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论文_刘前兵

高职高专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论文_刘前兵

刘前兵 遂宁市船山职业技术学校 629000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结合新时期农业发展方向,学院制定了新的课程体系,明确了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全面贯彻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中国论文网 /8/view-7634554.htm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6-171-01

农业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农科毕业生是服务“三农”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担负着为国家“三农”建设服务的任务。农学类专业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主体专业,是农业高职院校的特色和标志所在。

一、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

专业设置与建设是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农类高职院校应加强各专业(群)建设,相应设立专业(群)教学团队,专业(群)教学团队负责人与专业带头人最好为同一人。专业(群)教学团队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可以是单一的大专业,也可以是几个相近的小专业抱团组成。通过校企合作,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紧扣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围绕黑龙江千亿斤商品粮产能以及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方向,以农科优势特色重点专业为核心,辐射带动主干专业群的建设;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模式方法改革等开展研究,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打造优势特色品牌专业群,按照做大、做强、做稳、做优、做特、做精的思路进行专业(群)建设,使在校生达到规模。同时成立由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组成教学研究与学术委员会,审议教育教学改革(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创业项目、专业方向强化等)、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应用性科技开发课题和学生创新课题的申报与结题材料,推荐专业(学术)带头人、教师职称晋升和教育教学名师等。

二、优化课程体系,修订完善课程标准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应设立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与学术带头人最好为同一人。课程教学团队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可为专业学生人数较多的单一课程,也可以是专业学生人数较少的几门关系密切的课程抱团组成。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和修订完善课程标准。按照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基础课的设置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其比重相对较小;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突出职业性、模块化,其比重相对较大;职业技能岗位训练课的比重要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着重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重点主干基础课程建设成精品(网络)课程,丰富网络课程知识点和测试内容,便于学生自学和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考核项目,向学生公开考试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并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逐步实现教考分离,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和改革。

三、更新教学内容,编著特色教材

“教材是教课的依据”,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和教材。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强调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课教学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而职业院校的教师和编写教材的老师几乎是接受学科教育,使得目前使用的不少教材适应不了职业教育的需要。比如,教材内容面面俱到,缺乏地方特色,实用性较差;有的内容脱离实际,适用性不强;不按职业岗位和任务编写,不利于职业教育,等等。因此,应通过课程教学团队,校企合作更新教学内容,编著校本特色教材。着重对专业核心课程、重点主干基础课程、技术性较强的实践课程、专业综合实习实训课程,组织编印出版实用、适用、技术先进、考核评价可操作性强的校本特色教材和实习实训指导书。

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四种能力

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和升学深造的潜力,体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毕业生的就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招生,出口不畅则进口不旺。因此,农类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加强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通过引进激励机制,以创业项目教学为基础,加强专业综合实训和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加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力度,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技能竞赛和毕业设计竞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五、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认识不一,对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递进、协调研究不足,未能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缺乏保障实践教学的体系和机制,教学实践活动落实性较差,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功能的发挥。因此,探索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构建农学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涵盖了全部实践性教学环节,明确了各环节的目标任务、时间安排、学分配置、考核体系,并将各环节有机地、循渐进地贯穿组织起来,实现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和实践教学功能的最大化。

通过对实践报告的写作训练,促进思考,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运行的制度保障、队伍保障、经费保障体系,促进实践教学顺利实施,从机制和体制的层面使实践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论文作者:刘前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6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高职高专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论文_刘前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