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力发展中的几个问题_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生产力发展中的几个问题_邓小平理论论文

略论生产力发展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生产力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原则。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相适应。生产力是由诸要素构成的,其中科学技术处于支配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由此而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应该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进行改革,以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政治、经济体制,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

本文以马恩的有关论述和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就生产力发展的几个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随着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提出,人们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就更加深入和透彻。本文就关于发展生产力的几个问题,以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思想为指导,结合现实,进行初步探讨。

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原则

在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 〕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2〕。用生产力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方面,也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的首要原则——发展生产力。

评价一种社会制度是落后、还是进步,其标准就是看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必然经历的社会形态,是先进和进步的,它使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求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都是违反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3〕把生产力放在首位, 当然不是说只要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消灭剥剥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实际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的首要原则。

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发展生产力。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先进的社会制度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如果它不通过科学技术,就不能转化为现代化的生产力。1958年搞的“大跃进”运动,虽然鼓足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结果事与愿违,这其实不是把生产力摆在首位,而是把政治摆在首位,结果达不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应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改革和发展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建立以后,就应该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与之相联系的按劳分配制,虽然一般地说来是先进的,但公有制适用的范围多大,采取的具体形式是什么等等,都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决定。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改变其具体形式,各种形式是否适当,不能从又大又公的标准来判断,而要看他能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总结历史经验,邓小平同志果断提出了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的观点,这是创造性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他在农村体制开始改革的时候,就说明了这个观点。1980年有几个省已经开始实行把人民公社制度改为家庭联产承包制,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当时还有许多省份没有这样做,或者刚刚开始进行这种改革。1980年5月底, 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中说:“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力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4〕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关系的进步。如果脱离生产力的发展而按照抽象的标准来追求“先进”的公有制,以为靠这就能发展生产力,那就会走上错误的道路。

总之,提出生产力居于首要地位,认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原则,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从生产力发展上表现出来的原理,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精神力量,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现在,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对社会制度和技术基础不同的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我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首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观点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近代生产的摇篮。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5 〕恩格斯也认为:“在十四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但是火药和火器的采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个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6 〕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其它著作中还多次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认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还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考察了生产力的内涵。他说:“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7〕

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递进阶段,精神生产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处于关键地位,它摆脱了“教会的恭顺的婢女”〔8〕地位而成为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总是开拓出新的生产领域,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

精神生产是以人的脑力劳动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带有创造性、探索性的社会生产活动。科技知识从根本上说,离不开现有的物质生产水平,但直接表现的却是脑力劳动的产物,因而科技水平总高于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脑力劳动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工具;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驾驭生产工具进行劳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更高的物质技术基础上,不断地研究探索,并将新创造的科研成果运用于生产,从而创造出更先进的生产力。马克思说:“自然并没有创造出任何机器、机车、铁路、电报、自动纺棉机等等,它们都是人类工业的产物;自然的物质转变为人类意志驾驭自然或人类在自然里活动的器官;它们是由人类的手创造的人类头脑的器官;都是物化的智力。”〔9 〕脑力劳动在改进工具中的作用是不断地用其成果(死劳动)来延伸人的手、脑的活动支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劳动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步被机器所代替,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体力劳动会不断减少,脑力劳动会不断增加,并且越来越多的要求有更多的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同时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得到推广,科学技术越来越直接地并入生产过程,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各物质生产的领域面貌焕然一新。

今天,许多新的产业、新的产品和新的生产力体系,都是在量子力学、电子学、分子生物学、海洋工程学、核粒子学、生态学等综合科学理论上发展起来的。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是在科学实验室里创造出来的。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的应用三大技术为代表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将劳动生产率又向前推进了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有人计算过,社会财富有60%以上是近30年之内创造的。经济的增长,固然有外延扩大再生产所起的作用,但主要的却是以科学技术投入为标志的内涵扩大再生产所起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投入是一种新质的投入,这种投入总是以一种“发酵”的形式大大扩大着它的产出,以至这种产出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目前世界各国常用道格拉斯函数来计算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总额中技术进步所占的比额。据资料统计,本世纪初,科学技术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仅为5%—10%,而到1950—1970年,在发达国家已占49%, 发展中国家已占35%。今天,在发达国家已占60%—80%了,科学技术越来越起主导作用,成为诸生产力中的“第一生产力”。

1988年,邓小平同志洞察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出现的新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什么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不是第二生产力呢?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理由:

首先是因为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古往今来,一致认为生产力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自近代实验科学产生后,科学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并且进入了生产过程,“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使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由生产斗争又增加分离出一个科学实验。

其次是因为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同其它要素相比成函数和倍数或指数关系,而不是加数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和带动其它要素的发展,从劳动者的素质看,劳动者随着科技进步,由“体力型”劳动者,转化为“文化型”劳动者,再转化为“科技型”劳动者;从生产工具的变革看,伴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工具由手工工具到普通机器,再到智能机器;从人类利用劳动对象来看,由利用天然材料到经过劳动过滤的材料,再到人工合成的材料;从生产过程的管理看,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再过渡到“现代化管理”。

谈到倍数跟指数的关系,是指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成倍的或按指数规律增长,江泽民同志称电子信息技术为“倍增器”就是这个道理。

再其次就是因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的先导。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被毛泽东同志概括为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和阶级斗争。随着社会发展,阶级斗争实践将越来越少,而主要是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并且科学技术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其工作量和参予人员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十九世纪前,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表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循环过程,它表明科学技术来源并依赖于生产,生产产生技术,技术升华为科学。近代,科学实验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实践方式,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产生于实验室,然后应用于生产,因此就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新的循环过程。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且是生产的先导。生产是基础,科学是先导,生产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

最后是因为科技进步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首先,自然科学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周期日益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例如:蒸汽机用了100年, 电动机用了75年,电子管用了31年,晶体管用了5年。其次, 科学技术用于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价值愈来愈高。物质生产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资本、劳动力和科技之间的比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外学者根据国际通用的计算方法计算表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本世纪初,科技因素在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经济增长中仅占5 —20%,而在本世纪末已达60—80%,由此可见,当今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主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要实施战略转移,其依托是科学技术,深化改革的基本指向,其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已成为我国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纽结点与支撑点。认识科学技术的自然与社会特性,把握其发展趋势,对我们眼下制订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政策,从而真正地推动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生产力诸要素与科学技术的内在联系

在生产实践之中,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在这五个因素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处于首要地位,起着支配的作用,因为它的发展将会改变劳动资料,也必然影响到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甚至会相对地改变自然条件的作用。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素质的高低。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劳动者始终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即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劳动生产力高低的首要因素。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比较,劳动者处于动态地位,经常变化;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处于静态地位,相对稳定。劳动工具、劳动资料只有通过具有智能的劳动者才能由静态转入动态,发挥其作用。科学技术愈是更快地发展,愈是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技术素质,愈是要求劳动者通过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转变为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技能。特别在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客观上要求劳动者的智力必须达到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力。从历史上看,不同时期,尤其是不同的经济时期劳动者的素质,都是由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程度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当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一场新的革命,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等新的能源的发现和利用、由电子计算机和控制论带来的生产的高度自动化、新材料的合成与利用、空间技术与遗传工程的发展与应用等。这些新科技的特征,不仅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素质,而且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技术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需要。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绝不是取决于这个国家劳动者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劳动者素质的高低。

应当强调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是指总体工人。总体工人不仅包括生产第一线直接操纵机器进行生产的工人,而且包括与物质资料生产有直接联系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并被不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之中,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愈来愈重要。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水平不同,会产生出极不相同的劳动生产力。据北京内燃机总厂学习国外“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经验,如加以全面推广,在不增加工人和设备的条件下,则可提高生产能力50%〔10〕。如果在全国重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仅电能的节约就可达120亿度以上, 把这些电力用来炼电炉钢,可生产合金钢1700万吨;用来织布,可生产布匹600多亿米;用来采煤,可生产原煤达38,000多万吨。 〔11〕这有力地说明,通过科学管理使现有物质生产力得以合理地结合和发挥作用,就能够产生更大的物质生产能力,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整个机器体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使生产工具更加现代化。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机器体系发展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使劳动生产率比先前提高了几十倍乃至几百倍。一般情况下,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总是要经过一定过程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距离将日益缩短,因为科学技术愈是发展,愈是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愈能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使工艺流程更加科学化,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

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生产过程不仅是人与物之间相结合的过程,而且是人与人之间相结合的过程。而这种结合方式不同,即生产过程社会结合的组织形式不同,对劳动生产力的高低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也是由一定经济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愈现代化,生产愈现代化,生产组织形式也愈合理化。

第四,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劳动对象的规模和效能,是使劳动对象变成劳动资料的必要途径。科学技术通过新工艺、新流程和新方法,把直接的自然资源并入生产过程,或者创造出更有效乃至于全新的材料、原料作为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并且,它一方面扩大劳动对象的规模,另一方面提高劳动对象的效能,如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合成材料,就具有质轻、抗腐蚀、绝热等性能,而且来源丰富,制造方便,易于加工,这些合成材料品种日益增多,产量迅速增长,在许多应用领域可以代替许多天然材料。劳动对象的这种深刻变化,必然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力。

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对地改变了自然条件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改变着自然条件对生产过程作用的程度,使人类不受或少受自然条件因素对生产的限制或影响。有些部门的生产过程是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例如农业,除播种、管理、收获等环节需要劳动者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外,农作物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自然力作用下进行的。这种自然力既包括土质、水利的条件,也包括气候等条件。在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的情况下,自然条件往往对农业生产构成决定性的影响。人们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就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尽量减少自然条件对生产的影响。例如:施用高效化肥可以弥补土地肥力不足,优良的品种可以抗御病虫害,现代化的水利设备可以抵御干旱,科学、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等。可见,人们在自然条件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完全可以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掌握并利用自然条件,从而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力。

以上生产力诸要素与科学技术内在联系的粗略梗概,使我们了解到:“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诸要素水平的提高,而生产力诸要素水平的提高则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物化形态,两者在生产过程中是紧密联系着的有机体。”〔12〕

四、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最终目标。要做到共产主义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更快。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然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那就只有依靠改革。

邓小平同志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说道:“我们把我们的改革当成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3〕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我们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不是一般地修修补补,而是一种社会主义体制到另一种社会主义体制的全面变革,而且,这一全面变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广泛性其意义并不亚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夺取政权的第一次革命。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表明,人们以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自觉性来创造一个新的社会,这种高度自觉性是基于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表示为人们能够大致了解新社会发展的方向,至于新社会发展的具体规律是人们不可能在事先掌握的,因此人们不可能象依据一个完美无缺的蓝图那样,一下子就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的大厦来。社会主义社会在其存在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不可能不和其它社会一样,因生产力的发展和其他各种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也可能在认识上发生错误,新社会的发展变化就会更加复杂。历史经验证明,在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在建设者的错误认识需要纠正的时候,人们如果不能及时地实行改革,建设新社会的事业也可能失败。在中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要改变我国落后的经济面貌,实现四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我国建设向前发展,各条经济战线不仅需要重大的改革,而且制度上、组织上也需要重大的改革,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能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才能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变化,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说,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首先,改革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要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毫无疑问对劳动者是一次大的解放,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那种僵化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如我国农村中推广的一大二公的体制,严重挫伤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倒挂,也挫伤了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很多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城市企业中的“大锅饭”、“平均主义”,都不能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这些如果不加以改革,就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改革解放了生产力的实体和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企业不能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身份进入市场,参予竞争。企业只能作政府机关的附属,企业中生产的主要要素:资金、原材料、机器设备、人员等都是由国家配置,产品由国家包销,亏损由国家负责,企业的一切都要听从政府机关指挥,企业缺乏灵敏地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的能力,极大地束缚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就是要解除对企业的种种束缚,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的自主权,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它真正成为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推动生产力发展。

再次,改革解放了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中,生产力的发展日益依靠科技的进步,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但是我国原有的体制是封闭型的,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表现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技的吸收和引进,不能很好地推进科技和经济的结合,不能尽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严重制约了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改革原有的体制就能使科技面向经济建设这样一个主战场,使科技成果加快向商品、市场、产业转化,使科技人才能够合理流动,创造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良好体制和环境,这样无疑会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理论,由质量互变规律我们可以知道,经过了量的积累才可进入质的飞跃,从而又进入另一阶段的量变。也就是说,只有经过了解放生产力,才能进入发展生产力的阶段。解放生产力是指改革或调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而发展生产力则是指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实现生产力各要素的合理配制和现实结合,使其优化结构,增加产品,提高质量,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只有经过改革才能解放生产力,而解放生产力后必然会发展生产力。

因为,一方面,发展生产力暴解放生产力的基础。生产关系其所以要变革,是由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及其必然要求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提供了物质条件,也确定了生产关系变革的性质和方向。另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又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趋势和总结。当生产力的发展通过量的积累后,必然要引起质的飞跃,如果不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时地变革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就会由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形式,而变成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使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局限,遭到破坏,出现停滞。这时代表新生产力的社会力量就必然引起变革,从而使生产力获得解放,进入新的质变阶段。

总之,通过改革,导致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两个结果,而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前进和更替。

注释:

〔1〕〔2〕〔3〕〔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116、 63、113页。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5页。

〔5〕〔6〕〔7〕〔9〕《马恩选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8〕《马恩选集》第三卷,第309页。

〔10〕〔11〕《群众论丛》1980年第三期。

〔12〕麻光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三期。

〔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3页。

标签:;  ;  ;  ;  ;  ;  ;  ;  ;  ;  ;  ;  

论生产力发展中的几个问题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