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管理的中国化_泰罗论文

论科学管理的中国化_泰罗论文

浅论科学管理的中国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向科学管理要效益”。本文仅就正确地理解和推动中国企业的科学管理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科学管理的内涵

目前人们谈论的“科学管理”大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科学管理”,指借鉴和运用发达国家一切管理经验和有益的管理科学知识、科学手段,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狭义的“科学管理”,指借鉴和运用本世纪初美国管理学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加强企业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科学管理制度,依法管理企业。笔者倾向于狭义的“科学管理”,它在当前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自1769年世界上第一家现代企业诞生以来,企业经历了226 年的发展。纵观企业管理的全部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

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问世,标志着企业管理由漫长的经验管理阶段,迈进了划时代的科学管理新阶段。

企业家不再靠个人经验和直觉来指挥下属,而是开始用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代替个人经验;企业家与工人可以不再为生产定额而争吵,因为“时间和动作研究”提供了精确地计算定额的方法;企业家不再为生产工具和操作工艺的随意性而大伤脑筋,生产工具、操作工艺、作业环境、原材料的标准化,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企业家不再为工人水平的参差不齐而忧虑,“工作挑选工人”的原则和系统地培训,为各个生产岗位提供了一流的工人:企业家不再因工人作业的不规范而叹息,也不再因事必躬亲的指挥而疲于奔命。“计划(即管理)与执行相分离”的原则,大大加强了企业的管理职能,使依法治厂成为可能。总之,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企业管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很快在欧美推广。以福特汽车厂的流水线生产为标志,科学管理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列宁曾对泰罗制给予高度评价,派人去考察并主张在苏联借鉴科学管理的精华,他说:“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

泰罗的科学管理为我们展现了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

1.讲究效率的优化思想。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力求找到“最佳点”,实现高效率,高效益。

2.重视实践的实干精神。为了探索“最佳”的奥秘,他率其助手开展了长期的管理试验,仅“金属切削工艺试验”就持续了26年的时间。泰罗尊重实践,坚持实践在理论之先。在他去世前三周的演说中还申明:“准备放弃任何计划,任何理论,转而拥护所能找到的更好的东西。”

3.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在长期的管理试践中,泰罗发明了“时间动作研究”等进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将定性的研究与定量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4.依法治厂的管理模式。泰罗的科学管理,重点是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依法治厂,重奖重罚,实行严格的外部监督和严厉的惩罚措施。这种管理的特点是排除感情色彩、不讲情面,因此也被称为“唯理性管理”。

科学管理使企业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实践中暴露出其本质性的弱点——对职工的忽视。与生产高效化伴生的是人的工具化,以及工人对工作的厌烦、劳资矛盾的激化。

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流传于60~70年代的行为科学,力图纠正和补充科学管理的不足,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理论,是这种努力的最新成果。它完整地提出了与科学管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框架。文化管理,这种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龙头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管理科学发展的大趋势。

二、管理科学化是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当务之急

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这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三部曲。然而对中国的大多数企业而言,当务之急不是登上文化管理的台阶,而是进入科学管理的殿堂。

毫无疑问,中国有许多优秀的企业,特别是1000所左右的大型、特大型企业,经过改革开放和强化管理,基本上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有的已经登上了文化管理的台阶。但必须看到,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中小企业,仍处在经验管理阶段,其主要特征是:

1.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许多企业的工作无科学定额,无明确标准,无完善的统计和计量,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工作现场管理混乱。有的类似于一种作坊式的管理水平。

2.规章制度不健全。许多企业仅有一些零星的制度,互相不配套,甚至互相矛盾,仅有的一些规章制度也贯彻不力,或有法(规)不依,或执法(规)不严,违法(规)不纠,甚至于执法(规)犯法(规)。制度上的不健全,一方面造成了管理上的低效率,另一方面形成了许多管理的黑洞,造成大量国有(集体)财产的浪费和流失。

3.组织机构不规范。许多企业组织机构不健全、不规范,职能不全,职能交叉,或机构臃肿,互相扯皮,造成效率低下,反应迟钝,运作僵化、组织老化。职代会往往形同虚设,监察纪检部门功能乏力。

4.管理稳定性差。自从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来,厂长(经理)的行政权力得到保证,经营决策能力得到加强,总的效果是好的。但是,由于组织机构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健全,还由于许多人把厂长(经理)负责制片面地理解为“一个人说了算”。因此,这些企业在管理中的人治色彩很浓。管理方式和企业秩序受厂长(经理)个人影响极大,结果导致管理的稳定性很差。换一个厂长(经理),企业的秩序、管理往往发生很大波动,甚至面目全非。

5.决策只凭个人的直觉和经验,即只靠厂长(经理)个人拍脑袋,且只拍一个脑袋,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预测,缺乏健全的决策支持系统,又不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这种决策方式既无科学性,又无民主性,因此决策质量差,决策失误率高。

美国前国防部长、现企业家麦克纳马拉在谈到美国经济领先的原因时,曾指出: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在二次大战后,科学管理支撑了美国企业的高效率,把美国经济送上了快车道。欧美日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要阶段。中国企业在技术上落后,管理上更落后。我们靠什么摆脱经验管理的羁绊?只有靠科学管理理论。中国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实现科学管理。

三、科学管理中国化是中国管理科学化的前提和保证

中国企业要走出经验管理的泥潭,跨上科学管理的大道,具体怎么走?是亦步亦趋踩着美国的脚印走,还是结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化之路?结论当然是后者。

美国的科学管理是在美国的私有制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下推行的,并且出现了“忽视人性”,职工工具化,职工士气低落、劳资关系紧张等消极后果。我们在借鉴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时,千万不要忘记,它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我们在学习泰罗讲究效率的优化思想、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泰罗重物轻人,仅仅把职工看作经济动物,单纯地强调重奖重罚。这种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所谓“理性管理”思想是不可取的。不仅在当时即遭到欧美工会的激烈反对,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暴露出其劣根性,越来越无法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我们应该抛弃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理念。在推行科学管理时,注意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培育与科学管理相配套的优良的企业文化。

追求“以最佳服务独步全球”的美国电脑王国IBM 公司的总裁小沃森在《事业与信念》一书中指出:“我坚定地相信,为了生存下去和取得成功,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具备一整套健全的信念。并把这些信念作为采取一切政策和措施的前提。其次,我还认为,公司取得成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便是踏实地严守这些信念。”IBM 公司的信念有三:第一,尊重职工;第二,最佳服务;第三,追求卓越。全公司几十万人遵循这些信念,是IBM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公司的关键。

IBM公司、日本松下公司、丰田公司、 韩国大宇公司等优秀企业的经验证明,在推行科学管理的同时,注意培育具有个性的优良企业文化,就可以避免科学管理的消极一面,既可实现高效率,又能保持高士气。同时在条件具备时,即可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实现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中国的企业在推行科学管理的同时,应该使这种管理模式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相结合,同具有中国特色和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相结合。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三点: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在推行依法治厂和严格管理的同时,不能把人当作物去管理,也不能仅仅把职工当做经济人对待。应该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

2.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传统,其中的精华是当今企业文化的宝贵营养。诸如“致富经国”、“义利两全”、“克勤克俭”、“以和为贵”等优秀传统,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企业的振兴曾立过汗马功劳,在今天也应该成为中国企业微观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应充分激发职工“爱厂如家”的精神,使他们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自觉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是成为制度的奴隶、科学管理的被动接受者。

3.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曾经有过良好的企业传统,诸如大庆的“铁人精神”,“三老四严”的作风,以及以“两参一改三结合”为主要内容的“鞍纲宪法”。这些社会主义企业的文化传统,与科学管理的基本精神并不矛盾。我们在严字当头、依法治厂、苦练内功的同时,不应该象泰罗所主张的纯理性管理那样,用铁心肠、铁手腕、铁面孔对待职工,而应该与职工建立既严肃、严格又亲切、平等的新型劳动关系。

做到上述三点,就大体上完成了“科学管理中国化”的转变,科学管理就会在众多的中国企业中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经济效益之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界以极大的热情学习和借鉴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尚处于经验管理阶段的我国大多数企业,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企业普遍加强了定额和定员管理、标准化管理、计量管理、人员培训、现场管理,逐步走上依法治厂的轨道,收到了显著成效。例如,享誉国内外的茅台酒厂,在短短10年中,由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落后的作坊式企业,一跃而为一个规章制度完善、工艺流程科学、生产设备先进、职工素质较高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在推行科学管理的同时,该厂精心培育出以“爱我茅台,为国增光”企业精神为中心的茅台文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竞争力,短短10年间,茅台酒厂固定资产猛增11倍,销售收入猛增12.6倍,实现利税猛增20多倍!事实证明,从经验管理阶段登上科学管理的台阶,已经和将继续为我国企业注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标签:;  ;  ;  ;  

论科学管理的中国化_泰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