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管圈模式在伤口护理会诊实践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主要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从近1一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样选取50例75处压疮患者实施品管圈模式下的伤口护理进行会诊,作为实验组;再随机抽样52例84处压疮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会诊方式进行诊治,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转归、对技术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压疮知识的知晓度率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的对压疮的治愈率高达92.54%,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则为81.74%,实验组的护理人员对压疮防治知识的只想率显著提高,且掌握了相应的防治技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模式对伤口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压疮的转归,最大程度的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并掌握相应的技术。
关键词:品管圈;压疮转归;伤口护理
护理会诊的方式在临床护理中是应用于病情危重,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跨专科的护理问题,患者所在科室的护理人员应该借助其他科室的人员的指导来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护理方案。压疮预防以及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该技术借鉴性的那反应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品监管,又被称之为Quality Control Circle,即QCC,又被称之为品质管理权,它是一种在护理工作岗位上,采用专业的方法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并自发形成一个护理团体,应用品管工具进行FENIX,解决工作环境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从而保证护理质量的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近1一年来在本院因发生II期及以上压疮,并自愿进行伤口护理会诊的患者200例患者中,随机抽样选取50例75处压疮患者实施品管圈模式下的伤口护理进行会诊,作为实验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71.5±17.2)岁,年龄为27-93岁;再随机抽样52例84处压疮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会诊方式进行诊治,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6例,平均年龄(72.4±16.3)岁,年龄为24-90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要素、病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的方法
采用传统的伤口护理会诊管理方法,即首先由相应的科室进行初步诊治安排,再通过不同科室之间进行电话申请与回报,安排相应的护理人员参加会议,制定护理方法。
1.2.2实验组采用的方法
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模式进行系统的管理。
首先成立相应的品管圈组织,一般性的伤口小组人员应该由至少10名志愿者组成,并设定圈名,设置具有丰厚经验的1名护理人员为圈长,其中再设1名辅导员。
其次,圈内成员讨论伤口护理会诊的相撞,并列出伤口护理质量所涉及的相关关键词,并制定伤口护理会诊的制度,品管圈活动的目标以提高护理人员相关水平为主。
再次,制度详细的活动计划与内容。参与会诊的相关护理人员应该获得相关的资格,并邀请专家与学者前来教授相应的技术与知识,组织成员参加伤口护理的经验交流会与知识培训,不间断的学习伤口护理的技术与知识。根据不同科室医疗水平以及人员配置,定期举办相应的讲座,并举出实例,传授相应的护理信息。此外,安排具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在伤口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总结,以经验传授的方式向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享[1]。对全院各个科室的人员进行系统的伤口护理质量监控与考察,对科室内部的人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以掌握新技术与知识为考核目的,并为患者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此外,应该最大程度的优化伤口小组护理会诊的流程,实现流程规范化。
最后,应该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圈院们应该定期总结经验,最大程度的完善其中的不足,对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应该进行深刻的分析,早出其中深入性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2]。
1.3效果评价
对应用品管圈模式24各月后的伤口护理会诊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患者进行1周后的转归状况对比分析,并采用考试的方法对护理人员掌握压疮知识进行考核,对合格率进行评分处理,并纪录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来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实验组的对压疮的治愈率高达92.54%,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则为81.74%。如表2所示,实验组的护理人员对压疮防治知识的只想率显著提高,且掌握了相应的防治技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伤口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通过学习专业的知识,及时识别和准确的预测护理过程中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而从传统角度而言,压疮会诊管理模式需要全院科室的配合,虽然对高危压疮病症具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伤口的护理会诊成员对压疮防治知识的掌握率不高,且实际操作能力差,并缺乏专业考核体系,因此表现出明显的执行率低下问题[3]。此外,因缺乏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的技术水平,临床护理人员表现出缺乏专业知识的问题,而发生压疮后,应该选择首先要向上级部门进行系统的汇报,这种方法仅仅是一种事后控制模式,容易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信息滞后问题,最终要的是,压疮如果发生,很难利用外力实现治疗。
品管模式,是一种结合品质管理PDCA循环法,其目的在于提护理整体的质量,护理质量可以在PDCA循环技术的影响下,实现持续的改进,对伤口护理会诊,应该做到对压疮的高危因素的准确评估,并建立有效的信息传输平台。我院实施品管圈护理会诊模式,伤口护理会诊小组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并对申报表进行了统计规划,在原来技术基础之上制定了压疮危险因素的评分表,以及观察追踪表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压疮评估体系和会诊制度,从技术角度上为患者与护理人员提供了科学化的护理模式。根据结果显示,在施加品管圈模式后,相应的护理人员预防压疮的知识掌握率明显上升,且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品管圈模式,有助于伤口护理会诊信息的整理与收集,并最大程度的善压疮的转归,保证护理实现科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张欣红,李峥.制定工作流程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7):120-121.
[2]林逸胜.台湾医院的“品管圈”[J].中国卫生人才,2011,21(10):142-143.
[3]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19(12):1089-1090.
论文作者:唐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6
标签:伤口论文; 实验组论文; 品管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患者论文; 科室论文; 模式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