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论文_徐瑜

浅谈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论文_徐瑜

徐瑜

江苏瀚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3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当前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和效率方面要求越来越严格,不断有新的集现代高科技于一身的智能建筑出现。智能大厦不仅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标准,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国家建筑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我国智能建筑建设起步较晚,在20世纪末期开始大范围建设,当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智能化公共建筑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就整体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智能建筑施工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关系到智能建筑使用功能,同时还与建筑使用安全性有密切联系,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

智能建筑工程十分依赖于科学技术,它的涵盖面很广,对于集成化又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智能建筑工程的做工质量对工程的今后都有着很深的影响,其影响着建筑功能发挥的好坏程度,也决定了工程在未来是否能够持续稳定运行。为了使我国的智能建筑工程能够良性发展,则必须对其投以高度的重视,且在中途出现有关质量问题时,能够高效率地提出解决方案来应对。

1智能建筑组成

(1)楼宇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对建筑电力、消防、给排水、监控安保、出入门控制等的全面综合监控管理,融合有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建设,可以实现对建筑使用过程中各类信息的实时监视控制,包含监控动力设备启停、显示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故障报警、设备节能控制等方面内容。(2)通信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为建筑提供数据和语言方面通信。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以传统传真、交换机为核心的通信网络;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局域网,能够实现建筑内各工作站、数据库、微机等的联网,满足数据通信需要;三,建立远程数据通信网络,利用通信自动化系统,不仅可实现数据、语言的传输,同时也能传递图像等相关信息数据,满足不同功能建筑使用需要,结合具体需求提供相应服务。(3)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由计算机、传真机、现代化办公设备、声像设备等组成,能够满足综合管理工作需要,具备文字处理、服务办公等方面功能,同时还能实现电子数据、电子邮件等方面数据交换。(4)防火自动化系统。结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提高在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方面设计有效性。火灾报警器需要将报警信号等传递至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以及监控中心,消防系统只接受楼宇自动系统的监控,楼宇自动系统不能直接对其控制。在空调、配电等建筑物监控系统方面,由消防系统进行火警等分方面控制,将火警控制设置为优先级。(5)保安自动化系统。在保安自动化系统设计方面,需要结合保护对象风险等级,明确防范的级别,以满足整体纵深防护等方面设计需要,提高其安全防范水平。在电视监控系统方面,需要结合不同建筑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实际需要,做好对现场情况的监督和记录,提供相应报警信号。在出入口控制方面,分别包含有对象识别系统、通信装置、执行机构等。

2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智能建筑是指在建筑过程中将结构设计、智能化系统、通信等要素组合在一起,实现建筑基本功能的延伸,提供更便捷、更效率的附加价值,满足业主单位的多方面需求,提高整体建筑的综合效益。目前,国内外专业人士和各层次的业主都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独有钟情,它能够提供便利高效的生活,进一步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方法也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在实际建造过程中,一般会将设计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提高建筑整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综合考虑多方面的要素,用以满足各种类型客户的需求,模拟提供不同风格的设计方案;使用自动化的施工设备,极大程度的增加了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用互联网采集多方面的信息资源,有机结合客户需求和实际建筑功能,尽可能为业主提供舒适、安全、高效的建筑。

3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时存在的质量问题

3.1分配箱、接线盒安装/预埋施工存在问题

(1)室外:在室外进行分配箱安装时箱体选择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在室外安装的箱体通常都会采用带有防水功能的箱体,可在施工的时候普遍存在施工人员采用不达标的箱体进行安装,他们并不在意这类情况,反正尽快安装完成就行了,给人一种为了完成任务而施工的感觉,并且在安装期间不会考虑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刻板的照图施工,就可能因为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导致施工效率大大降低。其次,在分配箱进出线明显增多的位置预留的进线空间过小,箱体基座稳定度不够,进出箱体的预埋管和基座底部之间预留的施工空间不够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后续施工产生严重的干扰。(2)室内:在室内进行分配箱安装时通常为了美观会采用暗装或者壁挂的形式,其中有的安装人员存在着随意安装,水平度不达标的情况;与此同时不考虑配合其他专业的后续安装,给后续的其他专业安装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还有一些相关联的进线线槽布置太过随意,安装混乱,有的分配箱甚至出现不接地的严重违规现象,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3.2设备接线不规范,标识不统一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会出现设备接线方式不规范、标识没有统一等现象,尤其是中心机房或各个各弱电井道的机柜,接线十分杂乱,大多数线缆的接头没有电焊或是绝缘处理,仅仅是让接线处于接通状态。与此同时,施工中,若施工人员处理不当,使屏蔽线的屏蔽层接地不够合理,切焊接不够精细,则很容易出现线缆虚焊或是漏掉焊接的现象,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影响。而且,若是线缆的标识得不到统一,那么后期的维护工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调试及验收问题

(1)系统调试:在智能化系统安装结束后,就要进行系统调试,调试阶段的主要的问题是技术人员不能熟练的掌握系统,很多技术员只会一两个系统,技术欠缺,不够全面,不能做到为全局考虑,对出现的很多系统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合理解决。(2)试运行:这个阶段很多技术员为了尽早交工,虚报试运行时间,缩短系统试运行周期,实际的试运行时间根本没有达到要求,使得一些系统问题无法被发现,更不能解决。(3)设备验收:必须要做好设备的验收,这样才能够保障设备使用阶段的安全性。需要对设备进行系统调试,要从全局出发,达到规范标准要求的时间才能够验收结束,不能够存在验收走过场的情况,会对后期工程系统交工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4提高智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4.1规范化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

通常来讲,智能化施工管理包含着许多的内容,且其均比较专业化,所以,项目在施工进行时,无比严格遵照管理依据与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在确保施工高质量的水平的基础上,加快工程进度。控制、管理、监理、协调的综合化管理方式是当前较先进的一种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模式,能够使智能建筑工程相关管理更加规范。在此之中,控制即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及进度控制;管理即为工程合同与信息的管理;监理即为工程施工中事前、事中与事后的监理。

4.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1)基础施工要做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的前提就是包括了管线预埋等内容的基础施工。①在线管敷设施工中,要保证水煤气管壁厚度达到标准,管材的选择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坚决不能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钢管;②在防雷接地施工中,严禁出现钢管不接地的情况,也不能在没有分析管径的情况下使用的跨地线都是cp6圆钢。(2)安装设备工作要做好。①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在使用设备时要对设备特点和安装流程有充分的了解;②在设备的搬运中要注意轻拿轻放,以免出现螺丝松动,导致精密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行;③设备的存放要选择温湿度适宜的地方,并防止粉尘等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

4.2加强领导管理和统一协调

政府以及有关单位要求遵照智能化产业运行的基本定律,编制出对应的法规以及产业政策,来对市场展开指导与规范,使建筑智能化体系项目的作业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在整个环节当中要求注重的主要是有两个层面上的问题:1)加速编制有关的规程与规范。因为中国的建筑智能化体系起步很晚,因此要求构建起一个完备的技术规程与标准,来规范智能化体制项目,构建起全国统一的兼职智能化体系项目作业的标准与规程,以此来改善智能化系统项目体制;2)强化资质的控制与管理,开展市场准入体制。对从事智能建筑系统工程的设计机构、监理单位以及城建单位实行资质确定制度,以此来保障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的整体质量。

4.3加强施工监管力度

人人皆知,目前国内智能化建筑市场效率低下,不能很好的迎合本行业的需求,我们施工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较缺乏,管理方法未完善等问题的面前往往会不知所措,所以必须考虑加强施工管理,加大监管力度来处理智能化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部分问题。在施工阶段,建议选择在优秀的团队的带领下,设计最优的建筑方案、作出合理的设备选型,当一切施工前准备工作确保充分无误时,方可开展施工监理工作,避免因过程出现的漏洞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

4.4提升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过程中,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丰富的建筑行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建筑企业招募人员在招聘时需要注意考察应聘人员的全面素质,选择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人员加入到建筑智能化管理队伍中;对于那些已经是管理队伍中的人员,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多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当前智能工程管理在技术和管理方法会不断发展和变化,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要能有效的应对工作中的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以及技术,不断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3.5系统调试

这个过程一定要全员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商定合理有效解决策略,不能为了完成任务采用应付手段,要追究问题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试运行时间上必须达到试运行时间要求,做好记录,对期间出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并且后期跟踪解决效果;竣工验收必须有一定的技术人员参与,领导不能独裁,不能走过场。

3.6 BIM技术在施工现场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该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可以有效解决项目信息管理中的不足,给全系统化信息管理体系提供有效的途径,因此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基础构建施工现场信息管理体系,能够改善工程信息传递及共享的方式,让不同阶段项目的参与方都能够在施工现场分享信息,构建施工阶段的全系统化信息管理体系,其中主要包括信息收集系统、处理系统、各子功能应用系统以及BIM模型系统。

结语

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严把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只有从细节入手才能够有效提高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炳.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2010(19):47~49.

[2]方志星.新时期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及管理探究[J].城市建筑,2014(23):158-158,165.

[3]汪寿林,钱洋.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2).

[4]符长青.浅议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监理和项目管理[J].智能建筑,2003(05):14~19.

论文作者:徐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论文_徐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