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评价论文_覃玲华

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300

【摘 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在我院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分为常规组(54例)与干预组(54例),给予常规组舒芬太尼麻醉,给予干预组瑞芬太尼麻醉,两组患者均行靶控输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MMSE评分,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2h、术后12h与术后24h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均可作为腹腔镜手术中麻醉药物,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有效的缩短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长、拔管时长、睁眼时长以及恢复定向力时长,促进患者术后认知恢复。

【关键词】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腹腔镜手术;麻醉

前言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等特点,得到临床上的肯定,并广泛应用[1]。腹腔镜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常见的外科疾病手术均可使用腹腔镜治疗,其中在胆囊切除术中使用更为广泛,除此之外还可应用于阑尾切除术、疝气修补术、脾切除术等。随着人们人们生活方式与居住环境的改变,身体健康指数普遍下滑,腹腔镜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过程中,常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且不同的麻醉药物对患者术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如术后认知能力等。靶控输注是一种新型静脉输注方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与可控性。临床上常使用的麻醉药物有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本文将对我院58例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象,探究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现记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108例在我院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分为常规组(54例)与干预组(54例)。常规组,男、女患者分别为30例与24例;年龄在3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1±3.68)岁。干预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9例与25例;年龄在33~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97±3.26)岁。所有患者均需行腹腔镜治疗,且身体条件符合全身麻醉的要求,无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等患者,符合本次研究的标准,并表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基础治疗

对两组患者建立上肢静脉通路,在行麻醉前书输注乳酸林格液6ml/kg,随后诱导麻醉,设备选用北京思路高公司TCI输液泵,将诱导药物导入,监测生命体征多项指标,如血压、心率等。

1.2.2 常规组

给予常规组舒芬太尼,具体方法为:行麻醉诱导,3ug/ml异丙酚的效应室,舒芬太尼效应室的把浓度设定为0.5ng/ml,在患者入睡的同时,采用0.1mg/kg维库溴铵,在3min后,气管插管且一次成功;术中持续泵注;在手术待结束腹腔冲洗时,舒芬太尼均停止泵注,在缝皮时,异丙酚停止泵注。

1.2.3干预组

给予干预组瑞芬太尼麻醉,行麻醉诱导,3ug/ml异丙酚的效应室,瑞芬太尼效应室的把浓度设定为4ng/ml,在患者入睡的同时,采用0.1mg/kg维库溴铵,在3min后,气管插管且一次成功;术中持续泵注;在缝皮时,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均停止泵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MMSE评分,进行分析。

治疗情况:以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长、拔管时长、睁眼时长以及恢复定向力时长为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记录。

MMSE评分[3]:即简易智力状态自量表,使用MMSE对患者在麻醉前、术后2h、术后12h、术后24h分别进行检查评价,满分为30分,共分为4个等级:0-9分表示重度认知障碍;10-20分表示轻度认知障碍;21-26分表示轻度认知障碍;27-30分表示正常。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由治疗情况与MMSE评分组成,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

对比干预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情况,干预组患者的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表1:治疗情况对比(x±s,min)

靶控输注是一种静脉给药方式,以药代药效动力学理论为依据,利用计算机对药物在体内过程、效应过程进行计算模拟,寻找到最合理的用药方案,继而控制药物注射泵,实现药物靶位(血浆或者效应室)浓度稳定于预期值,从而控制麻醉深度,同时麻醉医生可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调整药物的靶位浓度。在对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时,需行全身麻醉,使用靶控输注,使药物在进入体内后分布全身,促进血液与各器官之间的动态平衡。瑞芬太尼是一种u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等特点,常作为麻醉时止痛使用[5]。瑞芬太尼与血浆蛋白的α-1相结合,通过血浆与组织中的特异性酯酶进行代谢,经尿液排出,体内无残留,安全性高。

本次研究表明:干预组患者的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2h、术后12h与术后24h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均可作为腹腔镜手术中麻醉药物,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有效的缩短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长、拔管时长、睁眼时长以及恢复定向力时长,促进患者术后认知恢复。

参考文献:

[1]刘东海.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0):2264-2265,2270.

[2]韩甫,葛俊芳,张雪花.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10):1281-1283.

[3]周子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Z1):282-283.

论文作者:覃玲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评价论文_覃玲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