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的思考_教育论文

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的思考_教育论文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工作论文,新形势下论文,关于做好论文,农村党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搞好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党五千四百万党员中,农村党员占大多数。龙游县13796名党员中,农村党员有9330人。面对庞大的农村党员队伍,如何抓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是思想认识模糊,对党员教育工作不够重视。不少从事党员教育工作的同志认为,经济工作是压倒一切的中心,有地位,受人尊重。而党员教育工作是服从和服务,没地位,得不到尊重。还有的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的原则和“金钱万能”的思想会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党员队伍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不仅没有多少人听,而且会遭冷遇。因此,少数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工作实际上是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

二是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这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常常是低水平的重复,有“炒冷饭”现象;不分层次,不因人施教,不能根据农村党员的实际需要提供学习内容。有的材料不是太深就是脱离实际,和农村党员的思想实际对不上号,有些党员认为现在是“学的和做的不一样,”“理论上说得清,实际中难纠正”,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三是工学矛盾突出,教育计划难落实。这主要表现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教育对象难集中,教育时间难安排,教育计划难落实。不少支部忙于抓经济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有时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只好顾一头。对此,有的同志认为,说政治学习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对,但如果学习内容太多,磨刀误了砍柴时,谁负责?

四是教育中不注重实效,存在某些形式主义的做法。表现在:有的支部对党员采取的教育形式还是老一套,读读报,听听文件,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有的教育活动,只图场面热闹而不大讲究实效。有的学习任务多头布置,计划反复多变。有的党员说:“刚刚学会了,又说不对了;才说不变,又来文件了;办了就办了,不办也算了。”这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教育的威信。

按照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求,如何加强和改进对农村党员的教育?最近我带着这个问题对龙游县和龙游镇党员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与部分县委组织部领导、乡镇干部和村支部书记进行了探讨。我认为:

一要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员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件都有积极的深刻影响,对党的建设也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党员队伍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少党员的思想观念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参与迷信赌博活动等腐败现象蔓延滋长;相当一部分党员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知识,没有带领农民奔小康的本领。我们要通过教育,使党员干部进一步解决思想,更新观念,抛弃一切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观念,正确地把握市场经济的竞争、平等、自主、开放等原则和观念,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发扬奉献精神,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对待利益的调整,增强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要使大家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和紧迫,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

二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拓展教育内容。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从现在起,用三年时间,在全体党员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的学习活动。”这是当前党员教育工作中的一个突出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全新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党章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准则。加强这两个内容的学习,是全面提高党员素质的根本措施。各级党组织都要根据全会的要求,结合实际抓好学习。

在学好理论和党章的同时,还要注意强化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九十年代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化改革,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小康目标的根本任务。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业务和科技素质的提高。为了调动广大党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性,龙游镇党委响应县委的号召,自去年以来,在农村党支部和党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一技、带一片、富一村”活动,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搞好思想发动。利用各种场合、大小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技术,带头办实体,带头致富。二是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展市场经济知识讲座、企业管理知识讲座,举办小水果种植技术培训班、供销知识培训班等。三是典型引路。他们多次组织集体企业代表、个体企业能人在各种会议上现身说法,介绍经验。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到温州、台州、无锡等地学习。四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去年年初制定了《村办工业产值计划及其考核奖励办法》,年终经考核验收,全镇40个行政村,有22个村得奖,最高奖金达2万元。通过“学一技、带一片、富一村”的活动,全镇涌现了一批好的典型。街路村共产党员洪杭洲等八人擅长加工名茶,为此他们通过传、帮、带,使150多农户学会了加工技术,去年该村仅名茶加工一项收入突破50万元。寺后村支部书记陈金水从本地实际出发,办起食品腌制厂,形成种植加工一条龙,去年蔬菜加工能力达460吨。小黄瓜种植面积达620亩,不仅农户增收,集体经济也上去了。党员干部用自己发展商品经济成功的经验,启迪、带动周围的群众,做了群众公认的“农家顾问”。实践证明,这一活动是新时期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本领,拓展了党员教育的内容。

三要务求实效,不断探索党员教育的新路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开展党员教育方法、形式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各地都在探索新途径、新路子,创造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很多已形成制度。在党员教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提高了教育效果。

1、基层党校特别是农村乡镇党校作为党员教育的主要阵地,其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培训农民党员和农村基层干部必不可少的重要场所,很多地方已逐步形成以基层党校为龙头、以党员活动室为依托、以党员活动日为基本形式的“校、室、日”党员教育网络。今后,要不断扩大教育的幅射面,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的作用要向外延伸。要把党校、活动室办成既是培养党员干部的阵地,又是农民群众学技术,掌握发展商品经济本领的场所。党员活动日的视野也应拓宽。党员要经常深入到田头、农户,上山、下厂,为农民提供政策服务、信息服务、资金技术服务,提供产品销路。通过行政组织力量和集体经济优势,按经济规律要求创造和完善商品生产的外部环境。当然更应注重实效,要在真正发挥作用上下功夫,不能只挂牌子不办学,搞形式主义。

2、党员电化教育,形象直观,感染力强,是党员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县委组织部在县教育电视台,开办了“党员教育之窗”,每月播放三次。县党员电化教育办公室购买了各类教育录像带320多盒,各乡镇也建立了党员电教工作站,配备了部分科技常识带。126个村建立了电教播放点,这方面龙游镇、溪口镇、模环乡等都做出了一些成绩。当前应着重在提高制片质量和组织播放上下功夫。播放的同志要把片子送到农村去,送到党员身边去,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电教设备的作用。

3、党员教育刊物也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的重要阵地。龙游镇党委这几年要求预备党员和建党对象每年至少订一份党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健全外出党员管理制度。要建立外出党员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生活及生产经营情况制度,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群众致富献一计制度,使外出党员也能较好地为发展本地经济出力。

5、上党课和短期培训、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目标管理、干部党员责任区等,这些都是党员教育管理的传统做法,要加以坚持。当然,重要的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加以改进完善。比如采用宣讲讨论、专题发言、知识竞赛、演讲、参观访问、树立典型等方法,可以改变过去那种不是开会就是读报纸、念文件的单调乏味、不分对象、层次、简单划一的状况。满足党员求知、求新的要求,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调动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当前,党员教育工作面临着极好的时机。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后,党员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了。我们各级党委尤其是乡镇党委务必认清这个好时机、珍惜这个好时机,抓住这个好时机,把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深抓细抓实,以更加振奋的精神,务实创新的作风,积极开创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标签:;  ;  ;  ;  ;  

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的思考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