滨海新区是我市1994年之后建设的新区,功能布局与老市区比较起来相对合理,但受原有产业布局等原因的影响,功能布局也不够合理。主要问题是沿海一线化工企业较多,海河下游冶金基地夏季处于中心市区的上风口,开发区产业布局尚未调整到位。滨海新区是我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是天津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巩固和保持其经济发展的优势,新区的功能布局也需在现有基础上做相应调整。

滨海新区的功能布局调整可以在两点上展开,一是构建天津港口产业群,一是打造海滨休闲旅游带。

天津港口产业群,是指以天津港为圆心,在天津港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形成半圆型的以制造业为主、以服务业为辅的现代化生产流通基地,这一基地由若干个相互配套产业群落组成。建设基地的目的是将新区的产业优势和港口优势结合起来,合理配置资源,发挥聚集效应,实现新区功能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从而加快壮大滨海新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为全市实现新世纪初的三大历史性任务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物质基础。该产业群建设的条件较好,现已形成大港石化基地、海河下游冶金工业基地、开发区电子工业基地、西青开发小区电子工业基地等。下一步,可建设天津港和保税区现代物流基地、大港区城镇建设示范基地、汉沽综合化工基地、津南环保基地等,逐步增加实力、扩大影响、形成气候。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带,是指在我市海岸线上(沿海防路)建造一条符合新世纪休闲旅游需要、具有军事文化、高科技、游览、观光、度假、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兰色生态旅游走廊,形成一条另一种类型的国际黄金海岸。按照这样的定位,海滨休闲旅游带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与国内外现有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模式不重复,其吸引力非常强大,只要策划和经营的好,适当注重冬季旅游项目建设,效益不成问题。目前该休闲旅游带已具雏形,从北到南,已建成和即将建设航母舰船游乐港、北塘渔人码头、开发区森林公园、天津港、大沽炮台、海滨旅游度假区等大型旅游项目。下一步还有些项目可能建设,如商谈的滨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有整体改造的想法的北塘等。

港口产业群和休闲旅游带对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除直接涉及新区的功能布局外,还关系到新区的发展方向和在全国的地位,因此应该全力建设好,并在建设中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产业群和旅游带在布局上有些矛盾,这里应以发展潜力大的旅游带为主,化工项目可集中于大港和汉沽两侧,塘沽区重点发展旅游,区内现有化工项目,应视财力情况逐步搬迁,搬迁之前可实行控制性发展。二是航母项目选址汉沽八卦滩后,汉沽综合化工区应相应北移,目前该区项目不多,搬迁损失不大。三是海河下游冶金工业基地在夏季正处在中心市区上风口,由于投资巨大搬迁已不现实,须按生态要求搞好环保,将各种排放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力争避免随着规模的扩大对市区造成污染。四是休闲旅游带应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企业分步开发建设,政府部门负责各种基础设施配套,企业负责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五是旅游带上的项目创意要新,档次要高一些,项目模式与周边地区不能雷同,以利形成天津独具的休闲旅游特色和优势。

三、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带动华北地区功能布局调整

城市功能布局调整要考虑一个城市,也要考虑城市所在地区,一个城市的功能只有和周边城市错好位,才能真正发挥出作用。因而,天津的城市功能布局调整,除考虑自身外,还应考虑华北地区。

我国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先后发展起来,其显著标志就是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广东城市群和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城市群的崛起。华北地区城市发展条件较好,本应形成中国第三大城市群,但因多种原因影响了城市群的形成,京津两大城市分工不明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自乃至华北地区的发展。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总结经验教训,无非是为了更快地发展。在新世纪初期,天津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应通过寻找合适的突破口,启动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华北城市群的形成或扩大,进而带动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全国的功能布局调整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华北地区城市集中的地区是京津冀三省市,而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形地区无疑是华北城市群的主体。这两个三角形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经济实力较强,科技、教育力量在全国最为雄厚,调整好城市功能布局,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三大城市群。在目前三省市合作不太紧密的情况下,天津可以率先启动城市群的建设,并通过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和高层接触工作促进北京市和河北省加入到城市群的建设中来。具体想法是,除加快我市中心市区和以塘沽为中心的滨海新区建设外,启动大港、汉沽、宁河、宝坻、蓟县、武清(杨村)、静海等区县的建设,力争经过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形成若干个中等城市,人口规模在20万以上,再经5~6年时间的努力,人口规模达到40~50万人。这个设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启动城市建设后集聚人口作用的增强是很有希望实现的,关键是要采取科学和有力的城市群建设措施。在城市群的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总的规划布局应由市里统一制定,被确定建设中等城市的区县也要制定自己的建设规划并报市里审查,以防止功能和布局的雷同。二是区县的城市建设以区县为主,资金主要靠招商引资解决,市里可酌情给一些补助或配套资金,但更重要的是给区县一些政策,便于区县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动作。三是切实加快我市农村城市化步伐,鼓励撤村并镇,并吸引外地中高层次人口进入区县,增加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随着我市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再加上适度的宣传,北京市和河北省应该会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这样华北城市群的建设就会形成气候,华北地区极可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热点地区,大量的流动人口和资金就会向这里云集,进而加快城市群的建设。退一步讲,即使北京市和河北省不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我市的城市功能布局也得到了调整,区县经济实力肯定会大为增强,形成中心市区体现繁荣、滨海新区和郊县体现经济实力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这件事对我市非常有意义,是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重要选择。

四、处理好城市功能布局调整中的几个关系

城市功能布局调整,既是城市结构的调整,也是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涉及到众多方面,特别是人们的利益关系调整,因此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城市建设与以人为本的关系。不论是新建的城市还是老城市的改造,都要注重人的需要,体现出城市是为人服务的,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简洁、方便。

二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人们需要经济发展来提高生活水平,享受现代生活,但更需要环境的优美,享受回归自然的快乐,因而城市应按照节约资源和重复利用资源的模式发展,最大限度减少各种污染排放,注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对城市发展都很重要,但当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长远利益为主,不能因为一时的小利而影响整体利益。比如,引进一个项目效益很好,但破坏城市环境就不值了。

四是功能分区与相互配套的关系。一个大城市分成若干功能区,是为了突出影响,增强聚集与辐射能力,但各种功能区设得太多,就会显得凌乱,失去了意义。因此,一个城市只能有几个突出的功能区,城市中的行政区不应再设自己的功能区,而应注重各种生活设施的配套,方便居民生活。城市各功能区之间也应搞好配套,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五是协调发展与突出特色的关系。协调发展讲的是各种比例关系的配套,是均衡;突出特色则是发挥优势、形成优势。这二者在城市功能布局调整中不矛盾,总体上讲,城市应该协调发展,但突出某几方面的特色,城市才具吸引力,才能更好地协调发展,而单纯追求协调反而协调发展不了。

标签:;  ;  ;  ;  

调整城市功能布局构建国际城市框架_中国城市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