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100例高血压脑溢血的临床分析论文_杨新平

手术治疗100例高血压脑溢血的临床分析论文_杨新平

杨新平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 巴中 635400)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治疗经验。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分析患者预后情况,总结治疗体会和方法。结果:本组患者术后,62例血肿完全消除,38例血肿大部分消除,患者自理及生活能力恢复效果较好,昏迷程度明显改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根据指征,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和时机,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高血压;脑溢血;血肿清除术

【中图分类号】R7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034-01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summary treatment experience.Methods Choose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November 2013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100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group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surgery treatment,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nalysis, summary treatment experience and methods.Results This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surgery, 62 cases of hematoma completely eliminate, 38 cases most eliminate hematoma,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and life recovery effect is good, coma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Conclusion Hypertension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indications, choose reasonable surgical procedure and time, thus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High blood pressure;Cerebral hemorrhage;Removal of the hematoma

脑溢血是指脑室内(脑实质内)的出血,属于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高血压脑溢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血压脑溢血属于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因而提高脑溢血的治疗效果是医学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的主要方式,为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6.4±12.35)岁,高血压病程(9.34±2.14)年,其中合并糖尿病者17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脑梗死者10例、冠心病8例,肾功能不全5例。患者入院时,距离发病<12h者,75例,超过24h者25例。本组患者临床表现瞳孔完全正常者74例,单侧瞳孔散大26例,偏瘫11例,失语22例。

1.2 方法

术前行CT检查,结果显示:底节区出血69例,脑叶出血31例;出血量:30~70ml者64例,70~110ml者36例。本组患者中,65例采用大骨瓣方式开颅血肿清除术,先降低颅内压,按照患者出血量决定是否去骨瓣,术中置引流管。35例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根CT结果确定病灶位置,再距离血肿最近的头皮部位纵行切口,开骨窗直径约4cm,露出血肿腔,然后清除血肿,留置引流管。术后再出血,再次手术者2例[2]。

术后患者均常规降低颅内压、镇静治疗,并进行预防感染治疗,合并其他疾病者,对症治疗。

1.3 疗效评价

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对患者进行术前(手术开始前)、术后(24h)评分,评估项目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三个方面,三项分数叠加为昏迷指数,评分越高证明昏迷程度越轻,GCS评分标准:3~8分为重度昏迷,9~12分为中度昏迷,13~14分为轻度昏迷[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62例血肿完全消除,38例血肿大部分消除,患者自理及生活能力恢复效果较好。术前GCS评分为:重度昏迷74例,中度昏迷15例,轻度昏迷11例;术后24hGCS评分为:重度昏迷17例,中度昏迷45例,轻度昏迷30例,意识清醒8例。术前与术后重度昏迷、中度昏迷、轻度昏迷例数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昏迷程度明显改善。

3.讨论

高血压脑溢血属于一种急诊手术,需要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手术指证,安排有效的手术治疗。目前,较多国内研究认为发病后12~48h是手术治疗的黄金时机,也有部分学者认为12~72h为最佳手术时机,但总体分析,患者有手术指征后,尽快进行手术,避免出血增加,损害脑神经[4]。本次研究中,患者入院后,均及时按病情接受手术治疗,血肿清除效果较为理想,术后患者昏迷程度显著改善,据此,本次研究建议出现手术指征后,结合意识状况分析,在发病12~72 h内进行手术。

脑溢血手术方式较多,传统手术方式有:大骨瓣开颅术、小骨窗开颅术、钻孔血肿引流术、脑室引流术等,随着内镜技术和影像学定位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和内镜血肿清除术[5]。本次研究中,部分患者存在脑疝、或者血肿部位较深,故采用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该术式可有效清除血肿,但是可能引发术后脑水肿,不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同时,部分昏迷较轻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该术式较大骨瓣开颅创伤小、失血量少、减压效果好,但是存在血肿清除不彻底等问题;由此可知,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出血量、意识情况、血肿位置,综合分析确定手术方法,同时做好术后处理,避免二次出血。、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根据指征,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和时机,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黎乾科.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7(09):96-97.

[2] 廖胜光.手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患者的临床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8(01):75-76.

[3] 吴刚.用两种手术疗法治疗高血压脑溢血6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7:104-105.

[4] 吐尔逊江?坎吉.改良小骨窗手术治疗8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9(06):288-289.

[5] 郑念东,朱晓丹,熊献尧等.手术治疗107例高血压脑溢血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3,6(05):357-358.

论文作者:杨新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3

标签:;  ;  ;  ;  ;  ;  ;  ;  

手术治疗100例高血压脑溢血的临床分析论文_杨新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