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论文_任铁梅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论文_任铁梅

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中医院 162100

摘要:目的 探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25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内膜中层厚度,对血脂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内膜中层厚度均明显减小,血清TG、TC、LDL水平明显降低,HDL水平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内膜中层厚度改变不太明显,且血脂水平无显著改善;观察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4.67%,低于对照组的19.00%(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不但具有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而且可减少或消除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阿托伐他汀钙;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and lipid profile. Methods From March 2014 to October 2015,250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accompanied by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150 cases)and control group(100 cases)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Both groups were given aspirin treatment,on this basi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imvastatin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torvastatin calcium treatment. Carotid artery ultrasonography was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to observe the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rea and intima-media thickness,and to detect the changes of blood lipid levels,and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cerebrovascular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carotid plaque area an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the serum levels of TG,TC and LD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HDL level increased(P < 0.05),while the carotid plaque area an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and the blood lipid level did not improve significantly. The incidenc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as 4.67%,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19%)(P<0.05). Conclusion Atorvastatin can not only regulate blood lipid levels,but also reduce or eliminate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i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atorvastatin calcium;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blood lipids

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其导致的颈动脉狭窄,因此,目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要点是有效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阿托伐他汀钙是一种调脂药物,具有显著疗效,但其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中较为少见,人们对其能否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不得而知。此次研究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缺血发作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25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的诊断标准,且入院前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97例,女53例;年龄52~78岁,平均(58.7±8.4)岁;病程范围3~10年,平均(6.12±0.32)年;77例伴高脂血症,42例伴高血压,31例伴糖尿病;52例单侧颈动脉病变,98例双侧颈动脉病变。对照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54~76岁,平均(57.5±8.2)岁;病程范围4~11年,平均(6.35±0.27)年;53例伴高脂血症,29例伴高血压,18例伴糖尿病;36例单侧颈动脉病变,64例双侧颈动脉病变。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经CT或核磁确诊,经颈部超声证实颈部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3)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等严重疾病或其他病变的患者;(2)有脑卒中病史,并且入院前经过抗血小板、抗凝、溶栓治疗等;(3)合并严重精神疾患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桂哌齐特(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20020125)、胞磷胆碱(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H19999362)、奥拉西坦(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H20060070)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时间为10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100mg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J20130078)与10mg辛伐他汀(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67793)治疗,1次/d,持续用药6个月。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10mg阿托伐他汀钙(天方药业有限公司,H20051984),1次/d,持续用药6个月,阿司匹林用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2.2 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我院现有的超声诊断仪(HITACHI,探头频率10MHz)。患者取仰卧位,使颈部充分暴露。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方法:选择颈总动脉显示最为清晰的地方,在该处测量管壁动脉内膜的中层厚度,连续测量三次,取得的平均值即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3]。局部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1.0~1.2mm之间(包括1.0mm与1.2mm)则为动脉壁增厚。斑块测量方法:通过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判定患者是否存在斑块,同时存在数块斑块的患者,取其中最大斑块作为观察对象,并计算其横切面积。局部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大于1.2mm则判定为斑块。

1.2.3 脑血管病发生率的调查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从治疗开始)的随访,调查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情况,计算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1.2.4 实验室检查 用药期间每位患者需每3月检查一次肝功能与肌酸磷酸激酶,以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

1.2.5 血脂检测 治疗前、后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6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检测试剂为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内膜中层厚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内膜中层厚度均明显减小,对照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内膜中层厚度改善不明显。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TC、LDL水平明显降低,HDL水平上升,而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

2.3 两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4例再次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急性脑梗死,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4.67%;对照组12例再次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例急性脑梗死,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9.00%。两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560,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也无特殊不适情况发生。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者[4]在其研究報道中提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越频繁,发作时间越长者,其发生脑梗的可能性越高,且发病时间更早。因此,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其诱发因素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主要措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较多,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短暂性缺血发作发生的机制包括:(1)斑块造成动脉狭窄,狭窄远端脑血流灌注较低;(2)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引发颅内动脉栓塞[5-6]。研究表明[7],与同龄的健康人群比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明显较高,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动脉狭窄程度等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完全性脑卒中发病存在一定关系。

阿托伐他汀钙是3羟基-3甲基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升高血清中HDL水平,降低TG、TC、LDL水平[8-9],通过此次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且阿托伐他汀钙降LDL的作用强于辛伐他汀。近年来,国内外均有研究报道[10-11]提出他汀类药物不但具有较明显的降脂作用,而且还存在其他非降脂作用。

他汀类药物减少、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制还有待研究,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调脂效果:降低脂质含量;(2)抗炎作用:抑制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从而改善炎症反应;(3)抗氧化作用: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抑制金属离子介导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修饰,还能清除过氧化脂蛋白[12]。

同时也有研究指出,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功能,改善血小板聚集成血栓,具有稳定斑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能够显著减少动脉血栓的发生率[13-16]。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内膜中层厚度均明显减小,而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却无明显改善效果;这表明与辛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钙的治疗优势更为显著。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TC、LDL水平明显降低,HDL水平上升,而对照组血脂水平变化不明显。这说明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具有较好的调整作用,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减轻、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4.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0%,由此可见阿托伐他汀钙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不但可减少、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且可改善血脂水平,安全性也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飞,朱幼玲,穆燕芳,等.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发生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2,52(36):64-65.

[2]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闫海清,岳学静,李晶,等.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0):3931-3934.

[4] 刘宏斌,蒋丽艳,于广娜,等.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0):172.

[5] MA Qing-feng,HUANG Qiang,ZHANG Qian,等. Association between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imb-shak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3,126(22):4354-4357.

[6] 于甜甜.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水平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影响[J].中國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8-10.

[7] 尹继君,朱传贤,王新强,等.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支架成形术后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J].中国医药,2010,5(12):1126-1127.

[8] 谢行才,郑振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13,48(8):47-48.

[9] 默海霞,相巧丽,孙月,等.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2):65-67.

[10] 任建刚,王海合,尚云,等.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血脂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5):433-435.

[11] Compter A,VanDerWorp HB,VanGijn J,et al.Is the long-term prognosis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minor ischemic stroke affec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nonfocal symptoms?[J].Stroke: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2014,45(5):1318-1323.

[12] 马晶龙.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5(10):2100-2100.

[13] 张成刚,孙中武.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预防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脂、血小板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9):4759-4760.

[14] 韩英姬,宋东日.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159-160.

[15] 任建刚,王海合,尚云,等.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血脂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5):433-435.

[16] 于甜甜.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水平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8-10.

论文作者:任铁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论文_任铁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