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学习老挝语”和“老挝人学习汉语”热潮下老挝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_吕丽

(红河学院国际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摘要:在以市场经济模式为导向,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与老挝语专业人才产生竞争关系的已不再仅限于本专业的人才,还包括其他掌握汉语和老挝语的双语人才(主要是学习汉语的老挝籍人才)。在汉语和老挝语双语学习的热潮下,老挝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以红河学院为例)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探索由“结果导向型”向“过程导向型”转变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实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的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以及有效结合并利用老挝当地的资源进行教学;注重实习环节锻炼,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丰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双语学习;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思考

一、全国范围内老挝语专业开设的现状和特点

刘玥在《我国老挝语专业发展之现状》[1]63中谈到,我国老挝语专业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创立阶段(1961-1965);(2)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6);(3)回复正常招生,并扩大招生阶段(1977至今)。自1989年中国和老挝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正式启动,2001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中国和老挝在上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使得市场对老挝语人才的需求量增多,进而使得培养老挝语专业人才的高校迅速增加。

表1 全国范围内开设老挝语专业的高校简况

资料来源:以上数据是笔者通过调查,访问以及各高校网站等资料后自行制表。

刘玥在《我国老挝语专业发展之现状》[1]63中分析认为,我国老挝语专业存在三个特点:(1)招生规模扩大;(2)开设老挝语专业和老挝语课程的高校数量在短期内增长迅速,并力求办出各自特色;(3)专业形式逐渐向多样化发展。从表中可以看出:(1)培养老挝语人才的高校不断增多。(除昆明陆军学院 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外,这两所高校培养的老挝语人才均为定向培养)2010年(含)前有6所,除了云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外,其余5所均培养本科学历的人才,2010年后增开了9所(其中专科学历的有5所)。(2)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特色化。专科学历人才采用2+1的培养方式,本科学历人才采用3+1和1+3的培养方式。(3)开设高校以云南省居多。17所高校中,12所为云南省的高校。(4)高级老挝语人才匮乏,培养模式口径窄,范围小。目前,培养老挝语专业研究生的国内院校只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2所,据笔者统计,这两所高校老挝语研究生的招生均为不定期招生。北京外国语大学自2000年以来,分别于2005、2009、2011、2013和2014年招收老挝语研究生 ,广西民族大学自2001年以来,分别于2010、2011、2013、2015学年招收老挝语研究生 。目前老挝语专业的研究生为数不多,部分修读于老挝国立大学。

二、学习汉语的老挝籍人才培养现状

除了老挝语专业的人才外,掌握汉语和老挝语的双语人才中,以老挝留学生居多。

表2 老挝籍人才培养情况

资料来源:以上数据是笔者通过调查,访问以及各高校网站等资料后自行制表。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以上9所高校之外,还有以下23所高校培养学习汉语的老挝籍人才。

表3 国内培养老挝籍人才的高校

资料来源:以上数据是笔者通过调查,访问以及各高校网站等资料后自行制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招收老挝留学生的高校很多,各高校对老挝留学生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授予学位、招生规模、招生年度等均不一样,少部分为定向培养。老挝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随着中老两国各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老挝人到中国留学深造。目前在老挝,已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在中国,学习老挝语的人数不断攀升。掌握汉语和老挝语的双语人才,将迅速增多。

三、目前市场对汉语和老挝语双语人才的需求情况

老挝因地处内陆又长期遭受战乱,致使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综合国力不强,但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市场发展空间很大。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发展迅速,中资企业入驻老挝市场,能够给老挝带去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老挝财政创收,为地方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遇。

在中老两国关系平稳发展、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近年来到老挝投资的中资企业呈迅猛增长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5月,在中国驻老挝大使馆经商处登记注册的中资企业共400多家,以在首都万象市经营的为主,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建材设备、地质矿产、农林、医药、物流运输、房地产开发、酒店旅游、汽车销售、家电五金销售等行业领域,目前还有很多公司到老挝各地进行投资。

可以看出,老挝语专业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地方是老挝市场,中国国内主要是高校、研究院、部分企事业单位有需求,但数量比较少。近年来各高校的毕业生,除了不愿意到老挝工作的,转行的和继续深造的,基本上都是到老挝的中资企业就职,但仍然还有很多企业招不到掌握汉语和老挝语的双语人才,并不是企业的待遇不够丰厚,而是双语人才较为紧缺,市场需求量较大。据调查,老挝语专业人才的招聘要求基本为:要求熟练掌握老挝语的听、说、读、写、译,具备较好的翻译能力。但以能够掌握或能够较快掌握该企业所经营的行业专业用语词汇的为佳。学习汉语的老挝籍人才,毕业后的去向自然也是老挝市场,其范围更加广泛,包括老挝政府、军事、航空、经融、教育、医疗、企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但也不乏有很多人才涌入到老挝的中资企业。就老挝语专业的人才和学习汉语的老挝籍人才的就业面而言,后者更广阔,而前者极少可能,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进入老挝政坛、经融、教育、医疗等行业领域。

此外,据调查在掌握汉语和老挝语双语人才的录用方面,绝大部分中资企偏向录用中国籍人才,部分企业在核心的外交岗位上录用老挝籍人才,因为相比之下,后者更了解老挝的文化气息、老挝政府的政策、老挝政府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办事风格等,且后者在中文材料翻译成老挝语材料方面、该行业对应的老挝语专业词汇掌握方面更得心应手,这使得在针对老挝政府公关方面的工作上,后者比前者更占据优势。且成本核算方面,后者的劳动力成本比前者低。在大部分企业中,前者被录用后主要从事政府公关、银行出纳、综合管理、专职生产线管理、专职产品销售管理等工作,这不仅要求前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老挝语运用能力,还要掌握对应岗位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管理知识。

四、根据市场需求引发的关于老挝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与老挝语专业人才产生竞争关系的,已不再仅限于本专业的人才,还包括掌握汉语和老挝语的双语人才(如:学习汉语的老挝籍人才、华人华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以红河学院为例),方能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高质量、适应市场需求的老挝语专业人才:

(一)探索由“结果导向型”向“过程导向型”转变的课堂教学改革

贺显斌在《翻译教学课堂活动多样性探索》中提出:翻译界主张,翻译教学模式应由以结果为导向的译文讲评法过渡到以过程为导向的小组讨论法或翻译工作坊方法。传统的翻译教学采用的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典型的教学程序是教师课前布置翻译作业,课堂上对学生的译文进行讲评,然后给出标准译文或参考译文供学生模仿。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单一化、对立化,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效果不佳。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是,将翻译教学的主要活动由教师讲授变为学生讨论,教师更多的是充当授人以渔的角色,而非授人以鱼。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课堂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必须强调的是,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排斥理论讲授。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与理论讲授一样非常重要,可以在听、说、读、写等环节技能训练有素时,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翻译,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学生知识点的欠缺,并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实训课、情景模拟课”,理论讲授作为导论,采用各种各样的活动课由学生进行实操,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增添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

红河学院的老挝语专业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专业,目前采用的是1+3教学模式,其他培养老挝语专业本科人才的高校均采用3+1教学模式。1+3模式下,学生能够在学习语言之初就接受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培养纯正的发音;能够最早接触老挝当地社会文化,有利于语言的学习、熏陶。3+1模式下,学生已掌握了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到老挝学习时,能够顺势开展专业实践;能够学习深层次的专业知识;能够展开毕业论文资料的收集。就两种培养模式而言,各有利弊,应当通过实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

(二)强化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卫彦雄在《中国非通用语本科教学反思——以广西民族大学的老挝语教学为例》中提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社会对于大学生掌握外语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单靠外语听力好、口语流利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除了要加强听、说、读、写、译等外语基本功的锻炼外,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老挝语专业而言,笔者认为应当从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设置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专业方面通过加强老挝语基础、会话、视听说、报刊选读、翻译等方面的锻炼,打好坚实的语言功底。选修课方面开设涉外法规、涉外秘书、会计实务、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等方面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选修课程知识面广、实用性强,课堂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以及有效结合并利用老挝当地的资源进行教学

多媒体结合了视频和音频,利用其进行教学,将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有效结合,促进记忆,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网络整合了老挝最新的新闻时讯、最地道的文化潮流,利用其进行教学,将更有效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老挝的好奇心,使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多样化,趣味化。卫彦雄在《中国非通用语本科教学反思——以广西民族大学的老挝语教学为例》中提出:实践已经证明,多媒体和网络应用于外语教学之中是可以取得成功的。老挝语作为一门外语,精读、会话、外报外刊、视听说等专业课程可选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多媒体和网络能够更大地激发学生对于老挝语的学习兴趣。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开放的教学空间,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供和创造了更加贴近现实的环境,教学效果明显,此外,还要有效结合并利用老挝当地的资源。

表4 目前国内出版的老挝语专业教材的情况

资料来源:以上数据来源是笔者通过亚马逊、当当、京东等网站搜集后自制表格。

从表中可以看出,老挝语专业的教材较少、涵括范围较窄。现有教材中,基础知识的相对较多,而听、说、读、译方面的教材仅各一本。就目前的情况,应当结合老挝当地的书籍材料,扩充听、说、读、译方面教学材料的来源,并有效加以利用,如,充分利用《新万象报》、《老挝国家广播电台》、《老挝人民日报》、《老挝资讯网》、《占芭杂志》、《CRI悦生活》等报刊杂志,在可以丰富教学材料、完善教材构成结构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道的老挝语表达方式。

(四)注重实习环节锻炼,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老挝语学习者而言,通过到企业或项目的实习,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自己综合运用老挝语的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毕业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的实习实践,对学生起到培养和锻炼作用的同时,对教学也起到反馈的作用,应当充分用好实践环节。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加强校企联系,更好的了解社会对老挝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变化,更好的培养服务社会的、更具有竞争力老挝语专业人才。

如调查所示,现有很多中资企业到老挝进行投资,涉及经营范围面广,且很多大型企业也已投入到老挝市场中,如:中国农资集团、中国水利水电、云天化集团、云南建工集团、工商银行、富滇银行等,可以与这些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毕业前充分参与实习见习,接受实战训练,了解不足,全面提升综合运用老挝语的能力。

(五)丰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充分利用学校老挝留学生的资源,开展中老学生联谊,邀请老挝留学生到课堂等活动,增加学生对老挝社会文化的了解,增进学习老挝语的兴趣;通过让老挝留学生与老挝语专业中国学生结对组成“一对一”语言学习伙伴的形式,积极为老挝语专业学生创造老挝语语言学习环境,提升老挝语综合运用能力;实行早晚自习制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六)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薄弱,目前红河学院仅有2名专业教师和1名外教,仅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急需扩充师资人才。据笔者分析发现,老挝语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多数开设老挝语专业的高校共同面临的难题,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很多是本科教本科),职称和年龄出现严重断层。卫彦雄在《中国非通用语本科教学反思——以广西民族大学的老挝语教学为例》中指出:老挝语专业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任课教师必须能够承担本专业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但多数高校老挝语师资力量薄弱,致使老挝语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教学水平、学历、职称方面与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方面,难以获得均衡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老挝语教师可以通过假期参加语言培训班、研讨会或定期不定期地赴国外进修,并且不断地对教学工作中的各环节进行研究、总结,以求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教学水平、科研、交际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玥.我国老挝语专业发展之现状[J].东南亚纵横,2008(08):62-64.

[2]贺显斌.翻译教学课堂活动多样性探索[J].外语与翻译,2015,22(02):71-75+4.

[3]卫彦雄.中国非通用语本科教学反思——以广西民族大学的老挝语教学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5(03):109-112.

[4]谢英.对老挝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S1):273-274.

[5]谢英.老挝语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06):146-148.

[6]庄智象.关于我国翻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7(03):14-23.

[7]昆明陆军学院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开设老挝语专业的年份尚无法确定。

[8]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站:http://www.bfsu.edu.cn/.

[9]广西民族大学网站:http://www.gxun.edu.cn/.

[10]http://www.cafuc.edu.cn/fyyw/4677.htm;http://www.cafuc.edu.cn/fyyw/4996.htm

[11]http://www.laowo.suda.edu.cn/.

[12]http://www.yngtxy.net/yngtxy/new/139936218079585080.html

[13]http://www.cdtc.edu.cn/info/1039/2566.htm

[14]http://www.gzmu.edu.cn/info/1002/1942.htm

论文作者:吕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中国人学习老挝语”和“老挝人学习汉语”热潮下老挝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_吕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