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导入方法举隅论文_李华锋

语文课的导入方法举隅论文_李华锋

(四川省渠县三汇中学 渠县 635200)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世界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会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课堂导入就好比是打开课堂的一座大门,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这扇门的作用,就能吸引学生主动推开大门进入门内来探究里面的知识世界,甚至带活整个课堂世界。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多样,文章的文体不同,风格也各异,这就决定其导入语的设计不能千篇一“招”,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场地、教师本身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导入方法。

介绍背景。文章是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反映。任何文章总要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为使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开讲时教师有必要介绍课文的背景。例如,教学《鸿门宴》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先挂出刘邦、项羽的进军路线图,这样介绍刘邦与项羽相争时的军事形势:“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有两支声势浩大的队伍,一支是项羽的队伍,一支是刘邦的队伍。楚怀王曾与他们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大怒,欲击之。当时,项羽兵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兵仅十万,驻扎在霸上,项羽击破刘邦易如反掌。刘邦为避免自己全军覆灭,只带一百多骑兵到鸿门赴宴向项羽解释。于是,就在宴会上展开了一场紧张复杂而扣人心弦的政治斗争。下面,我们就看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笔下是如何描写这一扣人心弦的政治斗争的。”这样导入新课,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军事、政治背景,还可以使学生带着悬念,抱着为刘邦十分担心的心情去学习课文,进而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大提高。

设置悬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老师通过巧妙的设疑,设置悬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课堂上使用最多的就是导入法中的悬念设置法,让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便提问“同学们阅读了课文,那么有没有发现本课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以此来设置悬念。又如在教学《诗经.氓》时,可说:“诗中的女子聪明贤惠,勤劳专一,那么她们究竟因为什么而被休弃的呢?”学生不免好奇,便会积极阅读,展开讨论,那么一堂课的基础也就打下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创设情境。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鸿门宴》时,可先让学生听歌曲《霸王别姬》,音乐声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引用名句。诗词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美是让人咀嚼不尽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诗词名句作导语,在含英咀华中可以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健康的发展。

如学习《失街亭》时,以杜甫《蜀相》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和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导入;学习《勾践灭吴》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导入;学习《促织》以郭沫若题联“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导入;学习《谏太宗十思疏》以唐太宗的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导入。

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可引李煜的《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首先渲染一种意境━━秋的悲凉,人的离愁。而后继续导入:在很多作品中,常常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借“秋景”来抒情的散文——《故都的秋》,请同学们好好体味一下本文中有关秋景的描绘。如此导入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他们清楚地知道了文章学习的重点。

语文教材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这也是诗词名句导入的基本条件。

语言描述。就是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其他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进而产生一种吸引学生亟待接触课文的诱惑力。例如,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教师就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灵魂的造化,是人文精神不倦的歌手。读诗,就是品味一段历史,就是体验一份哲理,就是感受一种人格。才冠千古的李清照在情感与命运激烈的碰撞中,用她的全部心血和智慧铸就了脍炙人口的绝世乐章,并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女宗师。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与感激的心情,一起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去触摸她的灵魂、她的血泪;去领略她的才情、她的欢乐、她的悲伤;默默感受这跨越千年的心灵之约。”

故事激趣。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拿来主义》时,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他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这时学生就想知道“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于是便乘机导入课文的学习。

当然,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导入艺术的方式层出不穷,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归纳就能包容的。还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自由创新,灵活运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论文作者:李华锋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语文课的导入方法举隅论文_李华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