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_汪悦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_汪悦

国网五大连池市供电公司

摘要: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防范措施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为变电站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制度保障措施,降低电力检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降低地区电网故障的概率;另一方面凭借防范措施内容,更能有效降低检修人员生命安全受到侵害的概率。本文基于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展开分析,在明确防范措施与补足方法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变电运行检修工作的落实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防范措施

一、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

1. 运行管理因素分析

首先,从变电运行的现有的操作规章制度来看,可知现在多数电力企业并未具备完善且健全的电气操作制度来约束变电运行检修人员的行为,这使得在多数变电运行检修工作期间,频繁出现检修人员操作不规范的情况,自然便无法避免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甚至极易对检修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其次,从规章制度执行力角度来看,多数电力企业仅仅处于将操作条款列举的阶段,并为对变电运行检修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的宣传与监管,这便极易导致变电检修人员自身对电力检修工作的轻视,使变电运行电力操作流程无法被严格遵守,这便极易导致电力系统检修的质量下降,使无票操作、操作漏项,强行解锁等行为出现,不但极易引发地方电网环境不稳定的风险,同时更会对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

最后,在变电运行检修操作期间,部分电力企业并未构建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使检修人员暴露在高压电等电能运行场所,如此极大增加了误操作事故的风险。并且,即便部分变电站安装了防误闭锁装置,但从此类装置使用与防护方面仍未具备统一标准,这边使得装置的实用性脱离了工程的需要,为检修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另外,从维护管理制度角度来看,现存的管理制度中同样未对此类操作进行详细描述,这便极易引起电力检修人员的忽视,甚至在检修过程中会通过设备钥匙进行解锁,如此便极大增加了误操作事故的概率。

2. 技术人员水平分析

首先,部分变电站管理人员对设备性能仍旧处于不熟悉的状态,这便使得相应检修或校验工作开展期间,极易导致误操作出现的可能性;其次,部分技术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检查,并未具备实际的操作经验,也极易导致检修误操作的情况,特别是新员工在此类工作中,更易出现事故。而部分仍旧抱有传统电气检修思想的老员工,在面对新设备时,同样也不具备先进的技术处理经验。

3. 安全管理质量分析

首先,因为部分变电站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变电站检修及管理工作的开展,通常难以得到准确的条款及流程参照,并且在此期间缺少专业的培训措施,便极易导致检修等工作的开展出现误操作的电力风险;其次,安全管理措施并未落实全面,同样难以为检修及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设备保障,不但易导致检修工作开展操作不规范,频繁出现错误操作的情况,同时更无法保障检修工作落实的质量,使地区电网在调度和管理期间频繁出现中断或波动的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变电运行事故防范措施

1. 加强变电运行制度建设

建立现代化变电运行规章制度是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减少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根据变电运行操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满足实际需求的、科学的操作流程,对变电运行工作中的关键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倒闸等的规范性;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总结变电运行事故经验,然后根据未来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制度进行优化,确保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制度的先进性。另外,还应该不断完善变电操作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定期举行事故演练活动,加强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设备管理与人才培训

设备的性能和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变电运行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预防:①加大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培养变电运行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安全责任意识。电力企业应加强建设安全、完善的操作体制,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应经常举行还安全工作讨论活动,使员工认识变电运行安全的意义。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加强对新入职员工的职业教育,一方面,通过适当的职业素质培训,培养员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意识,加强新员工执行各项规程的能力,使其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变电操作习惯;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新员工在专业技能、设备性能认识、电力系统运行原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新员工分析和处理变电运行事故的能力;②关于变电运行相关设备的管理。对此,一方面,电力企业应当对变电设备的选型、安装等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和全面监控,规范验收,避免设备的使用偏离设计要求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当变电设备正常投运后,应当实现对各个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动态参数、历史数据等的掌握,规范不同设备的操作流程,对不同设备制定针对性的事故应对措施。

3. 构建完善的事故防控系统

要想做好事故隐患的提前分析和防,技术人员就必须深入分析各种故障产生的机理,采取科学的手段对潜在的一些事故隐患进行反向分析,加强对操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有一个强而合理的约束。一方面,应该不断加强对变电运行工作的管控力度;另一方面,应当高度重视相关变电设备的日常巡检,及时掌握各个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鉴于实际变电设备日常巡检中存在相关人员的自身专业技能差异较大、对不同设备运行和维护要点的把握不够等问题,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操作、管理工作人员的相关资格的考核。保证对电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变电运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做好防误闭锁设备的管理

电网相关技术的大发展,促进了防误闭锁设备在变电运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但是介于该类防误闭锁设备在适应性和一些性能上的限制,实际变电运行中出现故障时不可避免的。除此之外,像其他电力设备一样,在使用较长时间后,防误闭锁设备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或者老化,这就需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在防误闭锁设备出现故障后,应当合理的开展解锁操作,此时,相关操作人员应当按照我国《电力安全生产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旨在有效避免由此而引发的误操作,电力企业应当不断完善和强化落实各项解除防误闭锁设备过程的相关规程。

三、结语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防范措施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能够凭借系统制度的完善,增强整体电网管理的可控性,避免对地区电网环境造成波动性影响,同时更可以凭借完善的检修防护措施,为检修技术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基础的保障,以便后续电网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故而, 在论述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期间,必须明确变电运行电力误操作的原因与影响,而后再针对性拟定应对措施,才能为后续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郑丹萍.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对策[J]. 通讯世界, 2017(9):182-183.

[2]郝进, 平轶玲.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23):162-162.

[3]刘林.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 电子世界, 2016(22):168-168.

[4]张玥. 探析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16):141-142.

论文作者:汪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_汪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