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感恩大自然研究论文_邹忠瑜

青少年感恩大自然研究论文_邹忠瑜

(四川省甘孜县城关二小 四川 甘孜 626700)

【摘 要】 感恩是真善美的根源所在,只有心存感恩的人才能内心欢悦和幸福安康,,青少年是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对他们进行以感恩为主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至关重要,而大自然富含多种有助于青少年感恩的有利因素,为此,我们小学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大自然中一切有利于增强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素材,尽最大努力消除青少年身上的一些缺点。

【关键词】 青少年 感恩 大自然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0-0088-01

为了又快又好推动利用大自然来增强青少年感恩有效性,作者利用可以时间充分学习了一些有关的理论成果,同时对本地区一些有影响力的小学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和小学教师交流、和青少年进行面对面接触和和一些青少年家长的交谈,作者发现;许多青少年在身心发展上面具有很多共性。比如;自私自利、脾气暴躁等等,这种不利状况在独生子女家庭情况更加明显。归根结底,除了我们教师的一些不良教育方式以外,尤其和家长的爱非其道,自己勤俭节约,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和玩好。竭尽所能满足孩子的一些要求,一复一日,年复一年,青少年将家长和教师的辛勤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进而对家长和教师缺乏感恩之心,当自身的一些要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时,青少年往往大发脾气,甚至离家出走。父母的爱是一种本能,而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为此,我们教师应有意识和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感恩培养,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感恩的青少年会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此外,大自然蕴含多种感恩素材,为此,我们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和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增强青少年感恩意识。

一、教师应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感恩意识

在每个班级中,每位学生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为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促使青少年明确自身在班级中的地位和责任,在体验家庭版温暖的时候,也要力所能及的去关爱其他同学,当我们教师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放开手脚,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在组织一些活动时,我们教师应要求每位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自身分内之事,此外,当户外就餐时,我们教师要求学生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提水、有的负责烧火、有的负责摆放桌子和凳子,培养他们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教师应身先士卒,做好青少年感恩的榜样

言传和身教是两种重要的教育方法,究竟哪种方式教育效果更佳呢?针对青少年年龄特征和认知思维而言,作者认为:身教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在青少年时期,学生的一些品行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为此,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多种性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风和日暖的天气走进大自然,组织学生呼吸户外清新空气,进而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此外,我们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信,进而树立感恩意识,感谢大自然赐予的新鲜空气、感谢大自然赐予的美味食物、感谢大自然为我们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一切原料。进而延伸到感谢教师辛勤教导我们,感谢家长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感谢我们的敌人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等等,感恩大自然赐予的一切,当青少年时常怀有感恩之心时,他们会乐观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艰难困苦。

三、教师应促使学生学会表达感恩

教师是天底下最伟大的职业,人们总是用"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称号来代替教师。他们总是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呕心沥血,却不希望我们青少年给与报答。只有青少年可以工作称心和生活幸福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有很少的青少年能满足教师的心愿,绝大多数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他们茫然失措和心灰意冷,满腹抱怨,遇到一些挫折便怨天尤人,这就是我们教师辛苦教育处来的青少年嘛,完全没有感恩意识,归根结底,无外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着三大教育中,学校教育理应首当其冲,由于我们教师没有促使青少年养成一些健康和优良的品行,导致他们肆无忌惮的索取,不知会报和不知感恩,等到步入社会,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稍微遇到挫折便心灰意冷,从不反思自身原因,将自身的过错归根于父母、归根于教师、归根于社会,而不会主动寻找症结所在,更无法适应社会客观发展。为此,增强学生感恩意识,我们教师责无旁贷,充分利用大自然这个伟大的教师,从一些生活细节上培养他们感恩意识,此外,我们教师也不能全身心付出而丝毫不要求回报,着同样不利于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当青少年有学习的能力时,我们教师应大胆放手,促使学生将那些"谢谢""请""抱歉"等等词汇经常挂在嘴边,促使青少年明白我们教师的辛苦付出,进而养成感谢别人为自己付出,并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言而总之;以上三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教学体会,我们教师在运用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任务不同、学生层次不同和教师自身特色不同而灵活运用,效果方能凸显,对路如何培养青少年感恩大自然是一项艰巨性事业,具有阶段性和复杂性,绝非一蹴而就,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教师精准把握青少年认知特点,和充分利用大自然一切积极和有利的因素,那么我们学生一定会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学会感恩。

参考文献:

1戴璐;;加强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谢慧;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互动德育网络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重庆市少年宫 蒋秋;关注青少年儿童校外教育[N];重庆日报;2000年

4记者 时晓玲 范绪锋;青少年校外活动条件将大大改善[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陈秀兰;感恩的缺失与感恩教育的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张瑞春;程倩;;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5期

论文作者:邹忠瑜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青少年感恩大自然研究论文_邹忠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