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综合疗法对改善失眠(心脾两虚型)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论文_杨海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综合疗法对改善失眠(心脾两虚型)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88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44例,行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效果理想,可促使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失眠;心脾两虚;睡眠质量

失眠为临床常见疾病,对患者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极大,传统的西医治疗多以口服催眠药物为主,但极易产生依赖性,且长期用药还可能会造成耐药性。中医上将失眠称为“不寐”

,认为心虚、脾虚为该病发生的主要病机,对于该类型的失眠患者中医上通常将调解心、脾作为治疗的关键[1]。中医针灸、推拿在改善失眠患者病情中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且副作用较小,故而本次研究将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于收治的失眠患者中,并就其应用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9岁,平均(44.9±4.0)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平均(3.3±0.5)年;观察组44例,其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8岁,平均(45.3±4.4)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6年,平均(3.5±0.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行单纯针灸治疗,取穴:神门、脾俞、三阴交、心俞、厥阴俞、阴陵泉;常规消毒皮肤,行针刺处理;三阴交穴及阳陵泉穴以2寸毫针直刺1.5寸;神门穴以1寸毫针针刺0.3-0.5寸;心俞、厥阴俞、脾俞穴以1.5寸毫针斜刺0.5-0.8寸;均以捻转补泻手法;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半小时,留针期间行针1次;脾俞穴、心俞穴采用温针灸,针刺得气后,取2cm的艾条插至针柄,点燃、施灸;待艾条烧完后,去除灰烬,取出针;每天施针一次,以6次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

观察组行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其中针灸方法同对照组;推拿方法:取患者坐位,医生以一指弹偏峰推法质量,起始点取印堂,向上推拿至神庭,反复5次;然后再以印堂为起始点,向两侧、沿眉弓推拿至太阳穴,反复5次;然后沿眼眶四周反复推拿5次。之后采用两手拇指抹法,按上述位置反复推拿5次;推拿后再以拇指按揉法按揉印堂、晴明、肝俞、心俞、神庭、攒竹等穴位,每处按揉1分钟;然后采用扫散法在头部两侧胆经循行部位交替按揉1min;最后以拿法拿风池、肩井穴各2min;然后取患者仰卧位,按顺顺时针方向进行腹部推拿2min。上述推拿一天一次,以6次为一个疗程,各疗程间间隔2d,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评估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痊愈:治疗后患者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超

过6h,且睡眠深沉,醒后精力良好;显效:睡眠状况改善,睡眠时间增加超过3h,且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睡眠状况有所改善,但睡眠时间增加程度不超过3h;无效:睡眠状态未好转,甚至加重[2]。

(2)以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变化情况,量表共包括睡眠效

率、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日间功能、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七个维度,各维度评分为0-3分,总分为0-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障碍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20.0处理,睡眠质量评分等定量资料以t检验,临床疗效等分类资料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分析

治疗前,组间比较PSQI评分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分析

3讨论

中医上认为失眠属于“不寐”范畴,中医针灸、推拿为临床上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方式。其中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的调节患者神经功能,同时针灸治疗还具有安全性高、无药物副作用等特点,更易于被患者接受。通过取合适穴位施灸,可达到促进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调节兴奋与抑郁过程平衡性的效果。而推拿治疗则可作用于患者的头部,对促进患者头部毛细血管扩张、增强脑部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循环有重要意义[3]。同时通过医者双手作用于患者体表特定部位,通过按揉、推拿等方式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进而可达到改善患者病情的效果。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按揉、推摩等方式为患者开展治疗,通过轻手法作用可达到减少神经兴奋、镇静安神功效;重手法则可达到兴奋神经、促进神经支配肌肉技能改善的功效。而将针灸与推拿联合应用于该病患者的治疗中则可发挥协同功效,共奏疏通经络、安神镇静功效,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两者联合治疗下更佳。

综上所述,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在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蒲宝霖. 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实施中医综合辨治法治疗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87):17105.

[2]马明会, 盖海云, 聂亚娥,等. 辨证施乐联合头面部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 3(11):21-23.

[3]王宝娜, 安鹏, 王力, 等. 揿针皮内埋针治疗在乳腺癌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29):2280-2284.

[4]王琳琳. 生脉注射液联合自拟汤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6(60):76.

[5]李倩. 加味归脾汤联合穴位艾灸治疗女性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 25(18):3048-3050.

论文作者:杨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针灸推拿综合疗法对改善失眠(心脾两虚型)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论文_杨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