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约束与支持的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研究_生态系统论文

基于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的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评估指标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可持续论文,湿地论文,指标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订日期:2015-03-10

       文章编号:1007-7588(2015)04-0805-10

       1 引言

       自我国1992年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年2月2日在拉姆萨尔会议签订的湿地保护国际性公约)以来,湿地保护成效显著。2013年底完成的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湿地率为5.58%,较为有效地保护了大约50%的自然湿地和许多濒危、重点保护物种。目前,我国共建立55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41处国际重要湿地,429处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作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湿地保护新形式[1]。

       湿地公园建设,一方面通过对原有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进行恢复与重建,使其生态功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湿地公园建设可以优化区域景观格局,增加区域景观多样性,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湿地公园建设对普及湿地知识、提高居民湿地保护意识、为广大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满足公众社会文化需求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为此,自2005年以来,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得到迅猛发展。从2005年的18处,2008年38处,2010年145处,2012年213处,发展到2014年的429处(图1)。各省市掀起了建设湿地公园的热潮。

       湿地公园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与湿地公园建设实践的快速升温相比,其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比较滞后。围绕湿地公园研究,大多数从风景园林角度探讨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问题[3,4],少量研究涉及湿地公园景观结构[5],人类旅游活动影响[6,7]、水质水量问题[8,9]、生物多样性[10,11]以及湿地公园功能[12]等问题;也有研究涉及湿地公园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13,14]和生态安全问题[15]等。这些研究虽然不同程度揭示了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是协调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矛盾关系,但总体来看,普遍缺乏对湿地公园科学内涵及其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深入研究,从而制约了湿地公园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围绕我国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与评估,国家部委出台了相关文件。但是,这些有限指导文件主要立足于管理层面,缺乏对湿地公园科学内涵及其生态可持续能力的评估。目前,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存在数量多、开发强度大、甚至破坏性建设现象[16]。许多湿地公园建设以实现其社会经济功能为主,人为改造原有湿地区域,对自然湿地的恢复与维护不够重视[17]。有些湿地公园追求经济效益,大力进行宣教工程和游览设施建设,使得省以上级别湿地公园建设不仅耗资巨大(有些超过上百亿人民币),而且建设与开发项目多、强度大,加上超负荷运行等管理不当措施,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自然平衡能力,限制了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18]。

       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对“湿地公园”概念认识模糊,再加上过度旅游和“跟风”建设,使得投资者、设计者与管理者,都对湿地公园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19,20],这其中很多理解及标准和国际上逐渐达成的共识与成功经验是相左的。其次,对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目前,国家湿地公园重视规划与建设,而很少关注未来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事实上,我国许多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忽视湿地生态保护过程,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湿地公园建设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初衷,对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要全面提高湿地公园建设及其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迫切需要开展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尤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湿地公园承受着人类高强度的干扰、污染和过度利用;同时,湿地公园也承载着维持区域生态功能的重托。深入理解与认识湿地公园科学内涵与功能定位,科学揭示其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是关系到湿地公园能否具有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本文从多空间尺度,在探讨国家湿地公园科学内涵与功能定位基础上,从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角度,深入理解与认识不同尺度下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阐明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协调问题。为指导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管理与科学评估其发展能力提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科学依据。

      

       图1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分布示意

       2 国家湿地公园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2.1 国家湿地公园科学内涵

       目前,对于国家湿地公园,国际上尚没有明确定义。与之关联的国家公园是作为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规定的6种保护区类型体系之一提出的。该定义明确指出国家公园是为保护国家或国际重要生物或生态资源,使其自然进化并最小受到人类活动影响[21]。此后,尽管各国对国家公园定义和标准不统一,但对国家公园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界定是一致的。国家公园应该具备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游憩场所,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等功能。这是从功能层面对国家公园的科学共识。根据此定义,国家湿地公园首先应该属于国家公园范畴,其所在地理区域是为保护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一个保护性环境,同时为科研、环境监测提供合适场所,允许人类适当利用其资源。这也是国家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不同之处。

       目前,我国对国家湿地公园较具权威的定义包括两个。一个是国家林业局给出的定义:“拥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涵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22]。另外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城市湿地公园给出定义为“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23]。这些定义也明确界定了国家湿地公园是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基地,同时可利用其功能服务于科研与游览需要。但是这两个定义内涵比较宽泛,既涉及公园建设的目标,又涉及公园功能体现,主要适合管理需要,缺乏对国家湿地公园是保护湿地重要生态过程,维持其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本质界定,因此也严重限制了现有湿地公园建设与规划的科学性,不利于湿地公园健康发展[16]。

       国家湿地公园不是简单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其科学内涵与功能特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国家湿地公园是由典型湿地景观系统与周边环境组成的一种依赖自身和系统之外能量维持其结构、功能与重要生态过程的开放地理区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目的是:①通过有效管理,为当代和子孙后代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②在保证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基础上,提供人们一个集科学、教育和游览于一体的基地。因此,国家湿地公园是通过科学监测与管理,尽可能以自然状态来保持和再现各种地形地貌特征的湿地生物群落、遗传资源和物种,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多样性。同时,在保持自然状态下,为参观者提供教育、文化和游憩服务。根据此目标,建立国家湿地公园时的选择标准应该是一块具有地区特色和典型性的湿地景观区域,这些区域应该包含具有丰富植物类型和动物种类的完整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该系统没有受人类开发影响而产生本质上的改变。同时,在科学研究、游憩与旅游,以及教育等方面具有使用价值。

       2.2 国家湿地公园基本特征

       国家湿地公园存在于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构成独特湿地公园景观系统。其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差异性与类型多样性。我国地域辽阔,湿地资源类型与分布空间差异显著。参照王立龙等的研究成果,按照湿地类型可将我国湿地公园划分为湖泊型、河流型、沼泽型和滨海型四种[24]。根据此类型划分,我国现有湖泊型湿地公园184处,占湿地公园总数的43%,主要分布于湖北省、湖南省、江苏省和山东省等地;河流型湿地公园189处,占总数的44%,主要分布于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沼泽型湿地公园43处,占10%,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滨海型湿地公园13处,占3%,主要分布于山东省和海南省。

       (2)湿地景观系统与生态完整性。生态完整性是指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因人类活动产生的压力而改变,能够维持其重要生态过程,使其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25]。因此,公园内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完整性不是一个静态表象,而是一个景观系统应该拥有的生态过程上的连续特征。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功能与生态过程既依赖其自身系统协调和维持,又与人为有效管理关系密切。因此,生态系统水平的湿地生态完整性维持依赖于公园内景观系统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等生态过程的水平关联。

       (3)湿地生态系统敏感与脆弱性。国家湿地公园以高度敏感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体景观要素。因此,在自然和人为干扰下,湿地生态系统处于动态生态演替过程中,具有敏感、变化快、稳定性低等特征[26]。

       (4)自然湿地与人文景观组合规范性。国家湿地公园是以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但是经过人为规划、设计与建设后,又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客观上要求其文化景观与管理景观单元空间形态规范、组合相对有序,并与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协调。

       (5)功能多样性。国家湿地公园承载着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过程与功能,又兼有旅游宣传、教育与科研等社会功能。

       (6)多尺度特征。国家湿地公园具有多尺度特征,包括生态系统尺度、功能区尺度、公园内部景观尺度和周边区域等尺度[14]。生态系统尺度突出的是维持湿地生态过程结构与功能特征;功能区尺度体现的是公园多功能性与管理特征;公园内部尺度强调的是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景观系统特征;公园周边区域尺度是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显现公园存在外部环境特征。

       3 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分析

       国家湿地公园是由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和人文系统组成的复杂、开放景观系统,是为保护区域内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维持具有高度生态敏感性和生态完整性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同时在协调湿地保护与利用关系同时,为开展适当的科研、教育与旅游活动提供场所。因此,国家湿地公园存在多尺度的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该方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3.1 公园景观结构的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

       3.1.1 景观斑块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国家湿地公园内部是由不同类型、大小和形状的景观斑块要素构成。斑块类型、大小和形状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功能特征。如果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越多、斑块面积越大、越规则,则蕴含的湿地特征越明显、能量越高,生态功能越强;尤其在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方面,由于湿地斑块面积大而规则,可包含一定的内部生境,因此能够为敏感型湿地动物提供良好生境条件;相反,如果湿地公园绿地或其他用地类型多、斑块面积大,则严重削弱了公园应有的湿地特征,往往也不能为湿地动物栖息与利用。如果公园中作为旅游活动广场、商店及其他服务场所的景观斑块面积越大,则干扰越强;这些景观斑块一般应该位于公园边缘地带而非中心位置,以降低其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和范围。

       3.1.2 景观廊道 国家湿地公园内存在多种类型景观廊道,包括道路、水道、植被带等,既有人工的也有自然的。这些廊道在景观中主要起连接和隔离作用。如道路、河流廊道等具有为游人提供游憩通道功能,同时在生态上对周围生态系统产生干扰与隔离作用,对公园生态功能起到约束作用;自然河流(非游憩功能)、植物带等具有明显的生态支撑功能,可以发挥净水、提供动物迁徙路径,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功能。公园内各种类型廊道的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强弱一方面取决于廊道类型,另一方面取决于廊道宽度、长度、数量和分布格局。

       3.1.3 景观格局 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将直接影响公园的景观生态过程与功能。合理的景观格局对公园生态功能起到支撑作用;相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则对公园生态功能发挥起到约束作用。公园景观格局可以用湿地景观斑块聚集度、隔离度等判断其生态支撑作用;用道路网络结构判断其干扰强度;用旅游设施斑块与湿地斑块之间的位置、隔离程度等判断旅游活动干扰问题。因此判断和评估湿地公园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作用关系,必须结合景观斑块性质、类型反映其生态功能支撑与约束作用;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反映其空间影响[27]。

       3.2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

       湿地是极其敏感的生态系统,最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湿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工作,其结构与功能处于明显演变过程中。从生态系统尺度来看,湿地生态系统动态主要表现在湿地生物(植物群落、动物群落)与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动态变化两个方面。

       首先,国家湿地公园典型性与代表性主要表现在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与生物群落方面。对于内陆沼泽型和滨海型湿地公园而言,植物和动物群落、物种特征与动态是反映生态系统变化最为明显标志之一,因此可用植物群落类型、结构、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及变化反映其动态;对于河流与湖泊型湿地公园而言,水域(包括自然与人工)是公园优势景观类型,其变化不仅表现在水、土环境演变,而且环境变化也会带来沼泽化过程和动植物群落结构演变。虽然湿地生态系统变化是湿地自然过程,但是湿地公园中人类活动会加剧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并且人类活动无论在方式方法上还是在程度上都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在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尺度,两个因素最为重要:①水的流动与水质质量;②群落结构与物种空间运动。

       3.2.1 水的流动与水质质量 国家湿地公园系统是开放性景观系统,在其生态系统维持过程中,水量、水位和水质等生态要素最为重要。水量、水位维持一方面依赖气候条件(降水与蒸发),另一方面依赖外界的输入。水质质量主要取决于营养物质输入,其影响主要来源于周边区域和公园内部人类活动。公园内外的人工水利工程对物质输移影响很大,主要影响水中营养元素分布,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差异会显著。如富有水生植物群落的生境水质质量要好些,因为水生植物具有净化水质功能;而公园内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影响决定了小区域尺度水质的空间差异[5]。因此,生境类型、分布位置及人类土地利用等活动都对公园水质质量产生影响。

       湿地公园水文情势的管理对生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公园中的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外界河流、沟渠水的输入。这些水在公园内的运转和流动将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水位、水量和水质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群落生态演替和动物空间运动格局。降雨量的季节变化可以通过监测分析得到,河流和沟渠中的水量、水质也必须进行跟踪监测,以便了解其动态过程。

       3.2.2 群落结构与物种空间运动 国家湿地公园植被应该由典型地方种湿地植物组成。根据地形和水位特征,湿地植物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季节性积水湿地。如林沼、灌丛湿地、湿草甸等;②常年积水-挺水型湿地,如苔草沼泽,芦苇沼泽,香蒲沼泽等;③常年积水-浮水型湿地,如睡莲、浮萍等;④常年积水-沉水型湿地,如菹草。这些湿地植物覆被类型对维持系统生态过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然而,受水文条件限制,湿地生态系统不断发生演替,具有不同发育阶段的植物群落的周期性演替尤为显著。

       湿地动物多样性较高,尤其是鸟类多样性极高。但由于湿地公园受人类干扰较强,水鸟种类有限。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生态过程的贡献是传授花粉、散布种子和肥沃土壤以及维持食物链完整与健康。国家湿地公园内湿地生境类型可以多样化,使得赖以栖息生存的动物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这些动物存在一方面体现了湿地功能,另一方面对维持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十分重要[28]。

       3.3 公园周边区域土地利用的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

       由于国家湿地公园存在于特殊的区域环境中,周边土地利用对公园具有重要的生态约束与支撑特点。一方面,国家湿地公园建立对区域系统的生态功能维持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尤其是公园周边区域城市化速度必然加快,城市地域空间向湿地公园方向拓展。另一方面,周边区域快速发展必然引起土地利用与人类活动的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将对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产生强烈的约束性影响。如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既扩大了城市不透水面积,又使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从而对公园内水文、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维持产生影响。另外,湿地公园休闲旅游会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进一步得到加强。而过度的旅游对湿地公园将产生严重干扰和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由于排水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公园周边水文条件的改变,水位不断下降,加上有毒化学物质的日益增加和汇集,公园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些种类的水鸟数量减少,植物生物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水平不断降低,使得公园陷入严重困境,如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地公园[29]。

       3.4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

       管理对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过程与功能正常维持与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首先国家湿地公园多功能特征决定了其应该具有多个功能区的空间结构特征。这些功能区包括生态保护区、生态展示区、景观游览区和公园管理区等。由于各个功能区面积大小和空间分布格局将对整个公园生态起到约束和支撑作用,因此,在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合理布局这些功能区,并做到有效管理才能达到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的目标。

       另外,功能区合理划分与布局也是限制公园过度旅游与开发利用的基础。相关研究表明,由于缺乏对湿地公园环境容量的考虑,过度旅游活动往往导致湿地功能退化严重,同时对公园景观结构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危害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公园法律法规也是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公园不同功能区域、生态旅游活动以及生态系统监测都应该具有明确的具有法律效果的详细规定。

       4 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是为湿地生态过程与功能保护服务,如何评估其是否具有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更为重要。2008年,我国国家林业局出台了作为评估我国湿地公园的行业标准:《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1754-2008)[30]。该标准仅从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性、独特性、湿地面积与水资源及湿地物种多样性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特征;从水环境、土壤环境、空气质量、噪声环境等环境质量角度体现湿地环境质量;从湿地公园科学价值、整体风貌、科普宣传、历史文化及美学价值方面反映湿地公园景观特征;从宣教措施、景观通达性、监测设施、接待设施方面体现公园基础设施;从功能分区、保育恢复、机构实施、社区共管方面反映公园管理状况[31]。该标准主要用于国家湿地公园的检查和验收,但是由于没有科学体现公园类型、景观结构与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等特征,不利于从宏观与整体角度,评估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协调问题,更无法用于评估公园建设后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湿地公园建立,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角度,认识其生态可持续能力;而湿地公园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依赖于其多空间尺度下的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之间关系的协调。为此,本研究在确定基本原则与方法基础上,从多空间角度,以协调湿地公园生态约束与支撑关系为目标,提出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4.1 基本原则

       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的是生态系统动态发展过程中过程与功能维持能力。依据国家湿地公园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以及其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的多尺度性,确定如下以湿地生态过程保护为目标的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1)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性与保护优先性。针对国家湿地公园特征与功能,充分体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是首要条件。而典型性是区域代表性的具体体现,需要根据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独特性来确定,这个原则决定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数量上的限制。湿地生态保护的优先性体现在各个空间尺度上对湿地利用的限制。不能因为过度利用湿地生态其他功能,而造成对湿地生态过程的空间隔离以及湿地生态功能的严重退化。

       (2)时间上持续性。湿地生态系统是极其敏感而易于变化的生态系统。国家湿地公园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通过长期动态监测与研究,及时发现湿地生态干扰与退化因素,并通过适度干预和管理,使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生态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干扰,如果超过了生态系统自动调节、修复限度,生态过程与功能必然发生改变。因此,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有序、持续利用,不应只限于眼前,还要着眼于长远。

       (3)空间上平衡性。任何一个湿地公园都是一个区域中孤立的“岛屿”,公园周边一定区域内的干扰都会对公园内生态可持续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国外许多国家公园明确规定一定范围内聚居人口数量、道路建设等限制。因此,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也必须从公园及其周边区域整体考虑,从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公园内及周边区域合理功能搭配,进行区域整体生态功能优化组合与配置,以利于湿地公园健康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4.2 指标体系

       我国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多,类型多样,包括内陆沼泽型,海滨型,河流型和湖泊型等基本类型。科学评估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具有明确的类型上针对性。为此,本文将国家湿地公园分为两大类:一是内陆沼泽型与滨海型,这种类型是以内陆和滨海沼泽植被为主;另一种是河流与湖泊型,这种类型是以水域为主。在此基础上,从湿地公园内部空间尺度,基于湿地公园景观结构分析,体现公园湿地生态典型性与保护上优先性;从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敏感、动态变化上,体现时间上持续性;从公园周边区域尺度,土地利用角度体现空间上平衡性。另外,还从公园功能分区,旅游管理、基础实施管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反映公园管理问题(表1)。

       5 问题与讨论

       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对我国湿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现状也存在诸多问题。总结如下:

       (1)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数量过多,缺乏应有的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性与独特性。由于我国尚缺乏有关国家尺度、区域尺度的具有针对性的湿地公园建设指导性规划与规定,导致不合适区域也跟风式建设湿地公园,以及湿地公园建设数量越多越好的局势,丧失应有的湿地生态系统独特性。相比之下,国外国家级湿地公园充分体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独特性与代表性,建设数量极其有限[32]。

       (2)许多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之初存在严重的盲目性[33]。如,有些湿地公园建设在水源地上游,或保护区周围,或各类风景名胜区内部,造成功能重叠,增强了人为干扰与自然保护的冲突。有些湿地公园建设不顾基本地理基础和条件,采用“旱地造园”的方法,造成开挖工程耗资巨大,公园维护成本增加,生态系统保护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许多湿地公园建设强化湿地植物种植与园林化建设、生态旅游设施与湿地展示中心建设等,拓展项目过多、资金投入过大,建设性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本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被忽视。这种现象对湿地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产生非常不利影响。

       (3)目前大多数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国民“生态旅游”最佳场所。湿地公园以生态旅游为主要经济收入,大力开展旅游宣传及各种文化招引活动,导致旅游数量过多,游览范围过大,人为干扰过重等现象[34]。如江苏溱湖湿地公园2013年接待游客146万人次,收入1.7亿人民币。2014年“五一”期间,洪泽湖湿地公园游客13万人,门票收入300万元。大量游客对湿地生态系统干扰十分严重,湿地公园水污染、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敏感性鸟类消失等现象十分普遍,而过度旅游造成湿地生态系统水、土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难以实现健康与持续发展[35,36]。

       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不同空间尺度下湿地公园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认识不足。任何一处国家湿地公园都是以环境中的“孤岛”形式存在,公园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既有一定内部景观结构,又受公园之外人类活动干扰的特定区域。因此,公园内部与周边环境之间存在复杂、多尺度生态约束与支撑关系。如何平衡这种关系,是关系到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关键。研究针对我国现有湿地公园类型上的差异性,量化分析了湿地公园在内部景观尺度、生态系统尺度、周边区域尺度以及公园管理上的生态约束与支撑能力,构建一个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指标体系,以利于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及生态可持续能力评估与管理。

       本研究虽然以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也可为省、市县等级别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服务。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更是加快了未来各种级别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步伐,如北京计划到2017年再建湿地公园10个,到2020年增加到42个;合肥市计划到2030年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7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市县级湿地公园16个。湿地公园建设不仅关系到区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能否为子孙后代长久使用问题。因此,如何确保湿地公园建设具有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好不同空间尺度下公园各个组成要素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是关键。

标签:;  ;  ;  ;  ;  ;  ;  ;  

基于生态约束与支持的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研究_生态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