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职业中学 036000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的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才能适应未来的需要。因为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既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体现为一种教育过程,又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体现为一种目标。语文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语文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一代又一代语文工作者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既有理论依据,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起过巨大的作用。可是,随着培养创新精神的深入开展,传统的语文教学也日益暴露出不足。主要表现有:把语文课程看成是传授知识的载体和工具,而忽视它的创新价值,课程目标也缺乏对学生的创新素质增减的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多数教师习惯于“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手段,有的是讲演式教学,甚至有的老师发展成为评书式,并以此为荣,沾沾自喜。
因此,要想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完成以下几个转变:
一、把教师讲授式变为师生互动式
提倡启发式教学、民主讨论式教学、以自学为主等教学方式,突出互动性,要由“一言堂”改为“群言堂”,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学习自主权。在学习中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民主解决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问题,科学解决知识、能力科学化、合理化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摒弃死记硬背,提倡质疑,鼓励异想,开发求异思维。语文教师自身要具有创造力,不墨守成规,还要能够树立全新的学生观,把全体学生都看成学习的主人,创设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教学氛围。要让学生认识自身的危机感和使命感。要尊重学生个性,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超越老师,具有能激发学生创造渴望教学艺术。
二、把教师课文全讲变为学生选讲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在使用新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阅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教给学生学以致用的知识呢?这就要改变固有的模式,教学内容要有选择地讲,只讲最需要讲的内容。有几个要点的课文,要慎重进行选择,挑选其中一个关键要点,从课文分析、板书设计、多媒体演示、知识迁移训练到作业都紧紧围绕这个要点进行。尤其是把课本引入课堂,让学生大胆尝试当老师,把课文只当作例子,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型的学习,就会发现课文本身的魅力,增添对课文的魅力,迸射出创造的火花。
三、把师生封闭教学变为开发教学
创新教育时代的语文教学注重开放性,它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时间上的自由性,学生对学习活动有自由的选择性,学习材料丰富、课堂内容综合性,更多的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性。在教学方法上要避免千篇一律,课型呆板、单一,要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力争每一节课都与以往不同。要注意提高精讲效果,要求学生多问,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探究并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语文教师要学会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相结合,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降低教学难度,把语文教学与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联系在一起,体现大语文教学思想,让学生能在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提高全新思维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把传授知识变为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体悟的过程中逐渐提高的,是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的,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多种器官,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好讨论,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还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情感相互沟通。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发挥,创新潜力得以开发。
创新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思维定势的束缚,人们很难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往往按一定的思维模式考虑,一经固定,一成不变。而创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知识,把它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其未来情境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重在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上,这才是创新教育时代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
论文作者:李生银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课文论文; 知识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