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语文小报,做有滋有味的语文老师论文_辜德军

办语文小报,做有滋有味的语文老师论文_辜德军

辜德军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六小学 636000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小报 兴趣

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普遍认为:良好的心理感受对提高工作学习效果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再三强调: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并帮助他们将它转化为下阶段努力学习的动力。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也多次说过: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多搭舞台,不断享受做事的快乐。

办一张精美的小报,无疑需要时间保证:搜集资料、版面设计、誊写美化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如果仅利用每天午间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时间从哪里挤出来?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抄写字词句、写作文日记、做课后的练习、预习新课构成了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主要内容,而如果我们能提高课堂效率,这些作业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于是教师首先从追求语文课的高效开始,每节课精心设计,当堂知识当堂消化,完成对学生的反馈;课外尽量不留书面作业,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样不仅给学生阅读书籍、搜集资料、动手实践留下了充裕的时间,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更加乐学、好学、爱出小报。

一、办报与培养兴趣相结合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一种以精神需要为基础的认识兴趣,它表现为对语文学习本身具有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强烈地倾向于掌握这门艺术。而语文小报恰好能满足小学生对新事物特别感兴趣、求知欲旺盛的心理需求,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才艺、发表作品的机会,所以能够增强学生对写作、对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办报的同时,应该多鼓励、多找优点、多正面评价;办报所选的主题内容也要尽量活些、广些,让学生有资料查、有内容写;学生办完报后,还要及时作出评价,指出不足的地方,提出好的建议。然后挑选优秀的作品在橱窗、走廊展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而取得成功的喜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让“手抄小报”成为学生贴近生活、走向社会、学习各种语文知识的平台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学不应囿于学校教室、课堂的束缚,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贴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增强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直观能力。通过社会调查、观看电视新闻、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既掌握了各种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1.开展社会调查,办“科普知识手抄小报”。在老师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进行社会调查,搜集信息资料办“科普知识手抄小报”。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观看电视新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及时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情操。

2.开展好各种活动,办“活动感受手抄小报”。如:赞美祖国的诗歌有很多,课后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一些诗歌在班上进行交流,开展以“我爱你,祖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要求每一位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诗歌和活动后的感受写下来办成一张“活动感受手抄小报”。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生生互动、亲身经历和感受,学生总能写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同时也给每一位同学构建了一个张扬个性的平台。

3.利用重大节日,办“感恩欢庆手抄小报”。如:当“母亲节”、“教师节”到来之际,让学生制作感恩贺卡,编辑感恩小报来表达自己对父母、老师的感恩之情。当“五一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国庆节”来临之际,让学生采用多种欢庆的形式办丰富多彩的手抄小报。通过办这样的小报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活动接受了道德教育,增强了学生对父母、老师和社会的感恩意识,给节日带来了更多的喜庆气氛。

三、评价:创设平台激兴趣,快乐分享培能力

在制作小报活动中,我们建立了较多的激励制度。譬如,按时完成一份小报的,小组每人得到一颗星,贴在每周的各项作业统计表上;根据小报图文整体效果,再结合内容的准确性,由教师最终打分,小组平均分较高的,也将成绩纳入统计表。对于特别优秀的小报,我们会将其贴在班级的展览板中,让大家在欣赏中互相学习,争创更好的成绩。经过学生精心制作的小报由幼稚走向成熟,学生快乐地学习着,幸福地收获着。制作语文小报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单元重难点的把握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拓展了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范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生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自创编小报以来,我班的语文成绩连续三个学期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

参考文献

[1]黄伟海 谈语文小报的作用及发挥[J].职教论坛,2004,(11)。

[2]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钟启泉等 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论文作者:辜德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办语文小报,做有滋有味的语文老师论文_辜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