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橡胶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AR-SMA-13)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杨玉文

浅议橡胶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AR-SMA-13)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杨玉文

中交四公局桥梁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南宁 530000

【摘 要】橡胶沥青马蹄脂混合料是橡胶沥青结合料与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级配拌制,形成的一种性能优异的沥青混合料。其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抗老化、抗裂性、抗氧化性、抗车辙变形能力、降噪性能等,广泛应用于道路路面结构中。本文通过工程实践,浅议橡胶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橡胶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 施工 质量 控制

1概述

在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中掺入一定量的橡胶粉,提高胶结材料稠度,增加与骨料的粘结性和混合料弹性。橡胶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降低温度敏感度,提高路面抗车辙,变形能力;降低了路面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同时利用废旧轮胎加工橡胶粉,能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SMA混合料成本,经济环保。可以大幅度提高沥青马蹄脂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结构耐久性,保护环境,减少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2施工质量概述

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决定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材料的好坏是路面施工成败的先决条件。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加强材料管理,坚决杜绝伪劣或弄虚作假。

材料质量检查以同一料源、同一批购运至现场的相同规格的集料(沥青等)为一个批次进行检查。除按照检测规范和设计要求,对材料技术品质进行规范检测外,材料堆放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修建防雨棚遮盖粗细集料,材料堆放宜按照10°~15°倾角分层堆放,严禁从高处向低处倾倒卸料。橡胶粉及纤维材料应囤放至仓库注意防潮,且橡胶粉现场储存时间不宜超过180d。

橡胶改性沥青的制备按照湿法制备工艺进行。橡胶沥青需要专门的加速升温与控温的专用设备。生产时基质沥青一般加热到185℃~195℃的高温。送入混合装置的材料要计量准确,保证橡胶粉与基质沥青的比例准确,并混合均匀。橡胶沥青胶结材料必须在专用设备中在搅动状态下反应不少于60min,反应温度控制在185℃~190℃之间。生产的橡胶沥青一般在24h内使用完毕。临时储存时应存储在保温装置的储存罐中,并不间断进行搅动,防止颗粒沉淀,保温温度控制在145℃~155℃之间,存储时间不宜超过3d。

2.2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路面施工质量的另一大关键因素。影响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因素有:原材料因素,合成级配曲线设计,沥青用量,石料密度,道路等级,气候条件等。配合比设计中结合工程实践,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细集料及矿粉用量控制

细集料和矿粉的用量决定混合料孔隙率,渗水性能和施工时混合料推移情况。拌和过程中,严格计量细集料用量,尤其注意防止缺失0.075~0.3mm细集料(集料加工或者拌和设备缺陷),形成较大孔隙率,或者增加通过增加矿粉及油石比调整孔隙率,造成配合比经济性差和实用性差。矿粉用量过高影响油膜厚度,过低造成孔隙率不达标,根据混凝土类型的不同合成级配0.075mm通过率宜控制在为4.5~5.5%之间。

2)合成级配设计

因合成级配设计理念的不同,各筛孔通过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控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控制来说,主要抓好:离析控制、孔隙率控制、沥青用量控制。

(1)离析控制

根据配合比设计类型的不同,通常小于最大粒径的次级筛孔和9.5mm筛孔通过率可有效控制施工中是否出现离析现象,及骨架结构的形成。

(2)孔隙率控制

对空隙率、渗水等关键指标具有决定性作用的2.36mm筛孔通过率,一般情况下应控制在26~27%左右,不宜小于23%。0.075mm筛孔通过率不宜小于4.5%。设计通过率过低,空隙率一般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如小于5%),如果超过7%及以上,路面处于渗水状态,及早发生早期病害,影响路面使用寿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沥青用量控制

沥青用量是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材料,是空隙率调整的主要方法,是路面施工成本最高的组成部分。合理的沥青用量选取并不是越多越好,按照指标“矿料间隙率”下限控制沥青用量,即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性,又可以有效改善沥青路面耐久性,控制早期病害。

2.3 施工设备

施工设备又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路面施工国产机械型号复杂,质量好坏差别较大。施工前检查现场施工机械、设备配套情况、性能、计量精度等。一般来说拌合机的称量系统、测温系统、沥青输送管道、电气系统和机械传动装置要重点检查。混合料的摊铺设备主要检查振捣板、振动器、熨平板、螺旋摊铺器和自动找平系统。压路机重点检查规格、重量、激振力等。

2.4 现场质量控制

1)混合料的拌和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普通沥青拌和工艺基本相同。橡胶沥青拌和时温度不低于185℃,但不能高于190℃。超过190℃或低于175℃的混合料应废弃。由于橡胶沥青粘度较大,泵送时间较长,一般尽可能缩短泵送管道,并在供给橡胶沥青前30~60min用导热油对泵送管道预热。

2)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的运输一般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视运距远近、摊铺能力、拌和能力等综合考虑配置,一般保证在摊铺机前方有3~5辆车带料等候。装车时前后三次移动车辆装料,防止混合料离析。运输、卸料全程须覆盖保温。

3)混合料摊铺

摊铺时一般除了控制混合料的松浦厚度、平整度外,另一重要控制因素就是温度。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一般控制的在165℃~175℃。摊铺前除了加热熨平板不少于100℃外,另外根据摊铺速度,对摊铺机夯锤及振幅进行调整,保证摊铺初始压实度不小于80%,混合料在未压实前,严禁人员在路面上行走。调整螺旋布料器高低限位、熨平板仰角、螺旋布料器加装反向小叶片可有效控制离析及麻面现象。

4)混合料碾压

橡胶沥青间断级配混合料采用了骨架结构和粘性橡胶改性沥青,粘性大,需要更高的压实功。除了按照路面宽度、厚度等配置合理数量的压实机械外,机械选型非常重要。橡胶沥青混合料选用钢轮压路机,不选用轮胎式压路机,防止造成马蹄脂上浮,形成“泵吸”现象。碾压时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向前推进碾压,碾压工艺遵循“紧跟、慢速、高频、低幅”的原则。因橡胶沥青粘度大,粘度大势必碾压温度越高。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初压温度一般不低于160℃,复压温度不低于140℃,终压温度不能低于90℃。压实度达到98%以上或者现场取样孔隙率不大于6%后,终止碾压防止过压(马蹄脂上浮、碎料压碎、棱角磨损等)。

3 小结与建议

1)应用橡胶改性的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其路用功能大幅提高,同时很好解决了废旧轮胎处理问题,即减低路用材料造价,又增加资源利用率,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2)橡胶改性沥青的加工、存储,须用专门的搅拌设备,橡胶粉与沥青混合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并保证在185℃~190℃的温度下,充分溶胀和发育,得到均匀、性能稳定的改性沥青。

3)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从材料选取,机械选型,配合比设计,施工管理方面都非常重要。既要联系理论知识,又不能拘泥于理论,注重工程实践,善于总结,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1]橡胶沥青生产指南[M].重庆鹏方路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2009.11.

[2]张鹏,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014.

[3]公路施工手册-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武立超,橡胶沥青在SMA中的应用.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孙辉,津汕高速公路滨州段SMA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作者简介】杨玉文(1980-),男,工程师,工学学士,主要从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杨玉文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浅议橡胶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AR-SMA-13)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杨玉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