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调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论文_唐亚群1,2

食道调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论文_唐亚群1,2

1南华大学 湖南衡阳 421000;2永州市中心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食道调搏是一种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其具有非创伤性、安全可靠等优点,医护人员只需要将食道电极放置到心房后部食道中,便可以发出程序刺激,对患者的心电活动进行描记,根据相关参数,可以准确诊断心律失常等多种类型的心脏病,或是对治疗给予进一步指导。本文试对食道调搏的临床应用状况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食道调搏;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从19世纪中叶起,人类开始了对心电活动的研究,及至19世纪末,科学家已经可以获得动物心脏电图与人类心电图,但是此时的心电图波形并不理想,至20世纪初,弦线式电流计的诞生使得人们可以获得稳定的图形与清晰的波形,到了20世纪中叶,临床心电生理学诞生,此时现代常规心电图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至20世纪末,食道调搏这种新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终于形成,其在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的诊断上开始大放异彩,于是临床对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的诊断效率开始显著提高。而经过这十数年的发展,食道调搏已经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其在窦房结功能检测、传导系统不应期以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1 食道调搏的临床应用范围

现阶段食道调搏在临床上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应用,其一是窦房结功能的测定,测定对象包括窦房的传导时间、窦房结的恢复时间以及窦房结不应期,等等;其二是对其他传导系统不应期的测定,例如,对窦房结、房室结、心房、心室不应期的测定;其三是对预激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对于预激综合征患者,可以通过食道调搏来对副束不应期进行测定,进而诊断多旁道预激或隐性预激,以便给予进一步的治疗,选择出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其四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通过食道调搏,临床可以发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部位,制定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其五是可以诊断一些特殊生理现象,例如,超常传导、隐匿性传导、房室结裂隙或房室结双通道,等等;其六是可以作为临时的起搏器而存在,在心跳骤停患者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急诊救治中有进行应用,当然食道调搏还可以用作心脏电复律术,或是在外科危重患者的手术过程中为其提供保护[1-2]。

2 食道调搏的具体应用

2.1 对心律失常的治疗

以陈荔红的研究报告《食道调搏终止各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报为例,其自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为止共收治的50例各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前者使用猝发脉冲法,借助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将食道电极置入患者心房后部食道,发出刺激并对患者心电活动进行描记,其S1S1刺激起搏心脏频率为:5~10个频率/每分钟200~300次;后者使用超速抑制起搏法(即食道调搏),使用与前者相同的设备与方法,设置仪器心率为比患者心率高的每分钟30~50次,对患者心房给予连续S1S1刺激,起搏为2~10秒/15~30秒。经过上述治疗,观察组在心房扑动等的治疗上获得了80%的疗效,对照组则仅有56%。这一研究实际上涉及了食道调搏在心律失常治疗上的应用,其所对比的是两种经食道调搏终止心律失常的方法,只是超速抑制起搏法具有更好的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房扑动的发生原因是心房内环形折返机制,自律性增高局灶性异位起搏点也可以引发心房扑动,食道调搏可以抑制心房肌出现自发性激动,只是猝发脉冲法实施后患者窦性心律仅有一小部分恢复至正常范围[3]。

2.2 其他

除了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上食管调搏可以获得显著的应用效果,食管调搏还可以用于老年患者、终止妊娠妇女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急诊室上心动过速患者,尤其是在药物难治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上,食管调搏更是具有复律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患者不良反应轻且少、经济性高等优点。近些年来,许多外科手术也使用食管调搏来诱发与终止室上心动过速,尤其是对无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食管调搏因其无创、低痛的优点而被患者所广泛接受。

3 研究进展

3.1 超声心动图食道调搏负荷试验(简称TPE试验)

TPE试验在冠心病的诊断上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几年来许多医学工作者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这种方法通过分级递增刺激的方式为患者心脏增加负荷,造成心肌缺血,并以超声心动图对室壁运动异常进行检测,而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可以发现许多研究都显示出TPE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上的高敏感性、高特异性与高安全性,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将冠脉造影结果设定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即冠脉狭窄程度达到50%,以此来评估TPE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准确性,结果是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在冠心病的诊断上平均约有82%左右的敏感性与95%左右的特异性,而TPE试验则具有90%左右的敏感性与84%左右的特异性[4]。二者相近的数据对比结果证明,TPE试验在冠心病的诊断上却是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与准确性。

3.2 联合负荷试验食道调搏负荷试验

对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而言,其可能因为无法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或无法耐受而无法进行运动负荷试验。若仅采取经食管心房调搏,那么只能提高患者的心率,其应用结果便是阳性率低、心脏负荷量不足,结果是敏感度不高。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采取经食管心房调搏的基础上联合静注多巴胺,同时为患者实施心脏负荷试验,患者静注的多巴胺会与β受体结合,使患者心肌收缩力显著增强、血压上升、心肌耗氧量加大,这时再使用食道调搏进行刺激,便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率[5]。可以说,联合负荷试验可以模拟出患者运动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这样可以弥补经食管心房调搏阳性率不高的缺点,使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率提高。

3.3 新型心脏电生理刺激记录仪

传统的食道调搏设备是由计算机、打印机以及心脏电生理刺激仪三部分组成的,而随着科技进步,近些年来出现了上述三部分合一的新型一体机,这种新型一体机既可以给予患者各种非程序性或程序性的刺激,将患者心电活动实施记录下来,同时还能同屏显示出食管心电图及12导联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有助于医生更方便地进行诊断与治疗。更值得高兴的是,这类新型心脏电生理刺激记录仪非常便携,医护人员可以外带,通过数据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实现互联网医疗等多种功能。

结语

食道调搏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诊疗技术,其可以通过程序性或非程序性的刺激加大患者心脏负荷,进而实现对各类心脏病的准确诊断,基于食道调拨的诊断结果,医生可以准确掌握患者病情轻重程度,进而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法,这种技术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琪,高洁,王新康.食道调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a01):103-104.

[2]Babiker F A. Pacing Postconditioning:Recent Insights of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Probable Future Clinical Application[J]. Medical Principles &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Kuwait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re,2016,25(01):22-28.

[3]陈荔红,刘万伟.食道调搏终止各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8):161-162.

[4]陈建国.评估食管调搏在阵发性心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17,7(34).

[5]曹立强.经食道心房调搏术在快速型心律失常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2):4338-4339.

论文作者:唐亚群1,2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食道调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论文_唐亚群1,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