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 发展核心素养论文_黄小波

传承中华文化 发展核心素养论文_黄小波

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初级中学 443000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到:“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至此,“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新一轮教学转型的方向。在中考复习来临之际,如何在复习课中既复习知识以备中考,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之目的呢?现结合《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专题复习一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突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复习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和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整合。这两课的课标要求是:1.7“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2.6“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2.7“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本节复习课的内容整体分析: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备课设计时,我考虑到无论是在知识的复习、能力的形成,还是在价值的导向等方面,应该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同时做到兼顾两个基本点:注重中考复习特点;突出课堂的新颖和趣味性。所以我设计了:1.情境创设,引入话题;2.展示目标,指导复习;3.知识梳理,巩固记忆;4.文化传承,一站到底;5.走进春晚,探究考题;6.做主中考,创编考题;7.课堂小结,知识归纳;8.激励导行,全面小康。通过这八个环节的设计和相关材料的选择与应用,让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主动培育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整合课程资源,激活学生热情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如何落实?主要途径还是学科课程的学习。因此,每个学科都要研究本学科能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做什么,这就引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就是从学科本质出发,对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要求,明确本学科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因此,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

作为整合而来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复习课,我觉得当今的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有外来的和本土的,有进步的和落后的,有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一些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需要在学习与复习中再次激浊扬清。

在备课时,我想到既要达到中考复习目的,又要让学生“满血参与”,那就必须拓展课程资源,激活学生热情。首先考虑到的是如何改变中考复习课堂那种或“老师讲,学生听”或“课堂练,课外背”的通用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与学生谈心,了解到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站到底”竞赛方式,“经典诵读”活动成果。于是我编写了16道与“中华文化”知识相关的问答题。

如:“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哪句最能表现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北宋开国宰相赵普的传说故事中,“半部_______治天下”指的是哪部书籍?(《论语》)

如:“好的家风能促成好的民风、政风、党风。在我国古代,长辈十分重视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主要体现在“家训”。下面被视为开“家训”先河的著作是_______”(《颜氏家训》)

再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名言警句指导着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宜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在关于“将理想转化成现实”方面的名言警句是 _______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些知识学生在语文课堂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基本接触到了。我采用了让学生分组选派代表参加“一站到底”竞赛活动的方式,把各学习小组的学习热情、凝聚力调动起来。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懂得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也就达到了思想品德学科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应有贡献。

三、贴近学生生活,选用时尚材料

生活即素材,生活即课堂,生活即学习。德育的本质是生活的、实践的,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特别是在中考复习的课堂上,将课本知识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对接,必将引发学生的情感回应,必将让课堂彰显时代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在备课中,我精选了2016年中央电视台猴年春晚的相关节目和宜昌市教育局与三峡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传承家风家训”等充满鲜活、时尚、本土信息的材料。通过材料来聚焦考点,点拨归纳。比如:

1.2016年再登春晚的《茉莉花》,舞蹈编排上将中国传统的撇扇舞和西方芭蕾舞巧妙结合,展现了中华文化与西方艺术交相辉映所产生的无穷魅力。

这个节目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军人出身的演员侯勇、句号和三军仪仗队的战士表演的小品《将军与士兵》,讲述了去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进行举世瞩目大阅兵前,阅兵训练中将军与士兵间的故事,以小见大展现中国军人士气。透过这个小品的创设,又能看出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呢?

3.2016年春晚和支付宝联手,开通了一个新的互动平台——“咻一咻”和“集五福”。五福卡分别为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敬业福。这5张福卡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方面的价值目标。

(1)请你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2)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请你选取“五福卡”中的一张进行说明。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现象。请将你所知道的列举几例。

这些材料不论是呈现方式还是体现的核心知识都做到了层次性。在呈现方式上,或通过视频或通过图片或通过谈话的方式呈现;在内容上由“茉莉花”体现中外文化交往,由“九三阅兵”体现民族精神的培育,由“五福红包”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层层推进,引领学生通过生活的味道,感悟思想品德课的本质。

在“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今天,核心素养正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作为德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堂,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们教师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能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在前行的道路上,应该用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去践行学科核心素养,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论文作者:黄小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  ;  ;  ;  ;  ;  ;  ;  

传承中华文化 发展核心素养论文_黄小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