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6排CT三维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刘荣荣

探讨16排CT三维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刘荣荣

刘荣荣

绥棱县人民医院 152200

摘要:目的 对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93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病变位置进行切除,通过病理学检验证实患者为胃部恶性肿瘤,术中对患者胃癌进行分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6排螺旋CT检查和电子胃镜检查。参照术中胃癌分型,对两种诊断方法诊断胃癌Borrmann分型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 电子胃镜和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均能正确诊断出患者胃癌发生情况,诊出率为100%。利用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进行Borrmann分型检查,其中85例(91.4%)患者分型正确。电子胃镜分型中65例(69.9%)分型正确。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正确率明显高于电子胃镜,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在胃癌诊断和肿瘤分型中具有很高应用价值,有助于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电子胃镜;胃癌诊断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16-slice CT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Methods Ninety-three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and resection of the lesion locatio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 that the patients were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stomach,and gastric cancer was classified intraoperativel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16-slice spiral CT and electronic gastroscopy before operation. Referring to intra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classification,the accuracy of Borrmann classifica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 Results Electronic gastroscopy and 16-slice CT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ology can accurately diagnose the occurrence of gastric cancer,the diagnostic rate is 100%. Borrmann typing was performed with 16-slice CT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85 patients(91.4%)were correctly typed. 65 cases(69.9%)were correctly classified by electronic gastroscopy. The accuracy rate of 16-slice CT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olog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electronic gastroscopy(P < 0.05). Conclusion 16-slice CT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ology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gastric cancer,which is helpful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plan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16-slice CT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ology;electronic gastroscopy;gastric cancer diagnosis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并且具有显著地域差别。有权威资料统计显示,胃癌在我国各类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中老年人是此病多发人群。胃癌预后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癌症病理分期、病灶部位、类型以及治疗措施等。和多数恶性肿瘤一样,早期诊断有利于患者预后。针对胃癌诊断,传统方法主要依靠消化道造影技术和电子胃镜检查来实现。两组方法均能对胃癌做出有效诊断,诊断率较高。但两者也存在一定缺陷,例如,胃镜和造影技术不能对肿瘤做出正确分期判断,给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患者预后带来影响。目前,CT技术广泛被应用在临床实践中,特别是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为进一步探讨16排螺旋CT检查在为胃癌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93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93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32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55.5±10.3)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癌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1]。患者接受手术,对病变位置进行切除,通过病理学检验证实为胃部恶性肿瘤,术中对患者胃癌进行分型。

1.2方法

93例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检查和电子胃镜检查,对两种诊断方法诊断胃癌Borrmann分型准确率进行对比。在使用电子胃镜对患者进行检查时,要求检查前尽量不要患者进食,并取患者左侧卧位。将胃镜从患者口咽部插入,经过食管和胃部,观察患者肿瘤情况;16排螺旋CT检查前10min,要为患者注射654-Ⅱ(肌内注射)。注射后,患者要饮下1000ml左右的温水。CT扫描厚度控制在1.25mm,螺旋距为1.38:1,转速为1.0s/r。注意在扫描时,CT扫描范围应尽量将患者整个胃部覆盖。利用ADW4.0工作站分析获取图像,并进行三维重组。

2 结果

2.1诊断结果比较

电子胃镜和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均能正确诊断出患者胃癌发生情况,诊出率为100%。利用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进行Borrmann分型检查,其中85例(91.4%)患者分型正确。电子胃镜分型中65例(69.9%)分型正确。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正确率明显高于电子胃镜,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下胃癌表现

根据胃部肿瘤浸润情况,可将胃癌分为4种类型。Ⅰ 型表现:胃部官腔变得狭窄,病变位置呈现出凹陷性,且病变部位表面凹凸不平;Ⅱ型表现:出现不规则形状溃疡面,但溃疡面周边位置呈现出边界清晰的现象,溃疡面底部则凹凸不平;Ⅲ型表现:出现不规则溃疡面,周边位置边界模糊;Ⅳ型表现:出现溃疡面,且周边伴有官腔狭窄、粘连以及粗大黏膜皲裂等。

3 讨论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具有显著地域差别。据权威资料统计,胃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中老年人是此病多发人群。早期胃癌时,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因此和多数恶性肿瘤一样,早期诊断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胃癌预后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癌症病理分期、病灶部位、类型以及治疗措施等[2]。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胃癌分期和肿瘤分型做出正确判断,能对手术方案制定和确定起到指导作用,进而减少手术治疗出现主观性和盲目性,一定程度上提升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有效率,为患者预后奠定基础。针对胃癌诊断,传统方法主要依靠消化道造影技术和电子胃镜检查来实现。两组方法均能对胃癌做出有效诊断,诊出率较高。但两者也存在一定缺陷,例如,胃镜和造影技术只能通过观察到患者胃部表面黏膜情况,不能观察到肿瘤细胞对患者胃部浸润程度和浸润范围,因此不能对肿瘤做出正确分期判断,给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患者预后带来影响[3]。目前,CT技术广泛被应用在临床实践中,特别是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逐渐在胃癌诊断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在对癌患者实施16排CT三维成像检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行检查之前,要给予患者适当药物,用来降低患者胃部张力,减少胃部蠕动,防止胃部蠕动造成伪影现象;②扫描时,要注意扫描时间。通常CT扫描时间应严格控制在6~8s,尽量做到迅速有效,避免患者呼吸和尾部蠕动给成像质量带来影响。

通常情况下,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主要依靠观察胃壁状况来实现和完成胃癌诊断,胃癌患者胃壁会出现异常增厚。严重时,在交界处和肿瘤入侵部位,胃壁厚度可达到10mm;正常时,胃壁具有三层结构。胃部出现肿瘤后,患者胃壁中三层结构会被破坏(或界限不清晰);若恶性肿瘤病变位置出现肿块和增生,很可能会导致患者胃腔狭窄;胃癌患者到中后期,肿瘤会向外侵袭,并出现淋巴结转移。这些胃部现象可作为胃癌诊断标准,并且均可以通过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观察出来。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胃镜和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均能正确诊断出患者胃癌发生情况,诊出率为100%。但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对于肿瘤分型判断正确率明显高于电子胃镜,说明该技术凭借其自身高质量图像,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客观和准确的诊断依据。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在胃癌诊断和肿瘤分型中具有很高应用价值,有助于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同时,在临床医学各种疾病领域诊断中,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同样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欢,张绍斌,潘自来,等.多层螺旋CT胃癌术前TNM分期[J].临床放射科杂志,2012,1(7):14~15.

[2]孙波,刘向文,吴越,等. 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5(2):132.

[3]冯奇,庄治国,徐景达,王建国,等.多层螺旋CT判断胃癌胃壁浸润深度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6(8):54.

[4]Noguchi M,Miyazaki I.Prognostic significance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J].Br J Surg,1996,83(1):156.

论文作者:刘荣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  ;  ;  ;  ;  ;  ;  ;  

探讨16排CT三维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刘荣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