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有效对策研究论文_林怡君

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有效对策研究论文_林怡君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辽宁抚顺 113000)

摘要:在自动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线损管理在电力营销中也逐步从纸面上探讨向可以进行量化控制的状态发展。精益化管理在电力营销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核心的思想就是要将浪费尽可能的消除,在加强管理的过程中实现更多价值的创造,其这个出发点是与线损管理具有相同的最终目的的。本文主要分析电力营销中异常线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营销;精益管理;线损管理;节能降耗;精益化

在电力营销的主要管理过程中,管理线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不单单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工作,同时也是电力营销中基础类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在管理线损的过程中,越到位、精细的工作,就会实现更高的合格率。同时,这也说明了电力营销基础管理过程中,具有越高的一致性、准确性的数据,客户端用电的问题以及管理抄表的过程就会得到更为到位的处理。因而,在电力营销的相关工作中,需要从基层供电过程中不达标的线损率问题的主要原因着手,才能够更好的归纳和总结线损精益化管理在相应思路和措施。

一、异常线损出现的原因

1.不一致的抄表时间

在进行电力工作时,因为存在不达标的自动化水平,同时存在抄表人员的客观原因(供电具有较大的半径,抄表时间消耗的较长等)以及其自身存在的主观原因(并未对同步进行总分表的抄表对于统计线损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台区以及馈线之间不能做到与总分表进行同时的抄录,从而引发供电以及售电量统计的不同期,最终使异常的线损率产生。

2.营销配电过程中的存在着差异性的基础数据

在平常的工作中,为了使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得到保证,台区、馈线的转供电、调荷等工作经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调荷的现场工作主要是依靠施工队人员来完成的,导致其工作过程中的合规性不能够得到保证,同时在营销班组之间良好的协作性较为缺乏,导致管控现场中的“站-线-变-户”的关系的过程不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现场与系统对应关系不一致的情况经常发生,从而造成新增线损率指标异常的各类情况。

3.在抄表的环节存在差错

抄表作业,主要是为了分析线损提供相应的数据依据;抄表质量的高低对线损率的情况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轮换不到位的情况出现在抄表片区中,就很容易出现以电谋私的情况,也就是抄表员针对某些用户进行少抄或者不抄的行为,一些抄表员责任心较弱,估抄、漏抄以及错抄的情况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一些抄表员还存在着大意麻痹的心理,认为台区的考核总部不进行计费,也不对部分明显的异常电力进行审核,造成统计过程中得到供电售电量存在失真,进而使线损率产生异常。

4.终端在线率

应用自动化计量系统的目标就是达到电厂、变电站、配变、专变大客户以及低压客户的供电数据的管理和采集一体化的实现。在功能上,其主要是以负荷控制以及负荷管理的方式来体现,采集厂站电能量的数据、监测配电、防窃电、低压抄表、统计“四分”线损、预付费以及管理需求侧等实现业务的一体化管理,能够自行统计数据,打印报表、结算考核、打印报表以及发布信息等,使公变、专变与低压用户的在线监测和远程抄表的重要途径实现。自动化计量终端的在线率的高低水平,对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具有直接的影响。

5.存在用电变更

在办理客户的业务恢复以及扩大等业务时,现场已经实现了送电的过程,但是电子化移交的手续并没有走完,导致资料并没有录入到系统中,导致现场已经在用电中,而系统中并没有客户的相关资料,从而相关馈线的异常线损率出现。台区的单双月抄表也会因为客户进行用电变更的办理,导致单子在非抄表月中体现,从而在常规抄表的过程中将这部分电量遗漏,产生台区中异常的线损率。

以上的五种问题只是会导致统计线损率指标的失真,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电量损失产生,因而需要将基础管理的过程完善,实现日常义务依据的规范化,这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益是非常有帮助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技术方面线损的影响

因为技术手段以及设计水平存在着局限性,具有不合理的历史布局设计的电网结构,在配电网络中结构和布局上使用电半径实现供电仍有很多的线路,线路具有较长的空间距离,配电线路具有较为分散的负荷点,电负荷中心与配电变压器的供电点之间具有较远的距离。此外,应用高损耗的变压器,无功补偿老旧线路的过程不到位都会对线损率产生影响。

7.电量漏计

电量漏计主要是指因为非主观因素导致的缺失电量的情况,如:表计老化、系统与现场的CT变比存在差异,安装表计接线错误。相对来说,电量偷窃主观意识较强,是为了少交或不交电费,用电客户擅自进行改造、拆封计量装置,导致出现电量漏记方面的问题。

二、线损精益化管理过程的有效措施

1.从基础资料着手,提高设备台账的准确性

由于以期的具有较多的历史欠账,对于台账的管理工作未得到相关电力营销部门的重视,同时很多目前的管理系统(营销系统以及自动化计量系统、地理位置系统、单线图系统)之间存在着共享数据方面的问题,并且受到日常负荷以及业务变更因素的影响,在保证基础资料准确程度的过程有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基层的班组需要对10KV馈线的线损较强管理,将站-线-变-户的相应关系就是逐步清理,为准确完善的设备台账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工程项目的流程以及转供电进行规范

在管理供电的过程中,一些配电人员对于供电可靠性过于重视,同时却将调荷对转供电以及站-线-变-户的影响情况忽略,系统有关内容的更新情况不能得到及时进行。同时,一些工程项目只是进行纸质文件的传递,并没有电子化的移交过程或者有移交滞后现象的存在,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线损统计数据的失真。营配班组需要对有关节点的协作和管调工作加强。

3.对计量方面的管理加强,增强用电的检查

需要加强监控客户的电流、三相电压、功率因数以及电负荷和平衡率的情况。同时,标记铅封的管理工作也需要加强,有计划性的更换辖区内的老旧电表,使针对用电检察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得到有效的增强,对窃电行为加大查处的力度,与每月线损清单相结合,实现用电检查工作的开展。

4.提升自动化计量终端的在线率

在电力系统中,实现计量自动化系统采集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有效保证的前提条件是其终端在线率的高低。基层的计量班组需要使用各类技术方法以及运维管理的该措施,将自动化计量终端的在线率提高,为统计线损数据提供更为可靠真实的数据。

5.配网结构的完善

在对配网进行超前的适时规划的过程中,实现转变整体配网结构的合理科学性的促进。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①根据小半径密布点的原则,将变压器尽量安排在负荷的中心位置,实现供电半径减小的目的;②将负荷与电源之间的间距缩短,使其供电半径降低,使迂回供电的现象得以防止;③对铜铝线接驳或者线径过小的情况进行改造,使用界面适当的配电线路,使电流能够以更为经济的电流密度进行运行;④对变压器的容量进行合理选择,对变压器因为长期处在超载或者轻载的运行状态,缩短其寿命的情况得以避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运行供电企业的过程中,管理线损能够使其运行的状态得到很好的反映。同时管理线损也体现在电力营销中的各个环节之中,其对于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项基础性以及长期性的业务流程。因其具有技术性、经济性、管理性都较强的特点,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实现电力营销工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徐鸿春. 浅谈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对策[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0(11):8-10.

[2]温爱玲.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J]. 安徽电力, 2010(01):25-26.

论文作者:林怡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有效对策研究论文_林怡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