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论文_于泊川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论文_于泊川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水平越来越发达,社会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并随之发展起来的是道路桥梁建设方面。道路桥梁覆盖范围也更加的广泛,逐渐完善的道路建设和桥梁建设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道路桥梁工程基础建设的过程中,不缺乏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但还是在众多的工程实例之中,我们发现,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

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质量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道路桥梁施工的美观,同时还会缩短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为了有效地保证道路桥梁在交付使用的时候能够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有必要的时候需要加强对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通病进行分析,并找出产生通病的原因,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处理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建设的设计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与发展,道路建设工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桥梁设计。在具体的连续桥梁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使用的方法是现浇混凝土法,并且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的具体要求已经越来越严格,在建设施工桥梁的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不只是简单的补充传统道路桥梁施工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方法。

1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

1.1混凝土棱角损坏

在施工和拆模的过程中,混凝土棱角会出现不规则浇筑或者破损等情况。对于利用木质模板完成混凝土浇筑的路桥工程来说,如果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在模板没有充分湿润的情况下就进行浇筑的话,或者后期浇筑后养护管理工作不到

位的话,从而就会导致木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的水分被模板吸收掉,对现浇混凝土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存在施工人员在常温环境中施工时,非承重模板所在位置的混凝土强度还未达到2.5MPa以上时,就拆除侧面的非承重模板的问题;模板上没有涂刷隔离剂,或者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者漏刷隔离剂,导致模板粘连的问题;在拆除模板时,混凝土棱角受到外力冲击或者是重物撞击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棱角被损坏。

1.2现浇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

现浇混凝土在施工中,其混凝土配合比率是非常重要的,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及标准配料时,对其中的水泥、砂石、水等在搅拌中出现误差,造成水分的过多或者缺失,混合物中存在杂物等等问题,都会对后期混凝土浇筑施工造成影响,出现局部蜂窝状或者孔洞空隙。在搅拌过程中,如果对时间把握不准、搅拌不均匀、振捣时间不充足活方法存在问题等都会造成混凝土内部蜂窝的出现。另外,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做好模板的安装等工作,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应该要确保模板的牢固,避免出现位移或者漏浆等现象,从而引发混凝土蜂窝现象。总之,造成混凝土蜂窝状的原因有很多,施工人员如果没有做好水泥、砂石、水量等有效控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下料搅拌,都会造成混凝土质量的问题。

1.3混凝土硬度不足

在道路桥梁建设中,为了承载足够的压力,对混凝土承载强度是巨大的考验。若混凝土质量不好,承载强度较差,便不能达到道路桥梁设计中所预期的质量标准,造成道路桥梁使用寿命减少,损坏频发等质量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原材料若存在质量问题,便会导致成品水泥强度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硬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混凝土的拌制工艺也影响着混凝土的硬度强度,水灰调制比例不平衡、加料的顺序颠倒、配料添加过多或过少、水灰混合搅拌时间,都会影响拌制混凝土的质量,如果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或细节把控的不完善,便不能使混凝土发挥出其应有的质量强度,影响道路桥梁的建设与设计。

1.4现浇混凝土中出现裂缝

现浇混凝土施工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裂缝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包含很多,混凝土浇筑温湿度、地基沉降程度以及拆模时间等都直接对混凝土浇筑有影响,都可能给混凝土浇筑当中带来裂缝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初期,表层混凝土会先降温,可是因为混凝土自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内部温度比较高,内外温差直接引发混凝土结构产生拉应力,如果混凝土自身强度不够,直接导致裂缝出现。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严格根据施工标准进行,充分对混凝土自身性能进行了解。

2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

2.1棱角损坏的防治

如果修筑路桥时使用了木质模板,施工人员就需要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涂抹隔离剂的情况和湿润状态进行调查,且在完成浇筑工作之后,还要做好模板养护工作。在拆除混凝土时,工作人员要确保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了2.5MPa的情况下才能够拆除。如果强度未达到2.5MPa,则不可拆除。为了预防混凝土棱角受损,在运输期间,工作人员可以使用角钢等材料对其进行保护,防止运输期间出现相互撞击导致棱角被损坏。如果混凝土棱角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损坏,施工人员可以使用比原方案中高一级左右的混凝土材料;如果损坏程度较轻,施工人员则可以先清理干净棱角处的松散颗粒,之后再用清水将棱角表面清洗干净。

2.2表面蜂窝的防治

现浇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对模板进行检查,确定内壁光滑无杂质且有一定的湿润性,如果模板存在质量问题或者裂缝等做好及时的处理,对模板做好位置及加固处理,确保在混凝土浇筑中不会造成不利影响。混凝土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材料的计量投放,做好搅拌时间及技术的控制。混凝土浇筑应该一次性浇筑完成,可以采用分层下料的形式,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插入式振捣,每次振捣的时间控制在20-30s左右。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如发现漏浆等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在出现蜂窝现象以后根据质量的大小及位置进行处理。

2.3强度质量的处理

要想保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强度,必须要对混凝土制作工艺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选购原料的质量、配料的添加比例、混合搅拌的时间、成品合理的储存,保证制作步骤都按照规定进行,才能保证混凝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强度质量问题。

2.4对裂缝的处理

混凝土结构物经常会出现开裂的情况,对于混凝土施工模板选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裂缝,选用质量高的混凝土模板进行施工,可以有效地保证混凝土模板之间施工不会产生裂缝。在对工程混凝土进行养护管理的时候,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洒水量,混凝土的表面需要进行充分的洒水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在进行洒水的时候,通常都是使用自动喷洒系统或着是喷雾器,要有效地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不能干湿循环作业。洒水养护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的气温情况进行,掌握准确的养护管理时间,养护管理的时间不能少于7天,具体的养护管理天数应该根据工程师的建议进行确定。如果气温低于5摄氏度的时候,不能进行洒水养护作业。

2.5表面不平问题处理

对于表面不平问题的处理方式同样需要从混凝土制作工艺入手,保证每项步骤都科学合理进行是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的关键。除此之外,可以采取分层下料的方式来避免空洞现象的产生,不仅如此,还应该让施工人员在下料过程中全程进行监督,保证出现漏浆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停止下料,对问题进行修复。如果已经出现蜂窝较小的问题,可以通过缝隙填补的方式对蜂窝部位进行填补,如果产生较大蜂窝,需要对损坏部位重新实用混凝土进行填实。

结语

总的来看,在当前经济发展高速期的环境影响下,各领域的发展都进入了新的时期。所以一般来说道路桥梁行业中的现浇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是桥梁道路工艺繁琐、施工周期长的原因引起的,因而对施工整体的质量有一定的限制,并使道路稳固性和道路的美观性遭到坏,对于这种情况来说的话,在道路桥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更加要重视这些干扰问题,以此来减少道路施工中的缺陷失误现象,最终促进整体的工程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源,徐鹏.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23.

[2]康智鹏.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J].交通世界,2016(Z1):136-137.

[3]陈切治.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J].交通世界,2016,(10):36-37.

[4]张强.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131.

论文作者:于泊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论文_于泊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