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私营”是国有中小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的重要途径_企业经营论文

“国有私营”是国有中小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的重要途径_企业经营论文

“国有民营”是国有中小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论文,重要途径论文,中小企业论文,经营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概况

江苏省练湖农场丝绸厂创办于1985年,到1993年才发展到年产值近300万元,利润十几万的经营规模,在苏南丝绸行业和练湖农场工业企业中,均属小型企业。由于农场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缺乏、工厂生产工艺设备落后,产品品种少、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低,缺乏发展后劲。针对这种情况,1993年农场在探索工业企业体制改革中,大胆吸取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经验,率先在丹阳市实行第一家“国有民营”试点。原丹阳市丝绸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丹阳丝绸厂经营科长吴宝成同志应聘实行风险抵押承包,于1993年12月与农场签订五年租赁承包经营合同,并一次交纳与当年承包上交指标等额的风险抵押金10.8万元。

在实行“国有民营”体制后短短的一年,练湖丝绸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实现了产品产量、销售收入、企业经营净利润、职工收入和技改投入五个同步增长。

项目 单位 1993年完成数 1994年完成数 增长比例

产量 万米2652.3 100%

销售收入 万元262

42556%

利润(净)万元8.6

12.3

43%

技改投入 万元 128

职工年工资收入

(不含年终奖金) 元/人 2340 356052%

二、主要做法

第一,坚持“两个不变”:即原全民所有制企业性质不变,职工身份不变。

在实行“国有民营”时,坚持这两个不变一是有利于明确产权关系。只是对国有企业实行民营机制,而不是把企业变为私营企业;二是有利于解除职工后顾之忧。尽管实行民营,但职工的全民所有制职工身份不变,同时在租赁承包经营合同中,也明确了承包经营者对职工权益应承担的责任。这样既对经营者有了约束,也对职工的基本权益给予法律上的保障。

第二,在“两个不变”的基础上,切实按照“民营”要求,实行全新的经营机制。

1.变更企业法人代表,由承包经营者担任,保证经营者真正拥有合法经营权。在承包期内,只要承包经营者无违约情况,农场不得撤消和变更承包合同。农场除拥有合同规定的必要监督权外,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保证承包经营者全面享受国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所规定的企业14项经营自主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承包经营者在承包期内有权申请扩大经营范围。同时,承包合同必须经法律部门公证。

2.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把劳动用工权和人事权全权交给承包经营者。管理人员和工人由承包者根据工作需要和各人业务专长及工作能力一律实行重新聘任,全厂职工必须全部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不签劳动合同者不准上岗,农场不予安排。在劳动合同中对劳资双方的责任和权利给予明确规定。这一条的实行,使职工的“铁饭碗”、干部的“铁交椅”彻底打破,保证了企业优化劳动组合的顺利进行。

3.打破原有工资制度,允许承包经营者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行新的工资标准和分配制度。即工人的按岗位、按工种并和产品的质量、企业效益相挂钩的定额计件工资制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工资制。

4.按照“民营”性质,允许承包经营者引进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自主设置管理机构和重新建立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第三,明确产权关系,既要调动承包经营者的投资积极性,又要保障国有资产不受损失。

一是在承包合同中明确承包者对国有资产的保值责任和增值指标。首先,合同规定承包方要保证国有资产的完好,无权将原国有资产转让或抵押,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在承包期内必须对国有财产(固定资产)予以保险。其次,给承包方明确固定资产增值指标,根据丝绸厂厂房设备及其它设施状况,分别定5%~10%的年增值比例。

二是在合同中平等地维护双方的权益,鼓励承包者的投资积极性。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原国有固定资产折旧,仍按原帐面价值和规定比例提取,归农场所有。承包方在承包后投入的新增资产,归承包方所有,提取的折旧属承包者所有;如承包期满,不再承包时,承包方投入的资产,只要企业需要,由农场按帐面净值支付给承包方;如承包人要求自行处理,则由其自行处理;同时,如承包者要求继续承包,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

三是在保证承包者收入的同时,确定企业公共积累比例。其主要内容有:①提取利润的13%作为生产发展基金;②提20%的职工福利基金,由承包者用于改善职工福利事业;③提10%的工资基金用于以丰补欠。为强化风险意识,在承包者个人收入中再提20%的私营者基金,私营者基金归承包者所有,在承包期满的和风险抵押金一起由农场一次付给承包者。

四是由农场委派驻厂代表。其主要职能有两个:①协调职能。负责协调承包方和农场的关系,协助承包者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做好原企业国营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处理好劳资双方关系;②监督职能。负责企业成本核算的真实性,资产流动的合理性,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但不得干预承包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内部分配形式及人事任用工作。练湖农场经同承包者协商,驻厂代表由党支部书记担任。

丝绸厂一年的租赁承包实践证明,坚持这四点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有利于让承包者充分发挥经营自主权,又不能放任自流,达到了农场、承包经营者和企业职工三满意的效果。

三、基本经验

1.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是取得改革突破的首要环节。

对国有企业实行“国有民营”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管理体制和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一项重大变革,练湖农场在探索这项改革时,也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思想阻力”和原管理体制上的阻力。首先是所在市区只有集体企业实行民营的经验,尚无国有企业民营先例,无经验教训借鉴,要冒一些风险。其次是农场内部干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搞民营应该是严重亏损单位,搞不下去的单位,丝绸厂经营状况尚可,为什么要搞民营?为什么要场外人来承包?丝绸厂内部干部职工疑虑更多,干部担心民营后失去自己的位置,职工普遍对民营后全民所有制职工待遇有无保障忧心忡忡,少数人甚至公开反对。针对这些问题,农场党委一班人首先统一思想,根据丝绸厂的发展现状跟不上苏南丝绸行业发展的步伐,内部经营机制不活,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的状况,认识到必须打破这一局面,选择其做为试点是合适的。二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分别召开了机关科长会和丝绸厂管理人员和骨干座谈会。三是认真吸取各方面好的意见,不断完善承包方案。通过摆厂情、谈认识、议方案,统一了思想,从而保证了这次“国有民营”改革的顺利进行。

2.制定一个好的租赁承包合同是取得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国有民营”能否成功,合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保证这次改革的成功,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反复学习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江苏省、上海市的《实施细则》,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以此作为制定合同的法规基础。二是注重调查研究,认真学习地方县市乡镇对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实行民营的经验。三是从农场实际出发,根据丝绸厂的经营现状,确定合理的租赁承包指标。四是积极争取丹阳市体改委的工作指导。五是做好承包人的工作,对一些主要指标平等协商。同时在合同中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即:既有利于承包经营者充分享有经营自主权,又能使农场有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既注重经济指标,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即保证承包人的合法收益,又维护企业职工的基本利益。由于这次租赁承包经营合同内容比较完善,实施过程工作细致扎实,从而对这次“民营”的顺利进行和以后民营机制运行成功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3.选择一个好的承包经营者是取得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个企业的兴衰和企业经营者直接相关,尤其是“民营”机制,经营者的素质更起到关键作用。练湖农场在选择承包者过程中,不单纯是用指标高低来定人,而是注重考察应聘者的整体素质。练湖丝绸厂的“国有民营”之所以成功,是和承包人的素质分不开的。这些素质主要包括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改革意识,三者缺一不可。

四、几点启示

第一,国有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微亏”企业,实行“国有民营”是实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转换,增强活力的重要形式。

练湖农场在对丝绸厂实行民营的同时,对原长期亏损的二分场皮鞋厂也实行拍卖给私人经营,不仅收回了投入资金,不再亏损,而且私营后皮鞋厂也有了较大发展。这二个工厂“民营”收到的效果,在农场内引起了很好的反响,1994年农场又有几个工厂相继实行风险抵押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

第二,实行“国有民营”是转变观念,促进农场和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场发展工业,普遍有三大难题:即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练湖丝绸厂一搞民营,这三个难题都得到了解决:首先是吸引了人才。吴宝成同志一来丝绸厂承包,先后引来了十几个原丝绸行业的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其中有退休的、有离职的、有星期天工程师、也有利用业余时间来从事技术服务的……。这些人才的汇集,不仅使工厂的产品质量、设备完好率提高了,而且促进了原有员工的技术水平提高。其次是吸收了资金,增加了投入,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丝绸厂民营后一年中共投入资金128万元,几乎相当于该厂固定资产投入的总和。投入的资金都是由承包人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而来,仅这一年的投入,使该厂的生产能力就翻了一番。

第三,实行“国有民营”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

练湖丝绸厂在民营的短短一年中,承包经营者根据企业民营机制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结合丝绸行业的特点,并借鉴其它民营企业的经验,很快就制定了一整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以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为主体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行政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厂纪厂规等,加上配套劳动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形成了管理上的特色。丝绸厂的这些民营机制,也为农场其它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练湖丝绸厂通过“国有民营”改革和民营机制的运行,冲垮了原国有企业的许多弊端,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不仅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而且也使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通过一年的实践,原工厂的干部职工不仅适应了新的经营机制,同时由于切身利益的提高,也开始真正拥护这种新的“国有民营”模式。

标签:;  

“国有私营”是国有中小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的重要途径_企业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