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及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佳莹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2200)

【摘要】目的:总结中药足浴辅助治疗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以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辅助治疗同时配合常规护理,实验组辅助治疗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经计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足浴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具有推行价值。

【关键词】中药足浴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综合护理;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244-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作为糖尿病主要并发症,其发生率占50%以上[1]。患者有对称性疼痛、感觉异常表现,且下肢症状更为明显,疾病的发生造成患者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当前,关于DPN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中医角度分析,此病属于阴虚燥热、气阴亏损导致,所以采取中医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3]。为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中药足浴辅助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我院100例DPN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总结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对DPN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详细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DPN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为2014年3月到2016年8月,总计100例。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入院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以及疼痛等症状表现,腱反射减弱明显,神经电生理检查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不足45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不足40m/s。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DPN患者。实验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35~76岁之间,年龄均值(56.50±3.30)岁;糖尿病病史3~20年之间,病史均值(10.50±2.30)年。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38~75岁之间,年龄均值(55.05±3.50)岁;糖尿病病史2~22年之间,病史均值(11.50±2.50)年。两组DPN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均根据患者入院时基本情况,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并采取药物降糖、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同时,配合中药足浴治疗。药物成分:红花、鸡血藤、花椒、透骨草,每种药材30g;桂枝、丹参、乳香以及当归、川牛膝,每种药材15g。将中药材加水煎煮,最后倒入足浴箱,温度控制在35~40℃之间,指导患者双脚伸入浸泡,浸泡时间为半小时,每天1次,足浴治疗时间为2周。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实验组:综合护理。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发放糖尿病疾病知识宣传资料,并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以及一对一教育等方式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DPN,认识到DPN的危害,掌握相关预防方法。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倾听患者主诉,注重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并注意交流期间自己的语言、情绪等,针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指导和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信心。饮食护理——提高鸡肉、鱼以及蔬菜等B族维生素的摄入,促进神经细胞核酸、蛋白质合成,改善周围神经病变。运动指导——综合患者病情合理开展院内活动,活动强度以患者有微汗、肌肉微酸为宜,无法完成院内活动的患者,对其进行被动运动指导,以改善其关节障碍。用药护理——甲钴胺见光的情况下分解明显,为了保证用药效果,必须现用现配。另外,静推后要查看患者是否有头晕以及头痛等过敏反应情况。足浴护理——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解释足浴的目的,叮嘱患者足浴期间活动脚趾关节促进药物吸收,在患者足浴后查看其皮肤是否有红肿、水泡等表现,并叮嘱患者做好足部保暖工作,避免寒气、湿气进入体内。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

1.3.1护理满意度 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并全部收回。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标准。

1.3.2疗效标准[4]

显效:患者症状、腱反射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超过5m/s。

有效:患者症状、腱反射好转。

无效:患者症状、腱反射、神经传导速度等均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DPN患者实验数据经SPSS19.0计算。护理满意度、疗效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DPN患者对比指标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2.1 组间疗效对比

DPN患者组间疗效对比结果见表1。实验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4%,经统计学计算χ2=4.3360,P=0.0373。

表1 DPN患者组间疗效对比 [n(%)]

3.讨论

中医角度认为DPN属“痹证”,是气阴两虚、阴阳气血俱虚发病,治疗也应以此作为基础。中药足浴方中包括红花、鸡血藤、花椒、透骨草、桂枝、丹参、乳香、当归、川牛膝等,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经络止痛的效果。同时,为了保证足浴辅助治疗的效果,需要配合护理干预措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运动护理、足浴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等,通过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DPN知识的了解,更好的配合治疗[5]。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DPN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DPN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总有效率为74%。经统计学计算,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4.结语

综上所述,DPN中药足浴治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整体上提高治疗疗效、护理满意度,具有推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海英,周东海,郑维兰等.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7):879-880.

[2]朱崇应.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及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12):93-94.

[3]吴小利.中药足浴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观察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679-680.

[4]董芳,王诚喜,黄新艳等.降糖治疗配合中药足浴护理4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11):105-106.

[5]顾艳芬,曹惠珍.中药足浴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江苏中医药,2009,41(9):39-40.

论文作者:张佳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及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佳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