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论文_樊进

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论文_樊进

一、工程进度是开发商所控制的关键重点,进行进度管理的目的,是要求承包人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以便使开发商抓住机遇,抢占市场的先机,争取最大的效益

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满足开发及销售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因为项目计划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护,否则在任务变更后计划就没任何意义了。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其中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工程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起参加。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并随时加以调整。

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订月计划、旬计划,用旬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总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进度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必要时修订和更新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变化后的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差异,为保证在合同工期内竣工,必须对进度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总的一句话工程进度管理就是在尽量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通,以达到满足计划工期要求这个前提,来更好实现项目的整体预控。

二、科学合理地控制成本是开发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另一重点课题

现场的成本管理应提倡以合同管理为主线。合同是维持各方关系的纽带,甲方项目负责人、现场各专业工程师和审算员要参与投标书的编制,并且在合同拟定完需现场专业人员及相关人员逐级审批,尽量减少合同漏洞的发生。此后甲方确定了合同管理的地位,各专业机构,辅助配套项目均以合同为主线,以合同内容为基础实施项目管理。结合本工程施工图特点进行,最大限度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使各承包单位以最小的风险在完全公平的环境中进行投标竞争。在施工过程中,由监理单位监督管理,各参建单位是合同主体,对各自承担的工作内容,范围等方面承担主要责任,重要阶段、竣工验收由甲方组织验收检查履行合同完成情况,合同项目结束验收后及时作出合同评价。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取得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审核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在主体及装修等大面积施工展开前以样板层引路。对每一个工程都要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样板层,样板层完成后邀请设计、监理、物业及客服等有关单位进行综合检查,从各个不同方面提出要求及使用功能缺陷,经几方研究后进行改善,达到最终认可后,大面积推广,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施工中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合同施工,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

控制人工费用:根据工程量套用劳动定额,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控制材料用量:加强材料管理,严格用料制度,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包干,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

三、开发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与以上两点同样关键的则是打造质量优质的工程。

明确项目质量目标,以工程质量为根本,勘察设计为基础,结构安全为保证。项目质量体现在由工作分解结构反映出的项目范围内所有的阶段、子项目、项目工作单元的质量所构成,也即项目的工作质量;从项目作为一项最终产品来看,项目质量体现在其性能或者使用价值上,也即项目的产品质量。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内部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因此,项目质量除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和法规外,还必须满足项目合同条款的要求,项目合同是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

由于项目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生产过程,其生产组织特有的流动性、综合性、劳动密集性及协作关系的复杂性,均增加了项目质量保证的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甲方、设计、勘察、监理、施工单位的首要宗旨是将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交居住使用者,因而甲方在选择勘察设计单位时,确定了在勘察设计市场上具有一流水平、一流质量、一流服务的勘察设计单位,从而保证了本工程勘察设计的工程质量,在选择桩基施工单位时,甲方选择了本场地基勘察单位下属的地基基础专业施工队伍,同时将基坑围护也委托进行设计,其优点是勘察单位掌握本场地的地质情况,在围护设计时,根据场区的地层分布,能有针对性地对基坑进行围护,即安全经济的设计,同时围护设计与施工为同一单位,在设计中遇到困难时可由施工单位当场解决,在施工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设计马上处理,使设计与施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了围护体系的质量和安全。

严把材料质量关。甲方采购的材料和乙方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

确保主体结构及装饰阶段施工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

抓好关键部位施工。例如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都是关键部位,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中来。

样板层引路。对每一个工程都要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样板层,经甲方和监理单位认可后,大面积推广,确保工程质量。

严格执行“自检”制度。施工单位自检,监理部检测,甲方抽检,实行“自检”制度,其目的在于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项目的特性决定了项目质量体系的构成。从供需关系来讲,甲方是需方,他要求参与项目活动的各承包商(设计方、施工方等)提供足够的证据,建立满意的供方质量保证体系;另一方面,项目的一次性、核算管理的统一性及项目目标的一致性均要求将项目范围内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其内部组织良好的质量控制及内部质量保证,从而构筑出项目的质量体系。

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创造必要的资源条件,使之与项目质量要求相适应。各职能部门及实施单位要保证工作质量和项目质量,实行业务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支持质量部门独立地、有效地行使职权,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四、百年大计,安全为主

甲方主要职责是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贯彻宣传各类法规,通知和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制订各类管理条例,每周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评比,处理有关较大的安全问题。

要求施工现场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部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

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安全设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你安全投入的费用大得多,而且,造成的影响很大。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贯彻上级精神,每天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开工程安全会议一次,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制订具体的安全规程和违章处理措施,并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汇报。各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带领各班组认真操作,对每个工人耐心指导,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并及时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组汇报工作。班前要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特别是对新工人或转岗的工人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教育。抓好关键人员、关键部位、关键设备的安全。

按照有关的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正确严格地执行和运用施工及安全规范。对进场的工人进行摸底测试,统一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各专业班组认真钻研设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安全规范。

综上所述,通过PDCA循环过程的科学管理,加强动态控制,坚持进度、成本、质量与安全的控制,大大地促进了建设工期目标的实现,并使我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论文作者:樊进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论文_樊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