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有效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_石娟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有效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_石娟

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郭庄中学 266700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全面培养学生的有效实践能力已成为每位教师的首要思考问题。教师实际教学中逐步意识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的一项创造性劳动。我们的学生如果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就能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也就悄然得到了发展。

为此,就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有效提问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树立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问题意识,做到时时引导提问、处处激励解答,要多方设问,多层次解答。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应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还应以问题为终结,即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问题,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

二、营造民主高效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1.民主氛围要体现“教学相长”

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现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独到的见解,师生间要保持零距离接触,而不应当凌驾于课堂和学生之上。唯有这样,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负担,课堂上的主人——学生就会勇敢地提出老师意想不到的、有价值的问题。

2.课堂氛围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

由于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在课堂上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很多,教师不能着急,不能埋怨,更不要讥讽,要保护每位学生的自尊心,更应当有针对性地点拨、诱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长此以往,学生才能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从而激发求知欲、发展个性、展示自我,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育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精心组织提出问题

1.时刻教育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1)鼓励学生,做知识的觅取者。有句话说:“知识之岛越大,好奇的海岸就越长。”知识是智慧的钥匙,是成功的阶梯,是创新的源泉。知识越多,“问题”自然就越多。

(2)提醒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很多自然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记录、去发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周我都抽出一节课,在课前问问同学们在上周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然后同学们共同分享问题,诸如“树叶为什么颜色不同”、“为什么冬天路边的草都死去,而路边的树木还活着”等。

(3)启迪学生,勤思考才能进步。①发挥联想和想象的翅膀,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联想和想象是对现实生活中暂不存在的事物的一种超前的预测或推理,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实现能力上的飞跃。如能从学生想象空间的广阔程度来评价问题的价值,则更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更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②调动思维的扩展性,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如果运用逆向思维去发现问题,所发现和提出的常常是新颖的、独特的问题,常常是有价值的问题。如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的,可以想:树叶有没有红色的、白色的、黑色的呢?如果运用发散思维去发现问题,则会使某一主体更加鲜明。如树叶是绿色的这个主题,我们发散开来,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绿色对植物体有什么用途?什么因素将影响植物叶子的绿色?树叶总是绿色的吗?……只有让思维的机器发动起来,学生才会发现更多的问题。

(4)激励学生,质疑才会有创新。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不论是在生活实践、课堂教学以及课外阅读,还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看到一些现象、一些疑问、一些困惑,都要及时与同学、老师交流。因为“困惑”的产生常常是一瞬间,学会留住“困惑”,就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要留住“困惑”,不仅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更要善于用自己的话把困惑“记”下来、“说”出来。 

2.缜密组织语言,提出自己的问题

要将疑问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需要长期的磨练。比如有的同学对植物叶肉细胞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感到好奇,就问:“植物的叶肉细胞为什么有叶绿体呢?”这样问得就不够具体,可以答“这是由基因决定的”,或“叶绿体具有光合作用”等。如果问“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是怎么形成的”,或“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有什么作用”,或“叶绿体中都发生了什么生化反应”,或“叶绿体为什么是绿色的”等等,问题就明确了。

四、多角度恰当的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评价:首先审视是不是一个合理的、科学的问题;其次是看问题的表述是否明确、具体;第三是看问题的探究价值高不高。但不论哪种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均应及时地评价,多表扬,多引导,使学生感觉到成就感。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问题的态度,不论是否合理、是否有价值,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总之,生物教学的课堂提问的确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应注重技巧和方法,提问要有情感性、创造性,要有悬念性、启发性,要有民主性、辩论性。这样才能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灵感,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民主课堂教学环境中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论文作者:石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有效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_石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