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泥塑形象模式的民间意蕴与成因_苏南论文

苏南泥塑意象图式的民俗意蕴及其渊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南论文,图式论文,意蕴论文,泥塑论文,意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94X(2002)01-0087-05

苏式古建筑的屋脊装饰,除“正脊”部分的吉祥图案外,在“垂脊”部分亦同样泥塑吉祥图案,同样具有绚丽多采的民俗意蕴。本文试就苏式古建垂脊部分的泥塑吉祥图案,浅析苏南泥塑艺术隐含的民俗寓意及其源自吴地民间文化的表征。

一、古建筑“垂脊”构造及“垂脊兽”

垂脊:在苏式古建中,凡傍东西山墙尖,依屋面斜坡,自正脊起至“戗”根筑脊,称为“垂脊”,在吴地又俗称为“竖带”。

1、垂脊的构造 在苏式竖带(垂脊)的构造中,竖带与“正脊”一样,亦以砖瓦叠砌。分脊座、滚筒、瓦条、亮花筒、盖筒五部分。

竖带都砌在殿厅东西山墙的山尖之上。竖带叠砌时,先于两盖瓦上砌筑“脊座”,约高二寸,在上用五至七寸筒瓦对合砌成滚筒,后在滚筒上筑两路瓦条,再在瓦条上砌亮花筒(即是两面夹以瓦条,中间以五寸筒瓦对合砌成“金钱、银锭、定胜”形状的漏空吉祥图案,且连续周绕,既用以装饰垂脊,又藉此减轻风力,增加稳固的屋面支脊)。然后再于花筒上砌盖筒,筒外施以粉刷,共高约一尺三寸至一尺五寸,厚约六寸。如再将屋脊竖带延长至屋檐外,形成向上反翘,如同半月状或飞翼状者,则谓之“水戗”。水戗,为苏式古建的标志性特征。

2、垂脊“镇兽” 苏式古建筑水戗上的泥塑兽形吉祥图饰,称“垂脊兽”,又谓之“镇兽”。

在吴地苏式古建中,凡在竖带顶端的水戗上,一般都要塑“镇兽”。在歇山式(为苏式古建筑殿庭式样中的一种。其屋面前后落水,两旁山墙到顶,下作落水,与前后落水相合成脊,看似飞翼状者)厅堂中,向外飞出的水戗尖,称为“钩头”。在钩头上则要置以钩头筒瓦,筒瓦后则置泥塑座狮,即所谓“钩头狮”或“领头狮”。再要在钩头狮后置以“走狮”或“座狮”若干,其数量都须成“单”,一般三至五只,以水戗长度而定,其间隔疏朗有致。在我国民间,历来将“造型”经过艺术加工的狮子作为“瑞兽”,看作是避邪护福的祥瑞之物。(水戗上置狮子,寓意“太平吉祥”)

二、古建垂脊泥塑吉祥图案的民俗寓意

苏式古建筑竖带,除在其顶端的水戗上置狮外,其根部往往以花草、树木、果子、禽乌、走兽、神道等蕴含吉祥寓意的泥塑图案作为装饰,以驱邪护福。

遍布中华大地的泥土,对几千年以农业立国的中国民众来说,是最为宽厚、最为亲切的物质,也是最丰富、最廉价的物质。人们世世代代以泥土来塑造自己心爱的动植物和人物造型,以增添生活的乐趣,寄托美好的愿望。当然,在以数千年稻作生产为主的吴地,更是如此。

苏南泥塑与一切泥塑艺术一样,同样是民间美术中流传十分广泛、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艺术形式。长期以来,苏南泥塑与民风民俗相生相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热烈明快、质朴率真的特性伴随着纯朴的乡风乡俗,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一丝温馨的乡土气息,带来一股热切的期望,激励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的未来,成为人民大众心目中熠熠生辉的精神支柱和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春播秋获,夏耘冬藏。华夏大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原始农作活动,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人们在年复一年、相对稳定的农业生产与生活中潜移默化,逐渐滋生出一种乐天安命、敬神礼人的生态,在有意无意中将自己的生活信念、理想愿望交给了冥冥神灵,自觉地顺从人、鬼、神之秩序法则,热切地追求幸福、规避死亡,漠视悲剧、祈盼吉祥。

1、由原始图腾符号转化出的富贵吉祥寓意

(1)二龙戏珠

图案:二条龙与一颗龙珠(寓意:“吉祥珍贵”)。

图解:龙为中华图腾产物。在中华大地,龙向为神灵之精、“四灵之长”。尤其作为祈雨避邪的神灵而以“瑞兽”象征“吉祥”;“龙珠”,则是民间传说中的珍宝,可避水火。象征“珍贵”。

(2)凤穿牡丹

图案:凤凰和牡丹花(寓意:“富贵吉祥”)。

图解:凤凰,是中华古代各族先民作为“灵乌”、“神乌”而共同奉祀的一种原始图腾形象。人们认为凤凰是“五彩而文,善歌能舞”的神乌。民间传为“百乌之王”,为“四灵之一”;牡丹,落叶灌木,春末开花,玉笑珠香,冠绝群芳。历代以牡丹国色天香而为“花中第一”,誉为富贵之花。

2、由古代民间神话演变而来的辟邪驱恶寓意

(1)八宝吉祥

图案:中华佛家或道家所持法器(寓意:“消灾灭祸”)。图解:八宝吉祥也称“八宝”,在佛教中,“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称为“八宝”。因这八件法器中的第一件——法螺,谓之“妙音吉祥”,故统称“八宝吉祥”;而道教则把神话传说“八仙”手中所持法器“鱼鼓、宝剑、花蓝、笊篱、葫芦、扇子、阴阳板、横笛”作为记数“八宝”的符号,俗称“暗八仙”。我国历代都将“八宝”作为“消灾灭祸、驱邪镇妖”的法宝。

(2)钟馗辟邪

图案:钟馗与辟邪兽(寓意:“辟邪驱恶”)。图解:钟馗,民间传为“武举不捷之士”,曾誓言尽除天下妖逆,故历代有“钟馗捉鬼”之说,向为中华民间的“祛邪神”;“辟邪”(辟除邪恶),传说“辟邪”、“天禄”为古时二兽名,专为民间辟除邪恶。古人则时尚以雕刻辟邪兽形为饰物,以祛邪驱恶。

3、由混沌初开的生殖崇拜派生而成的子孙绵延寓意

(1)麒麟送子

图案:麒麟背上坐一手抱莲蓬的童子(寓意:“连生贵子”)。

图解:麒麟为传说中的神兽。牡曰麒、牝曰麟。谓麒麟是“龙头、狮尾、鹿身,细腿、马足、全身披甲麟,角端有肉”。曰:“凡兽,皆有足者宜踢、有额者宜抵、有角者宜触,惟麟不然,是其仁也”。历来作为“祥兽”、“贵兽”而“麟现”人间,更被宣扬为“圣王”的“嘉瑞祯祥”,是所谓“太平盛世”的象征。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向有“麟麟送子”之说。

(2)子孙万代

图案:蔓、葫芦(寓意:“子孙万代”)。

图解:蔓,带状植物茎。木本谓“藤”,草本叫“蔓”。“蔓”与“万”、“蔓带”与“万代”谐音,喻为“万代”;葫芦,是瓠、匏和蒲芦的总称。古时,将葫芦当果蔬食用,并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有“子孙葫芦”之称,被喻作“子孙绵延,人丁兴旺”。

4、由人的原始求生本能自然衍生出的长寿寓意

(1)龟鹤千寿

图案:龟和鹤(寓意:“长寿”)。

图解:龟,甲虫之长,能兆吉凶,历来被喻为长寿之物。《龟经》载:“龟一千二百岁,可卜天地之终结”,为高贵神圣的灵物;鹤,长寿仙禽。中华久有“龟鹤长寿”之说。所谓“生必死,而龟鹤长存焉”,更有“知龟鹤之长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之说。

(2)万代长春

图案:蔓草,长春花(寓意:“长寿”)。

图解:蔓草,带状植物茎,又称“蔓带”,与“万代”谐音;长春花,月季花的俗称,又叫“月月红”、“四季花”。其不畏严寒酷暑,四时艳丽,四时长春,蕴含“长寿”之意。

从上述泥塑吉祥图案不难看出,无论是从由原始图腾符号转化而成的富贵吉祥寓意;由古代民间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辟邪驱恶寓意;由混沌初开的生殖崇拜派生而成的子孙绵延寓意;还是由人的原始求生本能自然衍生的求生长寿寓意,都是中华民间美术永恒的主题,都因为迎合了人民大众“祈吉求福、辟邪驱恶、长寿富足”的原始直觉的意象图式,故而自古至今长盛不衰,受到人民大众的普遍欢迎。

三、姑苏名园——“狮子林”殿庭垂脊吉祥图案民俗意蕴剖析

吴地历史悠久,风物清嘉,文化积淀异常丰厚。其表现在苏式古建上的泥塑图案,是传承有数千年之久的苏州吴县香山传统建筑工艺。香山古建筑工艺历来擅长精雕细刻,尤以泥塑、砖雕闻名于世。在现存的苏式古建中,苏南泥塑吉祥图案几乎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而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现试从姑苏名园“狮子林”宅第建筑漫步,看苏式古建的垂脊(竖带)泥塑吉祥图:

进入今狮子林入口处,依次为将军门、轿厅、大厅和楼厅。各厅为“硬山式”(苏式古建中,屋面作前后落水,两旁山墙到顶的古建筑殿庭式样)建筑。

将军门 在将军门前的竖带根部,东西两端皆塑“雄鸡、牡丹花”图案(牡丹,落叶灌木。春末开花,玉笑珠香、冠绝群芳。历代以国色天香尊为百花之首,被喻为“富贵”的象征;雄鸡,俗称“公鸡”,“公”与“功”同音同声。公鸡要“啼”,啼即“鸣”,鸣与“名”同音同声。公鸡牡丹,寓意“功名富贵”)。

将军门后的竖带,东端为泥塑“百合、桃子”(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可食。桃子,植物,落叶亚乔木。春时先花后叶,花为五瓣。中华历来有“仙桃、寿桃、蟠桃”之称,寓“长寿”;百合、桃子,寓意“百寿”);西端为“石榴、千年芸”(石榴,籽粒紧密,榴开百子,寓“多子”;千年芸,又名“万年青”,属百合科,多年生长绿草本。民间常以千年芸寓意“万年长青”、“万年长春”。石榴、千年芸,寓意“子孙绵延”)。

轿厅 轿厅前竖带东端为泥塑“三柿(子)与桔树”(“柿”与“事”同音同声;而“桔”谐音“吉”。柿子、桔树,寓意“事事大吉”);竖带西端为泥塑“鲤鱼与桔树”(也是以“谐音”寓意“吉庆有余”)。

轿厅后竖带的东西两端均塑“千年芸”(又名“万年青”,寓意“万年长青”)。

“千年芸”(寓意:千年好运)

大厅 大厅的前天井两旁均为苏式古建中的“塞口墙”(即在苏式古建中,凡厅堂天井两旁及前后之墙,用以分隔前后左右之房屋及天井者,称为“塞口墙”。而在塞口墙的墙顶也要筑脊复瓦),该塞口墙的滚筒上方,以亮花筒与暗花筒间隔排列。东西两墙各为“二亮二暗”。亮花筒上的泥塑图案为“金钱、银锭”形(寓意“招财进宝”);而暗花筒(砌成实心图案的花筒)上则塑“菊花”图案(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历代传诵为“长寿花”,有“延寿客”之称。《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佩茱萸,食蓬耳,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花图案,寓意“福寿绵长”)。

在大厅前天井东塞口墙的墙脊正中,有一长方形砖细板,上塑“葫芦、鱼鼓、笊篱”图案,而在西塞口墙墙脊正中则塑“宝剑、阴阳板”。上述泥塑图形均为我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们所手持之“法器”,民间俗称“暗八仙”。(“葫芦”为“八仙”之一的李凝阳、李铁拐所持之法器;“鱼鼓”为曹景休、曹国舅手持法器;“笊篱”为张果老手持法器;“宝剑”是吕洞宾、吕纯阳手持法器,“阴阳板”则为蓝采和所持之法器等。“暗八仙”寓意“驱邪祈福”、“消灾避祸”)。

八仙法器“宝剑阴阳板”(寓意:驱邪避祸)

在大厅前的东西两端“花蓝靠背”(苏式古建中置放脊兽的砖座)上,均设有“天官”座像。座像穿戴官帽袍服,腰佩玉带,正襟危坐,双手并捧一“朝笙”作“合十”状(在民间传说中,东海龙王的三公主于一年内生了“天、地、水”三兄弟,号称“天官、地官、水官”。因这三兄弟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蒙玉帝敕封老大“天官”为“紫薇大帝”,执掌“赐福”,因而“天官赐福”也就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祈求“安康富足”的象征)。直至今日,吴语地区农民造新房“上梁”时,还往往要在大梁上挂红布条一块,并上书“紫薇高照”,即“福星高照”、“天官赐福”之意。

在大厅后竖带东端为泥塑图案“蟠桃”(寓“长寿”);西端为“石榴”(寓“多子”)。“蟠桃”、“石榴”(寓意“多子多寿”)。

楼厅 狮子林宅第建筑的楼厅东西山墙,其在“金桁”(位于脊柱与步柱间的“桁条”)处呈曲线形升高耸起,称为“观音兜”(因状若“观音大士”的头巾,在吴地古建筑中俗称“观音兜”)。观音兜是苏式古建筑中一种呈弧形的风火山墙,既能防火,又能对山墙的外形起装饰作用。凡呈观音兜状山墙的竖带(即垂脊),一般都无泥塑图案。

从形形色色的古建筑垂脊泥塑图案的剖析中不难发现,其祈福求吉的意象在众多的泥塑作品中贯串始终,成为它最原始、直观,最自然、稳定的文化特征之一。苏式竖带泥塑,无论是画面创意抑或是造型艺术,一般都采用象征、寓意、谐音等传统表现手法,巧妙隐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一闻其名便可感受到其浓烈的“福乐寿喜”的吉祥氛围。泥塑泥人们如此挥洒自如地利用各种隐含吉祥寓意的图案纹样、物象造型来构图着色,展示出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生命情感和生活理念,从而形成了种种祈福求吉的意象图式。

四、苏南泥塑与吴地民间文化

吴地历史悠久,风物清嘉,吴文化积淀异常深厚。吴地民间文化的底蕴也十分丰厚,可谓盘根错节、根深叶茂,加之吴地民众聪颖勤劳,富有非凡的创造力,其在苏式古建中的杰出代表,即是传承有千年之久的苏州香山古建筑工艺,而苏南泥塑正是香山古建传统工艺中驰名中外的“看家之作”。

我们知道,吴地文化历来有两个层面,它既有上层文化,也有下层民间文化,而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正是吴文化的源泉、吴文化的“根”。不难看出,苏南泥塑吉祥图案,作为发源于芸芸众生而又为芸芸众生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负有盛名的吴地民间文化,必然处处渗透着吴地民众的心理特征和文化意蕴,蕴含着吴地民众对表现对象的特殊理解和看法,凝聚着与吴地风土人情、风尚习俗密切相关的心俗观念。

在悠悠两千五百年的漫漫长夜中,吴地民众一直处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低生产力、低水平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其对幸福的朴素追求,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满堂”、“多福多寿”,这些一直是人们心目中魂牵梦萦的“天锡纯嘏”(天赐大福)、“天降福祚”的理想境界。他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应该说是原始的、直观的、现实的。

众所周知,江南水乡是中华著名的稻作生产区,水稻是其主要的生产作物。水稻生产在稻作区是一种基本的生产活动。正因为水稻始终是当地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无疑对稻区民众的生活发挥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并构造了种种以它为特色的文化形态。长期以来,吴地民众的悲欢忧乐都围绕着水稻的丰歉而转。稻丰则乐,稻歉则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千百年来在始终以稻作生产为主的吴地,人们一面在年复一年的“饭稻羹鱼”的劳作中,默默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祈盼着富足安康;一方面也热切地希望“天锡纯嘏”,寄希望于天地神灵甚而冥冥幽灵来帮助其实现。

故作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富足长寿、子孙繁衍的民间民俗活动的附生物——苏南吉祥泥塑艺术就自然而然地传递宜泄着吴地民众对生命、幸福、吉祥美满的企盼和渴慕赞美之情,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积淀中形成祈福求吉的意象特征和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从种种苏南古建筑泥塑吉祥图案的造型中,无不散发出一种馥郁的吉祥文化色彩和意蕴,充满着对自身“人身之旅”的无限遐想和奢望,这也正是历千年而不衰的苏南民间泥塑得以渊远流长、古为今用、传承至今的独特魅力所在。

民间艺术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其直接反映了广大民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情操。离开对民俗的研究,就难以理解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吴地古建筑“竖带”装饰上的民俗吉祥图案,形象鲜明、雅俗共赏,是吴地民间艺人和人民大众运用独特的想象力和典型化手段,人为加工创造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中华民间世代传承的祈吉求福、消灾避邪,祈求“天锡纯嘏”的民俗性相符,并约定成俗、相沿成习。它既是中国传统民俗在传统建筑上的一种展示,又是一种普遍的综合文化在苏南古建筑装饰艺术中的反映。苏南泥塑艺术的表现题材来源于民间,与民间的风尚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凡群众所喜闻乐见、向往传颂的事物都是其表现的对象。作为一种来源于生活,创造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民俗吉祥文化,它以其独特的手法反映了吴地民众热爱生活,赞美生活的高尚质朴的情操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而理所当然地受到人民大众的普遍喜爱,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值得指出的是,作为一种图象形的祈禳文化,它以祈求“丰稔富足,长寿福乐,辟邪驱恶”等广大民间最为原始直观的生活追求为目标;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同时又是普天下黎民苍生自然率真的民间吉祥美学的一种独特展示。故苏南泥塑吉祥图案的产生和应用,主要是民间民俗文化现象,而非宗教行为。

标签:;  ;  ;  ;  ;  ;  ;  

苏南泥塑形象模式的民间意蕴与成因_苏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