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本土化”培养模式及实现途径探讨_博士生论文

博士生“本土化”培养模式及实现途径探讨_博士生论文

博士生培养“本土化”模式及实现途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土化论文,博士生论文,途径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培养博士生的“本土化”模式可以大体上表述为:课程学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工作,除了可借鉴发达国家符合教育规律的通行做法以外,应该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为了实现这一培养模式,必须在招生、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研究生教育已进入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其战略地位日渐为人们所认识。

当前,博士生教育发展较快而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特别是缺少应用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制约了发展速度。为此,亟待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符合教育规律的通行做法,遵循教育规律,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博士生培养“本土化”模式及其实现途径,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培养模式是指教育过程中某一时期呈相对稳定状态的、具有一定格式及突出实践效益的人才培养程序、方式、结构等,它能以最简单的形式反映特定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纵观国内外博士生教育,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培养模式大体可归纳为三种:1、19世纪以前只要求博士生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和解释的法、英培养模式;2、19世纪早、中期要求博士生将学术论文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德国模式;3、近现代广泛流行的要求博士生将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并重的美国模式。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培养模式类似于美国。

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历史只有14年,目前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讨,逐步完善培养体制和方法。我们培养的博士生与发达国家相比,勤奋、苦学,理论基础尚可,但在拓宽领域及创造性方面显得逊色。究其原因,与采用美国培养模式只做到“形”似而不是“神”似有关。因而我国博士生培养水平从总体上看还比较落后,主要差距表现在:

1、课程设置太少。我国博士生课程设置仅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语、第二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修完课程无须综合考试自然就进入了论文写作阶段。国外发达国家博士生修课范围要广泛得多,一般达到10~15门课程。除了正常修课之外,导师还鼓励博士生挤时间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尽可能做到一专多能。待所有的课程修完之后,要举行严格的资格考试,淘汰率一般达到20%,考试合格,方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2、科研训练前沿性不够。我国博士生教育“硬件”投入不足,缺乏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加上信息手段较落后,追踪国际前沿课题有一定难度。还有培养方案欠科学,管理方法欠妥等原因,造成博士生很少有机会参与高新技术开发研究,因而科研训练前沿性不够,在知识储备上,技术技能锻炼和应变能力方面,都显得后劲不足。

3、缺少社会实践锻炼。我国博士生教育不仅专业课设置较窄,而且偏重理论课的教学,对社会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则相当薄弱,表现出某种程度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致使相当一部分博士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能适应开放型的经济及就业结构,一旦面临新的选择就显得束手无策,不能很快适应另一领域的工作。

4、博士生指导教师年龄偏大。我国现在的博士生导师年龄大多已六十岁以上,他们追踪国际前沿课题很吃力,本身的知识更新也很难。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有的须找人代为指导博士生。这种现象不但不利于博士生的成长,也不利于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成长,严重地影响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近几年来,国外并不满足已有的博士生培养模式,许多发达国家在对已有模式进行探索并力图完善。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培养模式的扩展化已成为共同趋向。美国社会各界已对现行培养模式提出质疑〔4〕, 认为“博士生的定位早已与传统观念相悖,有必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考虑博士生对于社会和社会支持的科研性营利公司的重要性。”美国IBM 公司原科技部副总裁约翰·A·阿姆斯特不仅在麻省理工学院讲演,而且还在《ISSUES》杂志上撰文,呼吁博士生教育要适应学生可能担任的社会角色的多样性,要注意培养高科技综合人才,包括明确支持学生走出校门置身于社会环境,拓展科学知识对于社会具体运用的能力。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培养博士生的“本土化”模式可以大体上表述为:课程学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其中,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是国外发达国家培养博士生的实践业已证明的成功经验。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也好,综合国力部分也好,归根到底是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竞争。现在国际上公认,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采用美国模式优于德国模式,而美国模式的长处是严格课程学习,重视科研训练,故能培养出极富创造性思维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对于国外博士生培养模式中的这一成功经验,我们一定要吸收。此外,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还须特别重视“社会实践”这一环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博士生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造就大批开拓型的应用人才。强调“社会实践”这一环节,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人才的需要。针对目前博士生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中科院院士吴阶平教授作了精辟而中肯的说明〔6〕。他说。“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社会实践,实践第一。一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从实践中获得。智能和才能就表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作为教育目的、培养人才的标准。”鉴于社会主义建设近切需要的创造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特别需要通过社会实践获取真知,而社会实践恰恰是我国博士生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中强调“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突出“社会实践”培养博士生模式所具有的科学性与优越性,可以从南京师大部分博士点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证实。例如,《教育学原理》博士点把社会实践正式列入培养计划之后,要求博士生走出校门,带科研任务到农村中学、职业学校、矿山子弟学校去工作、去服务,做社会调查研究。短期内担任基层教师的经历不仅开阔了博士生们的视野,而且对其人生观、世界观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他们返校后求知欲旺盛,能根据科研需要努力学习新知识,如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文化学、统计学等。由于学得多、看得透,他们解释教育现象、归纳教育规律的能力大大提高。这一点从博士生们参加“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工作中可以看出。他们萌生的新思路,观察问题的新视角皆与参加社会实践有关。由于学习有一定的深度、广度,他们的学位论文颇有新的见解,公开发表后多次获奖。如庞学光的“超越理性——完满的人格与完整的教育探索”获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朱小蔓的“情感教育论纲”获江苏省学社会科学二等奖。这些成果对推动学科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博士生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外部适当的社会生态环境,其中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有二:一是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的需要;二是参与世界科技、经济竞争的需要。离开了上述两点就会失去博士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笔者认为,要实现我国博士生培养的上述模式,除了要借鉴发达国家符合教育规律的通行做法之外,应该提出符合国情的特殊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博士生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在招生、培养、分配等一系列工作中坚持全面的质量标准。

1、思想品德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和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有为祖国奋发学习的热情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为科学勇于攀登的科学道德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有强烈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有明确的世界观和坚定的信念。有修正错误的勇气。

2、专业理论要求。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并用以指导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在一级学科范围内具有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亦能用批判的眼兴评价本专业文献,阐明学科前沿课题和最新学术成果。具有从事研究与本专业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尖端课题的系统专业理论知识。

3、能力培养要求。具有在艰苦复杂条件下开展尖端科学研究的广泛适应能力;能熟练运用信息检索系统正确提炼、浓缩所需国内外科研资料;能直接参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开拓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要求即培养标准,无论培养何种门类、何种规格的博士都应达到这个标准。培养质量的优劣,要根据这个标准判断和检验。

博士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的“本土化”培养模式的实现还要靠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种运行机制衔接贯通,从而在整体上发挥育才功能。其对策如下:

1、改革现行招生办法。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须从招生选才抓起。在博士生培养整体水平不高又缺乏优秀生源的条件下,我国现行袭用国外的招生办法出现很多弊端。如:入学考试由各单位自行命题,自行掌握录取标准,因此试题水平高低、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出现了一些招生单位为上规模上层次放宽条件,降低入学要求的现象。有些人考不取硕士研究却在同一年里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声誉。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对他们入学应作统一的基本要求。因此,博士研究生的遴选,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实行全国入学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家考试中心规定统一标准,考外语和基础理论课两门。考试合格者发给资格证书,凭此证书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向有关招生单位申报复试,复试为面试,复试合格者可正式攻读博士学位。

2、严格学位课程设置。对博士生的学位课程,无论在“量”的方面或“质”的方面都应有明确要求。“量”的方面起码要修完10门课程获30个学分。每门课程修完后要写1~2个读书报告或实验报告。这些报告经过整理,都应成为可发表的小论文。在“质”的方面,要跟踪现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根据高层次人才的知识结构,尽可能拓宽知识领域,鼓励学有余力的研究生选学跨学科课程或相关学科课程,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突出创新素质的全面培养。研究生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因此必须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要有计划地增设反映当今科技前沿、富有启迪创新思维、适应学科交叉的高水平综合性学术讲座。提倡研究型、参与式、开创性的学习方式,如举办主题学术讨论会等等。论文选题则要鼓励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从生产实际出发开展跨学科研究,进行创造性工作,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4、加强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老化问题十分突出,即使是师资力量雄厚的北京大学,2000年前,高职教师的80%,现有博士生导师的50%以上将退出第一线工作岗位。因此,亟待采取紧急措施加强导师梯队建设。新审定批准博士生导师应主要向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倾斜,形成合理的导师梯队,使博士生导师队伍能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始终能追踪国际前沿课题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随着博士生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关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将更丰富,更具科学性。学校管理部门在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时,要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前反馈使其真正成为科学的准则;经过培养实践,大胆探索“本土化”培养途径,采取适合国情的运行机制并不断总结经验,以便在后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充实,使之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标签:;  ;  ;  ;  ;  

博士生“本土化”培养模式及实现途径探讨_博士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