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论文_杨宝慧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论文_杨宝慧

——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课为例

陕西省渭南市渭南高级中学 杨宝慧

【摘 要】本文以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为目标,从生 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通过《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课的教学设计,谈如何将生物核心素养的 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在当前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进程中备受关注。核心素养 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注重自主发展、合作 参与、创新实践。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新课程教学,教师的“教” 是要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包括生命观 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下面结合《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一课的教学设计,谈一谈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尝试和思考。

一、通过对案例分析讨论,运用物质、能量输入和输出平衡的 观点,认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活动一

PPT 展示“生物圈 II 号”实验资料(对教材有关的内容加以补 充,如:建造的时间、占地面积、空间大小、投入研究的资金、出 现的问题等),指导学生阅读。

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建造“生物圈 II 号”并进行实验呢?

2.在“生物圈 II 号”中模拟生物圈建立了哪些生态系统?里面有哪些成分?

3、八位科学家原本打算在“生物圈 II 号”中自给自足生活两年,为什么中途撤出了?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这个实验过程中 出现了什么问题?

二、通过对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关系的讨论,以及运用反馈调节 原理,能初步判断不同生态系统维持其稳定性的相对能力。

活动二

资料:在 1906 年以前的凯巴森林中,每当黑尾鹿的数量增加,就需要森林提供更多的食物,从而造成森林中的植被减少;但是黑 尾鹿数量的增加却为森林中的肉食动物提供了更多的食物,丰富的 食物使美洲狮、狼、郊狼等动物的数量增加,肉食动物数量增加又 致使黑尾鹿数量下降,从而又使森林植被得到恢复。

1906 年,凯巴森林被列为国家禁猎区。为了保护黑尾鹿,严禁 在林区内捕杀黑尾鹿,但允许猎人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野兽。到1925 年,这个森林中的大多数肉食动物被杀掉了。没有了天敌,黑尾鹿以惊人的速度繁殖,森林中鹿的数量一度达到了 10 万只。人类保护鹿群的目的实现了。 但是,这一情况并没有持续很久。1925 年后,森林中鹿的数量不再增加,而是连续减少。1930 年,鹿群数量减少到 2.5 万只,到 1940 年,仅存 8000 只,而且大都身体瘦小,体质衰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写出凯巴森林中存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1906 年以前的凯巴森林为什么能维持稳定?

3.1925 年后,森林中鹿的数量为什么会连续减少?什么因素导致凯巴森林发生这种变化?

活动三

1.课件展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苔原生态系统,介绍这两个生态系统的特点。

2.这两个生态系统二者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有何 不同?有何规律可循?

三、能够根据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结构以及数量关系构建稳定 性生态系统模型,并制作简易生态瓶。

活动四

1.多媒体展示“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剖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重点突出它们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在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作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以突出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的统一性。

活动五

1.课前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小生态缸(瓶),课堂上展示自己制作的小生态瓶,并说出制作方法、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教师总结制作情况并质疑:你们制作的生态瓶内的生物能长 久生存吗?为什么?

四、通过理解各种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和破坏, 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点,使学生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环 境的使命感,能够为常见生态系统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有价值 的建议。

活动六

目前人类的生存面临着许多危机,要求学生将本节知识和实际

联系起来,尝试解决两个问题: 1.西安市是一座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文化古都,但近几年却出

现了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用什么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 题?

2.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其中蔬菜的 农药残留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保护蔬 菜,同时尽可能少的使用农药呢?

学科核心素养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 时,综合运用学科观念、方法、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 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学科与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最关 键、最重要的共同素养,是通过学科教育而习得的,它具有发展的 连续性和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课程标准》倡导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课的教学设计以资料阅读、问题讨论和角色扮演 为基本方法,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线,提问、讲解、活动、课件辅助等多种 形式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进行了一些尝试,在实际课堂 教学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型,是一个以知识理解为载体引导学生 建构成长意义的过程。教师应确立如下教学理念:零散的知识是构 不成能力的;一切学习效能低下的教学,都属于表层教学;教学不 能止于知识,而要进入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根本作用不是“告 诉”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习热情、“引领”处事方法、态度、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施久铭]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 育,2014,(10):13-15.

论文作者:杨宝慧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论文_杨宝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