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某连续刚构梁桥结构设探究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吴松茂

BIM技术在某连续刚构梁桥结构设探究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吴松茂

吴松茂

广州一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10663

摘要:随着当前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对于城市交通及城市经济的整体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同样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关系也十分密切。因此,需不断提高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增强控制策略研究,从而更好的促进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整体效果。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引言

市政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就是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加强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控制要点分析,能够更好的促进市政工程项目的稳定发展。

1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

1.1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施工时应根据施工方的要求为基础,结合适合施工的粗糙度来找寻合适的材料,以及合适的施工技术,当制定完这些之后再进行施工操作。在实际施工中,在没有将道路桥梁工程中的与混凝土有关的结构其表面的拉毛完成时,不可以通过任何车辆,但我们发现在实际施工中现场的施工单位对这些车辆管制并不是十分的严格,在未将拉毛结束之前依旧有车辆通过。由此可见需要施工方用需要保证道路桥梁安全施工为出发点,充分结合防水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将车辆随意通过未拉毛结束的道路所产生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在此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对防水层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遵守各项相关规定,在施工前全面的进行现场的勘探检查,尤其是对平整度的检查一定要合理把控,禁止出现冷挖现象。如若出现任何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清洁工作也要跟上进度,第一次喷刷防水图层时应加入适当的活性成分,当第一次喷刷的防水涂料彻底干透后才可进行第二次喷刷。在涂料干透后再进行依次的三、四次喷刷。当喷刷在防水层的涂料彻底干透后,要在混凝土进行沥青的铺设。这样就有效的保护了混凝土路面。施工方要注意在这个时候不允许车辆进行急刹车、急转弯、倒行等防止其留下印记。这里可以看防水剂的使用:若在完成多改性沥青的清扫工程后,在其表面仍能发现水,就需要等其完全干透后才可以继续施工。在施工时可以采用三层喷洒的方式进行施工,延车道的方向进行喷洒,结束后还需逆向再进行一次喷洒作业。为了使防水剂能充分的发挥作用,一般每隔五个小时进行喷洒。这个时间也可随之环境温度的高低来自己控制。

1.2预应力施工技术要点

从预应力这一技术发展的时间上来看,其开始出现到发展再到推广应用,时间非常的短,其技术本身相比其他的技术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点,此技术具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比其他技术来说要高很多、抗裂能力也要比其他技术施工强得多,能多样化地应用在道路桥梁设施的建设当中。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构件进行补强和提高部件的结构性能来对工程进行加固,进而使公路以及桥梁的承载能力提高和使用年限得到延长,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现代的交通运输方面的要求。加固施工的方法非常多常见的有桥面的加固补强法、加固体外预应力法、钢板粘贴加固法等。多跨连续梁的弯矩可分为正弯和负弯,一般的施工状态下,负弯矩由支座处产生,正弯矩由跨中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公路和桥梁的抗弯、抗剪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目标时,就要对其进行加固;当跨中的抗弯承载力不能到达设计指标时,粘贴碳纤维的方法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并且这个施工的方法非常简便易行。

1.3新型钢筋与混凝土施工技术

钢筋和混凝土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材料,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就是钢筋混凝土施工。早期,因为我国的整体施工技术水平较为落后,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裂缝,导致施工质量太差。但是,现阶段,我国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预应力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连接技术,都对我国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明显的积极作用。

2影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主要因素

2.1路面接缝问题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另一个较为常见的质量通病就是路面接缝问题。一般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均会预留出一个空间给排水管道、雨水井以及检查井等辅助设施,这样就将市政道路桥梁回填土夯工作的要求加大了。一些宽度较小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往往没有预留出较大的空间给辅助井道施工,增大了实际施工难度,出现塌陷,导致道路路面不平整。正因如此,才会经常看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跳车与颠簸的情况。

2.2桥头跳车问题

桥头跳车主要指的是道路桥梁台背连接处产生的路面或搭板变形、断裂或坑槽,导致车辆行经此处时出现明显跳跃、颠簸等现象。这不但对安全驾驶不利,而且对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有影响。桥头跳车对桥梁的冲击会加快桥台、桥头搭板、支座及伸缩缝的损坏,尤其是支座和伸缩缝损坏情况最为严重,与此同时对通过的车辆也有不同程度的各种磨损,障碍了车辆的正常使用。

3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1修复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混凝土裂缝不但会加速道路铺装层的老化,而且会导致钢筋的锈蚀加快混凝土的碳化,使路面出现更多的裂缝,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一旦发现裂缝必须尽快修复。一般在裂缝不到2mm时可用环氧树脂浆液涂于裂缝表面,需要注意的是在涂抹前一定要先将裂缝的四周和表面的碳化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用丙酮或是二甲苯或是酒精清洗晾干后再多次涂抹环氧树脂浆液,且每次涂抹时的用料厚度要掌握在1mm之内,时间间隔在3到5分钟之间,至少涂抹3次。裂缝宽度已经达到或超过2mm的裂缝则应采用化学压力灌浆的方法,浆液原料应采用环氧树脂浆液及其配套产品。一般采用的混凝土修复方法有两种,一是表层修复法,此操作比较简单,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浅层的或细小的裂缝,清理干净后采用环氧胶泥和水泥浆对裂缝进行填充,再用高防腐性的材料涂上防腐层,之后采用玻璃纤维布进行覆盖,以达到彻底隔绝空气的效果,从而有效的减小了二次开裂的可能性。二是填充封堵法,这相对要复杂些,处理的通常是一些开裂严重或主体出现变形的情况。先对裂缝处进行开槽,然后将混凝土浆液或树脂胶顺槽位压入裂缝中,再将丁基橡胶等防水材料覆盖槽位,充分做到填充压实,隔绝好空气,使其更加稳固。

3.2对桥头的施工重点加强

针对桥头跳车情况在施工时就应重点加强,不断优化设计方案,避免此情况的出现。出现桥头跳车时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修。首先可对两端路堤强夯,使土质压缩加密;其次可加用砂砾料填筑背路堤;再次设置桥头搭板并改用纵向反坡;最后还可在枕梁处路堤部分范围内设置碎石桩或水泥石屑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要不断提高整体的施工技术水平。在对施工技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期间,要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为施工质量及安全提高充分的后备保障,进而确保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强.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究[J/OL].河南建材,2018(06):278-279.

[2]付同华,张传美.市政桥梁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与预防处理措施探析[J].价值工程,2018,37(34):217-218.

[3]马金龙.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居舍,2018(31):61.

论文作者:吴松茂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某连续刚构梁桥结构设探究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吴松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