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蒋玮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蒋玮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ST段压低的减少次数以及下移减少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护理

所谓无症状心肌缺血,又被称作为无痛性心肌缺血,或者是隐匿性心肌缺血,其属于冠心病预后不佳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患者出现缺血现象后,无法及时感知,在临床中治疗中,就容易被忽视,并致使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是猝死,这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患者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我院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对其中26例实施常规护理,与26例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52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标准,且确诊为冠心病。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8例,年龄在42-73岁之间,平均(57.5±15.5)岁,病程为2个月-5年,平均(21.5±9.5)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9例,年龄在41-74岁,平均(57.5±16.5)岁,病程为2个月-6年,平均(23.2±10.8)个月。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相应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基础的护理,以及常规的心电监护等。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将医院的环境介绍给患者,辅助患者了解医院的环境以及作息时间,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从而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疾病的知晓率得以有效提高,并使患者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心电监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心率、ST段等进行24h观察,在必要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连续心电图动态监测。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的床边,准备好相应的抢救器材、药物等,如果出现异常,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告知医师进行相应处理。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疾病而言,其通常在患者睡眠过程中发作,因此,在患者睡眠之前,需要给予相应的吸氧护理。(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饮食指导,禁止患者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患者暴饮暴食,并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4)合并护理:在实际护理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相关症状进行密切关注,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相应观察与记录,由于患者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腹型肥胖都会使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等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对能够引起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做好预防,从而使对患者生命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得以有效控制。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无症状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下移值减少量、ST段压低次数。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护理,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实验差异,通过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为(4.3±1.2)次,对照组为(8.5±2.3),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P<0.05);观察组发作时间为(14.2±1.4)h,对照组为(20.5±3.5)h,观察组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P<0.05);观察组ST段压低减少次数为(152.6±9.6)次,对照组为(80.5±8.7)次,观察组ST段压低减少次数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P<0.05);观察组下移减少量为(0.072±0.028),对照组为(0.045±0.030),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P<0.05)。

3 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主要就是指患者虽然具有心肌缺血病症,但是没有心绞痛以及心肌缺血等相关症状,其主要发生人群为老年冠心病患者[2]。由于该疾病无明显症状,就容易被临床治疗中所忽视,并致使意外发生,特别是老年患者,其身体各项机能逐渐减退,再加上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慢性病,心肌缺血就会使患者出现心肌梗死以及心脏猝死,因此,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相应临床护理极为重要[3]。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相应的优质护理,主要从健康宣教、心电监护、饮食护理、合并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护理,从而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以有效提高。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ST段压低的减少次数以及下移减少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瑜华.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3):103.

[2]杜文辉.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174-175.

[3]张润惠.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广州医药,2015,46(01):82-83.

论文作者:蒋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蒋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