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评价论文_饶敏

饶敏

(娄底市中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 目的 研究项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方法 收治我院门诊康复治疗科6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均分成 AB两组,A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给予普通针灸治疗,B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给予项针治疗,观察两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B组疗效较A组明显;依据吞咽障碍评分,B组吞咽障碍改善度优于A组。结论 针灸和项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以项针治疗效果最佳,应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风 项针治疗

近几年来,据相关报道,城市居民中老年人中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北方高于南方,秋冬季高于春夏季,可能与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痉挛,血流断流,血液养分供应不足有关[1]。中风按病发部位可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临床中又以后者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生后常余留明显的后遗症状,主要是面部表情僵硬、口腔吞咽功能失调、肢体活动障碍等。在疾病急性期一般采取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病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到了恢复期则以中医治疗为主,西医为辅。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一般采用普通针灸治疗中风病人,疗效确切[2]。现在为了进一步提高恢复期的整体治疗效果,我院将项针治疗应用于临床并进行实验,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科在2014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了6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男性37例,年龄在57-73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在15天至3个月;女性23例,年龄在58-69岁,平均年龄62岁,病程在3天至2个月。

1.2实验方法

准备措施:6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在入院治疗初期给予常规检查,包括CT、MRI等影像学检查头部病变。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家属清楚交代病情现状、治疗项目及费用、患者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

治疗方法:前期工作结束后,两组患者先行西医常规药物疗法,包括:阿司匹林、阿替谱酶、尿激酶等常用护血管药物。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普通针灸治疗、B组给予项针治疗。A组患者取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督脉) 、 三阴交(足太阴脾经) 三个穴位施行针灸。 B组患者取风池、翳风、完骨三个穴位施行项针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效果。

1.3 评价指标 两种指标。指标一,患者整体疗效,可分为4度:(1).治愈.饮水实验1级,无吞咽障碍;(2).显效.饮水实验2级,吞咽障明显改善;(3).有效.饮水实验3级,吞咽障碍轻度改善;(4).无效.饮水实验4级及以上,吞咽障碍无任何改变。指标二,吞咽障碍评分标准(参照相关文献)。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但以B组患者治疗效果最为显着,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3.讨 论

脑中风是一类好发于老年人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特点为头痛、晕厥、呕吐等。 疾病的发生与脑部血管病变有关,主要是大脑血管的堵塞、血流不畅和出血压迫组织引起。脑中风往往发病迅速、病情反复不易治疗,病死率居高不降,是危害老年人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在中医的角度而言,中风大部分是因为人体内气血淤滞、血流不畅尤以大脑血管最为重要而形成的病变。心情郁闷、饮食不振、工作劳累、四季更替等,这些都是中医书籍中介绍的临床中风常见病因[3]。吞咽障碍是由于脑细胞变性坏死,支配咀嚼、吞咽肌肉的神经核团病变导致运动肌不能正常工作而出现的病变症状。治疗脑中风吞咽障碍的常见方案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以针灸和药物治疗为主,这里探讨的是针灸治疗脑中风的疗效。

人体穴位共有720个穴位,按解剖位置可分为头颈部、胸腹部等四大部位,其中头颈部又有百会、神庭、太阳、晴明等9个穴位,项针治疗取头部风池穴施针,风池穴是与大脑相通的穴位,针刺该穴位可以起到调节血气、舒缓疲劳、提神醒脑的功效。根据现代西医理论,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醇是影响生物体内氧化呼吸正常发挥功能的重要因素,该物质在体内含量的增多可以造成生物膜受损,而生物膜的损伤一般是细胞变性坏死的早期表现[4]。脑中风的发生究其原因,其实是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形成的疾病。在我院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风池、翳风、完骨三穴施针可以调节患者体内脂质代谢,降低丙二醇含量,达到稳定细胞膜,保护细胞结构不受破坏的作用,从而改善脑中风患者的神经病变症状,结果2.1和2.2中项针治疗患者的疗效较普通针灸疗效明显也证实项针治疗可以起到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症状的作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饮食,提高临床疗效。

目前项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病人可取得理想效果,应在临床中得到发展, 但如何在现今医学环境下发展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尚需要医学人员的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陆彦青,刘悦,黄凡,杨海涛,邝伟川.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8):702-705.

[2] 魏爱翔,安玉兰.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50例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5):415-434.

[3] 窗体顶端

[3] 秦炜婧,单涛.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5):369-372.

[4] 金海鹏,吴秋燕,张卫,陈进春.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针灸治疗近况[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1):67-71.

论文作者:饶敏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项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评价论文_饶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