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数据库系统的建设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数据库系统的建设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数据库体系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体系论文,数据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据库是整个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也是现代信息咨询业务的重要支柱之一。图 书馆作为整个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责任,其中, 还 应重点对特色数据库进行开发。所谓特色数据库是指充分反映本单位文献和数据资源特色的 信息总汇。它的建设,是图书馆在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特色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 本馆特色的可供共享的数据库,是图书馆今后发展品牌数据库的必由之路。

1 数据库发展现状

数据库产业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一个国家拥有数据库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提供数据库服 务的功能,是反映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今,发达国家纷纷发展本国的数据库产 业,如美国的数据库生产商有1000多家,数据库4000多个,占世界数据库总量的80%,其中 有著名的大型国际联机检索系统13个,年产值40多亿美元;欧盟国家有1000多个商业化数据 库,联机系统50多个,数据库产业年产值也达20亿美元;日本从事数据库行业的机构有100 多家,年产值将近2000亿日元。而我国数据库数量虽占世界的1/10,但是数据库容量仅占世 界数据库总容量的1%,其产值所占比例更少,仅及1‰左右。因此,创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中 文品牌数据库,已经成为我国数据库产业的发展方向。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国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从点到面全 面铺开,迅速发展。1984年我国加入了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1987年国家信息中心成立,拟 定建设134个数据库,其中几个重要数据库被列入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进入9 0年代,以中国第一家数据库专业公司——“万方数据公司”的正式成立为标志,数据库开 始进入市场。据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1999年9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招待会上 披露,我国网上信息资源和应用数据库已经达到4400多个。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信息资源 的开发与利用已有很大发展。然而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主要表现为:①我国 数据库产业还处于各自为政、自由开发和竞争的无序局面;②类型单一,尤其是商用数据库 极少,信息服务水平低;③数据库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建设产业化程度低,联网率低 。因此,作为文献信息资源重要集散地之一的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馆藏优势,建设具有本馆 特色的数据库。

1998年我馆建立了第一个特色数据库“湘大人文库”,它收集了湘潭大学人20年来教学科 研的优秀成果,是我校教学科研最新成果、最新信息的集中反映。图书馆只有走特色数据库 建设道路,才具有网络化的价值,也才能适应当今“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发展。

2 特色数据库建设

特色数据库建设将使我国数据库产业走出困境、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而图书馆具有建设特色数据库的优势。据统计,全国有图书情报机构4000多个,收藏图书 1500多万种,科技期刊2万多种,研究报告430万件,专利文献220万件。图书馆在建设数据 库时应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要集中力量,依据本馆的收藏优势,有重点地开发 某一领域或某一品种的数据库。如我馆最近根据馆藏古籍文献收集较全的状况,着手筹备建 设古籍数据库,把静态的古籍文献资源激活成动态的信息流。利用馆藏特色,高质量地开发 利用中文信息资源,来创立自己的中文品牌数据库,是图书馆适应21世纪文献信息服务的需 要 ,也是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最好方法。

(1)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地方特色数据库,就是把馆藏地方文献数字化。地方文献 即地方史料内容上具备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地方区域性是地方文献的本质特征,历史资 料性是地方文献非本质的主要特征。如湖南人物资料、湖南地方法规文献、湖南旅游资料、 湖 南名优产品资料、洞庭湖资料、湖南地方志、湘军史料等拥有明显的地方特征的文献,是湖 南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主要数据。湖南图书馆已着手筹建地方文献数据库。在地方文献数 据库建设方面,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各省级图书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地方高校图书馆在 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方面,同样具有优势。如湘潭大学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馆藏地方特色( 湖南地方志、毛泽东文献及研究资料、彭德怀文献及研究资料、曾国藩文献及研究资料等) 建立一批有一定影响的专题地方文献数据库。同时,将网络上的地方文献信息通过办理有关 数据使用手续,下载并进行综合处理,深度加工和重组,使大量随机无序的地方文献信息资 源转化成有序的、便于利用的知识,成为馆藏实体资源。地方特色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为地 方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准确、快捷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2)建设学科特色数据库。学科特色数据库是将馆藏学科专业特色文献数字化。馆藏学科专 业特色文献,即在某一学科某一专业领域所收藏的文献信息,具备专、深、全等特点。各专 业图书馆的馆藏特色,是建设学科专业特色数据库的有利条件。如国务院最近批准的“国家 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组建方案,其主导思想是,以重点科研信息机构现有基础设施、人才优 势为依托,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联合,形成以理、工、农、医四个分馆为支柱的虚拟式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以推动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满足科技人员对科技文 献信息的需求。同样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结构,首先考虑的是与本校专业设置相关的学科 专 业文献,尤其是重点学科、优势专业方面的馆藏较为丰富。如湘潭大学图书馆馆藏学科特色 是消费经济学、流变力学、高分子化学、计算数学、法学等文献,图书馆可根据这一学科收 藏特色,将其进行数字化,使之成为学科特色数据库,并建成一个具有收藏特色及服务特色 的网上有影响的信息应用系统,提高馆藏利用率,满足读者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

(3)引进和输出特色数据库。由于人、财、物的限制,各个图书馆不可能完成所有所需数据 库体系的建设任务,必须通过数据库的引进和输出来丰富本馆特色数据库资源。数据库的引 进和输出,可以通过几个途径来实现:①直接购买适合本馆特色的各类型数据库,这样虽然 投资大,但能节约大量时间和人力,加快完成和丰富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②各图书馆之 间相互引进和输出数据库。即图书馆根据自身的需求互相交换特色数据库,如河南省农业科 学院情报所图书馆,用自己建立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芝麻数据库”与“万方数据公司” 交换自己急需而又没有的数据库资源,使其信息服务水平得以提高。同时向其他图书馆输出 本馆的优势特色数据库,可扩大数据库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并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③利 用互联网获取特色数据库资源。如数据公司、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等单位提供的 各种网上数据库,如参考源数据库、科技报告数据库、科技会议文献数据库、专利文献数据 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标准文献数据库、政府文献数据库、工具类数据库、综合数据库等, 图书馆可有选择地利用,提高和扩充馆藏特色数据库的质量和数量。④从国外引进高水平的 符合本馆特色的数据库,以充实和提高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将我们的优 秀数据库向国外输出,扩大我国数据库的影响力。

标签:;  ;  ;  

图书馆数据库系统的建设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