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实践及其启示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实践及其启示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实践及其启示

岳炳红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100102)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在学风建设、素质和能力培养以及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的促进引领作用,并分享开展大赛的经验。

[关键词 ]工商管理;技能大赛

现代职业教育致力于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立足点,不断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目标和使命。为此,高职院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与发展方面,一直在做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应运而生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职业技能大赛对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加强职业院校的建设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深化职业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要影响。

近十年来,全国性、行业性、区域性职业技能大赛蓬勃发展,赛项和参赛人数呈倍数增长,掀起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热潮,在传统赛项设置中,工科居多:农林牧渔、机械电子、土木建筑、生物化工等;商科中仅有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物流等几个赛项。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首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ERP经营模拟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模拟技能大赛”“‘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以及“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是近两三年才开展的赛项。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异军突起,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首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北京市赛一等奖;“ERP经营模拟技能大赛”获北京市赛三等奖;“大学生创业模拟技能大赛”获北京市赛二等奖、三等奖;“‘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获北京市赛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包揽前三,并获国赛二等奖;“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获北京市赛特等奖、一等奖,国赛一等奖、二等奖。技能大赛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成绩和荣誉,还在学风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参赛经验和体会。

一、技能大赛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风建设明显改善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习热情不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管理能力差等学风弊端,这些现象在高职院校中尤为严重,这制约了高职院校进一步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工商管理专业由于专业性特点不显著,行业不确定,就业岗位群范围广,导致学生专业目标不明确,对专业发展方向缺乏深入的了解。加上课程内容实践性、操作性不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训课断层明显,是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的主要原因。职业技能大赛,以其竞争性、实用性、创新性、趣味性等特点被学生欣然接受,大赛设计把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物流采购、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和企业实际经营有机结合,使学生对专业实现了贯通式认知,学习热情日渐高涨,不但课堂效果明显改善,课余还自学会计基础、高等数学、英语,争相报名参加数学竞赛。我校2017工商管理专业两个班报考会计资格证达80%以上,过去只有期末实训才派上用场的实训室,现在几乎每晚都灯火通明,自觉、主动学习蔚然成风。职业技能大赛对学风建设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可见一斑。

2.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健全的人格,可持续的职业生涯,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内涵。工商管理专业因其专业特点和岗位特点,不仅要求扎实的理论知识、清晰的决策思维,还须具备责任感、诚实守信、积极向上、能吃苦、敢拼搏、善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以及学习能力、方法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创效等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技能大赛为参赛师生创建了提升素养、锻炼能力的机会和舞台。技能大赛考验的不仅是每个学生、老师,而且是整个参赛团队。强烈的责任感是团队合作的基础,就是要对自己负责、对团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责任感;坚韧的毅力是团队训练的保障,训练是一个过程,从熟悉参赛项目、枯燥的练习到成绩的不断提高需要是意志和耐力;参赛项目中的新知识的快速消化,方案策略的组合、创新,经营环节组织协调、沟通交流的顺畅、配合密切,是团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竞赛成功的关键因素。

就这样,每天我与他们相向而行,交叉而过,我在我的保安岗位上一站就是一天。可是,我的内心就像这九月份的太阳一样,温暖极了,幸福极了。

3.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集装箱箱体种类众多,有 20 ft、30 ft、40 ft等多种规格,体积从约6 m*3 m*3 m到14 m*3 m*3 m不等,大多都空间较大,所以在监测内部温湿度等环境因子时单一节点不能满足实际要求,为了更准确的反映箱体内部的实际情况,系统采用分布式的检测节点布置方式,在系统搭建中将两个检测节点挂载在RS485总线上,然后通过RS485转USB接口接入到系统控制核心树莓派中。

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学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和企业的“亲密接触”,参赛指导老师更加明晰企业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把技能大赛内容提炼转化,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动课程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最大程度实现教学环节与企业实际无缝对接。

给出地质体的中心埋深为z,剩余密度为rd,剩余质量为m(m=4πR3rd/3)将在地表面产生重力异常,剩余密度rd>0时,异常为正(质量盈余);反之,异常为负(质量亏损)。计算过程中,把全部剩余质量当做集中在中心的一个质点。如此,球体在地表面x轴上任意一点产生的重力异常为: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优秀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努力的方向,更是高职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为此,我们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上不断寻求转变和突破。从最早的“填鸭式”管理意识灌输,到后来的案例分析法,现在的情景模拟法、项目模块法和任务驱动法以及加强实训实践环节,虽然有效果,但这些方法也仅限于纸上谈兵和教室环境中,和企业实际还是遥遥相望,学生渴望到企业去。过去,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只有酒店肯接收,但提供的岗位都是门童、前台、餐厅服务员,现在这样的机会都很少。学生为了体验社会生活,增强社会适应性与自食其力的能力,在校内外兼职,也是做肯德基、麦当劳快餐小时工、超市促销员或发放传单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这些兼职虽使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些许提高,可距我们专业培养目标相去甚远,更有的学生分不清打工兼职与学习的主次关系,说是锻炼能力,慢慢地却为利益驱使而逃课、旷课、甚至放弃学业。

二、技能大赛的实践经验和有益探索

开展有效的技能大赛并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对参赛项目研究确立、指导教师和学生的选拔,训练时间安排和设备的保障、训练过程的组织管理、训练方法的不断完善等,每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进行系统设计,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实现预赛、备赛、参赛、紧密衔接有机融合。

1.科学筛选参赛项目,使素质和能力并行拓展

为了让学生广泛认知大赛、了解大赛、参与大赛,我们首先进行校内选拔赛,校内选拔赛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宣传动员。刚开始报名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兴趣不大,原因多样:不了解,没兴趣;瞎忙活,没时间;受约束,没自由;基础差,没信心。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广泛宣传,重点突破的策略。鼓励全校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积极报名,重点建议工商管理专业优秀学生踊跃参加,带动其他水平学生一试身手,并向学生详细介绍大赛的趣味性、实用性、专业知识贯通性,以及技能大赛对他们未来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就业的光明前景和创业的突出优势。经过努力,每个赛项报名10组左右,2018年管理类各赛项参加人数仅固安校区达到200人次左右。为技能大赛的普及和市赛国赛选拔打下了良好基础。为激发学生参赛热情,校内选拔赛设置奖项比例为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参赛的半数以上学生都能获奖。参赛师生拓展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收获了荣誉。

2.严格的选拔机制,是大赛的坚实基础和良好开端

随着职业技能大赛的蓬勃开展,管理类各层次、类别的大赛赛项越来越丰富,就“创业类”赛项多达十几种,各个赛项各有特点,时间和精力的有限使不可能所有的大赛都能参与,所以我们在选赛项时精心研究,科学筛选。以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为例,我们之所以选这个赛项,第一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第二与其他经营管理软件不同的是除了专业性、实践性、竞争性这些特点,增加了协作性、趣味性、创新性,减少了其他经营软件只重盈利结果的功利性;第三赛项不仅看软件最终运营结果,还增加运营过程随机截图制作PPT,并把整个运营过程以演讲答辩的形式呈现在评委面前,两项按比例计算决定最终成绩。整个比赛过程,不但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真诚沟通、充满自信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更锻炼了他们组织协调、勇于创新、临危不惧的应变能力。

3.严密的组织管理,是大赛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

如果说宣传动员报名参赛是大赛成功的重点和起点,那么训练过程就是大赛的难点和关键点。学生报名后,自己自由组队,老师适当给一些建议,这样有利于他们训练和比赛的良性沟通和紧密协作。接下来要安排实训室训练和培训,由于训练只能在18:00-22:00进行,为使有限的实训室资源有效利用,几个赛项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衔接有序。开始训练第一、二周,学生不但对短时间培训的软件一知半解,对这样紧张的训练氛围也心有余悸,这阶段是学生丧失信心、不战而退的心理脆弱期,老师的指导、鼓励和管理特别重要。一是要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软件,树立信心;二是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惧失败;三是实行严格的签到考勤制度。渡过了第一阶段后,训练逐步走上正轨,这阶段学生兴趣渐浓,信心增强,成绩不断攀升,指导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策略、制定方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此外,还要注意组员之间的沟通合作问题,性格差异、观念不同、知识能力水平高低,会使他们在合作中产生隔阂、矛盾、摩擦,这些不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训练成绩,还会影响以后的同学感情,他们自己能解决的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需要老师沟通协调做好思想工作,确保训练正常推进。

(2)通过比较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连线的粗细程度,可以发现,创客教育与创客课程之间的连线是最粗的,说明创客教育的实施与创客课程的开发密切相关。早期创客教育处于一种较零散的状态,随着创客教育的深入发展,以课程为载体的创客教育模式逐渐成为现实需要,创客课程的设计与研究也成为近年来创客教育研究的核心话题[9]。

4.严谨备赛、积极应赛,是大赛成功的最后环节

校内选拔赛后,最终选出获胜的2—3支队伍参加市赛,脱颖而出再进入国赛,市赛、国赛不同于校内选拔赛,参赛队伍众多,高手云集。这阶段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不断加大的训练力度、枯燥的训练过程、比赛带来的压力,使学生的心态和情绪发生变化;第二,训练成绩到了一定水平,学生思维模式和训练方法进入瓶颈状态,难以突破。针对这种情况,指导老师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对参赛选手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和调适,来增强竞赛团队的情绪感染力;帮助学生对竞赛的每个细节进行深入分析,打破思维定式,寻求最佳设计方案,重拾信心、提升成绩。在比赛前的最后阶段,做好三项准备:预测比赛过程,确定应对方案;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强调参赛礼仪,树立良好形象。严谨的备赛,积极的应赛使选手在竞赛中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心态良好、保持热情、头脑冷静、逻辑清晰、意志坚定、信心百倍,参赛选手的水平和能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取得满意的竞赛成绩。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简称《职教20条》,不仅确定了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同时也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其中方案的第四条明确提到:制定中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等免试入学政策,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职业技能大赛制度的肯定和重视。未来,高职院校应该对职业技能大赛进行更加广泛、深刻、长期的探索,使之成为职业教育重要的教学方式,成为提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主要育人途径。

参考文献:

[1]蔡勤生.“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12):41-43.

[2] 孟恬.职业技能竞赛的过程管理研究[J].文教资料,2013(25):162-163.

[3] 蒙飚, 邵丹. 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策略探究 [J]. 广西教育, 2014 (7):26-27.

[4] 刘海峰,刘显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改革思路与建设重点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141—142.

[5] 刘克勇.技能大赛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最有效抓手[J].江苏教育.2009,(6):15-16.

[6]张璇. 职业技能竞赛与选拔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1(8):70

[7]魏娜.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与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10):19-21+26

Analysis on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in Our University

YUE Binghong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speed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s accelerating, and the demand for skilled technical personne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 It is extremely urg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deepe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better serve enterprises, and serv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moting and leading role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n th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of our colleg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style, quality and ability training, and the reform of teachers' teaching mode, and shar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mpetition﹒

Key words: business management; skill competition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 1286(2019)02 — 0047 — 04

收稿日期: 2019 — 01 — 13

作者简介: 岳炳红(1968 — ),女,河北省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何耀琴)

标签:;  ;  ;  

工商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实践及其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