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的研究论文_胡茹娟

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的研究论文_胡茹娟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 要:随文练笔是一种把读与写相结合进行教学的方式,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里可供写作的因素,适时适度地训练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使读与写充分结合、相得益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让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更多地接触语文教材,使学生更好地运用语文。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随文练笔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施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学生们从一二年级起就开始练习口语交际和看图写话,然后到三年级开始接触正式的作文起步训练。可是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写作文”仍然是头等大事和难事。每次的写作课,作文批改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学生每次写作文,要么不知如何下笔,无从写起,要么瞎编乱造,胡写一气。甚至有些学生对作文辅导书上的假话套话照抄照搬,作文真是让老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可是如果连一篇文理通顺、表达清晰、用词准确的作文都无法完成,那么肯定是不合格的语文教学。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灵活地融进随文“小练笔”训练,不仅能更好地利用语文教材这个范本,最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随文练笔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扭转为“主动学习”,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培养小学生随文练笔的兴趣来提高随文练笔的实施效果。例如,在讲解《石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行文思路,从形状、味道、颜色三方面来描写自己准备的水果,通过仔细观察,并细细品尝其味道,将手中的水果用最贴近课文的方式描绘出来。这种形式的随文练笔,可以防止随文练笔偏离文本语言,为写而写,可以防止随文练笔脱离文本意境,落点不准,可以防止随文练笔游离文本感情,过于教条。由于随文练笔篇幅短、形式活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作文方式,传统的作文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由于作文周期长,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打击了其积极性和对写作的兴趣,而随堂练笔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并且学生思维不受限制,打开了学生的文思,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创作,教师能迅速做出点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捕捉随文练笔材料

教师在进行随文练笔模式教学时,要善于捕捉可以练笔的点,第一,在精彩处进行仿写,在小学的语文课文中,一般课文都会运用丰富的辞藻和各种修辞手法,学生在初识这些行文手法时,会觉得好奇,文字的拼凑竟然可以达到这么美的效果,如在讲解《九寨沟》时,仿写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通过仿写,提升词汇积累,提高写作能力,在讲解《泉城》时,仿写文章中精彩的篇章结构,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通过平时课堂上随文练笔的开展,学生就不会觉得作文难写了。第二,在空白处进行补写,课文中经常会有很多心理活动没有表达出来,有很多情节留下悬念,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文章的这些部分进行补充,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感情的把握,充分调动起学生与作者之间心灵上的共鸣。第三,在趣味处进行改写,在学习故事性、叙事性较强的文章时,可以对文章的部分进行尝试性的改写,可以加入角色和剧情,也可以反转剧情,改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并为学生锻炼了写作能力。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通过对古诗词进行现代化改写,将浓缩于一首诗中的故事用现代语言描述出来。改写还可以是对故事结局的改写,让故事情节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充分展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遵循随文练笔原则

随文练笔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以文本为基点,首先,要以文本内容为衔接点,如,在进行《夹竹桃》的讲授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月光下的夹竹桃,借助多媒体教学,展现月光下的夹竹桃的优美景象,夹竹桃的美给人无限想象,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以“多么美的画面啊!我幻想它是____”的句式,让学生进行仿写。其次,要以文本情感为交融点,如,在讲授《泉城》时,通过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表达、整齐的句式结构,让学生仿照这些句式结构来描绘自己的家乡,通过情感上的交融,激起学生对家乡的喜爱,对济南泉水的向往,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随文练笔的时效。第三,要以文本方法为迁移点来提高练笔的有效性,在学生进行练笔之前,要做好充分的交流,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文本方法的迁移,需要教师在学生练笔前进行方法的全面解读,使学生真正掌握方法,将方法迁移到随文练习中。此外,随文练笔还应该遵循有效性、拓展性、反馈性等,我们可以在以文本为基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随文练笔的有效性,科学拓展知识,及时反馈学生随文练笔的成果。

四、突出随文练笔个性

新课程要求,要引导小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为受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学生对一篇课文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因此,教师要在不脱离文本感情基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个性化练笔。例如,在对叙事性较强的文章进行随文练习时,教书可以给出一个大的练笔框架,学生在这个框架里,自由发挥,充分展现个人风采。当前学生被禁锢于教室,缺少了对生命的体验和观察,以至于在写作时,不能融入自己的感悟。新课程从课文的谋篇布局、细节描写等方面都以提高�W生的个性化语言能力为要求,例如,在讲授《望月》时,通过了解“小外甥”眼中的月,让学生展现自己对月的感悟与认知,在不同的情感触动下,月亮是“提灯女神手中的灯笼”,是“顽皮的小孩,你走到哪它跟到哪”,是“家的方向”。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小学生学会认字、词、句,还需要培养小学生的语言习惯、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同时学会写作。因此,教师要将随文练笔引入小学课堂,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情况不断改进与完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进行随文练笔的训练措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动笔墨不成文,随文练笔是进行文本阅读教育和写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练笔方式,真正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功底,实现“读”与“写”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彩霞.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5(26):48.

[2]黄仕祝.浅谈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有效教学之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5):45.

[3]史尚宏.随文练笔 随亦有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6):135.

论文作者:胡茹娟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的研究论文_胡茹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