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_徐鹤震

村镇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_徐鹤震

台州市黄岩区茅畲乡人民政府 318024

【摘 要】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推动下,农村居民利用自己的双手使自身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房屋新建成为首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此村镇建设以惊人之速向前发展。全国范围内都在加大力度开展村镇建设工作,制定村镇建设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规模,确立正确的村镇各个建设项目的格局与用地,将建设项目的发展流程合理安排好,从而有利于农村现代化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迎合农村居民在文化、物质生活方面日趋增加的需求,进而有效提升村镇建设的质量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村镇建设;管理原则;建议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村镇建设以及城区建设获取了重大成绩。然而,相较于城区建设,村镇建设的发展速度更慢些。目前,针对村镇建设管理实施创新、彰显村镇特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村镇建设的相关概念分析

1、村镇建设及村镇建设管理

村镇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一般层面上的村镇建设指的是在县城以外的村庄或者建制镇上进行的相关建设活动。村镇建设管理是指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规划、组织进行相应的村镇建设并依法对辖区内的建设活动进行引导、控制、监督和检查的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

2、村镇建设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生态性原则。对于村镇建设而言,生态型原则非常重要。村镇居民的健康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说在进行村镇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厂定要保证水、土、地的和谐保持农村原有的生态循环系统确保良好的生态能力。

其次融合性原则。村镇生活离不开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等因素要实现良好的村镇建设管理必须实现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保各因素之间的有效协同。

再次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背景下不损害下一代人的需要因此对于城镇建设管理而言,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子孙后代安居乐业、永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城镇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对村镇建设的投入亟待强化

通过对我国村镇建设的概况的分析可知,在村镇建设方面,政府的投入不多,这点在偏远地区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这无疑会给村镇建设工作的实施形成不良影响。首先,在人才方面的支持不足。村镇建设管理的主体是人,人才对村镇建设工作的开展而言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大量年轻人才均投奔于大城市发展,农村人才少之又少,这无疑会增加村镇管理工作的难度。

2、村镇建设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通过多年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愈来愈规范、愈来愈完善,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力。但是,就村镇建设尤其是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来说,时常出现建设管理缺失规范、建设机构不完善的问题,这就导致乡镇管理与规划建设之间的平衡性缺失。为此,有关政府应重点关注规划建设体系的完善度与发展水平,从而有效避免漏洞与问题产生。

3、村镇建设专项法规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就目前村镇建设的法律政策来看,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了快速发展的村镇建设。我国村镇建设的法律地位还没有真正的确立,尤其是县区以下的地区,往往会存在执法主体不明确、法律依据缺乏、法律条文不规范等问题;最后村镇建设管理的执法主体就到了乡镇政府的身上法律,没体现出应有的功能。

改善村镇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

1 强化指导与管理

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实施,以实现作用的最大化目标。举个例子,若在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稳固的重要村镇开展建设工作,我国政府应予以鼎力支持;若位于比较偏僻的、有一定经济基础与产业基础、有利于推动附近环境发展的村镇在开展建设过程中,应充分放开在建设管理方面的权利,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尽管村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是要注意切忌出现村镇土地资源滥用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建设工程,应坚决不为其办理批准手续。同时,为了有效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达标,要加大力度实施专家评审的工作制度。

2 不断健全有关制度与体制

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既关乎到村镇内的所有家庭,又关乎到政府各部门的利益。因此,在开展过程中务必要对管理体制实施创新,以推动村镇建设的发展进程为着眼点,确立管理机制,以达到村镇建设管理的最终目标。为此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促使政府职能发生转变,构建标准的行为准则,施行高效、公正的制度,真正贯彻施行经费、人员等诸多问题。其次,在编制管理时,应以有关法律法规为行为标准,彰显建设管理工作的功能与具体特征,尤其需要一提的是,要有效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如此才能确保建设管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贯彻落实。

3营造良好氛围,做好典型示范,更好更快的推进新农村建设

3.1加快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全面的村镇规划

没有良好的村镇规划,就难以实现村镇建设的科学发展和长效发展。做好科学的编制规划,并且有效提高农村土地综合利用水平。营造良好氛围,做好典型示范,使农村干部和群众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到农村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构建村镇建设管理长效机制。

3.2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要通过对村镇的重新规划,加大控制管理的力度,从而将散乱建房逐步迁建到规划点,做到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以及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

设管理规划与城市规划具有很大的不同点,新农村整治规划编制注意就是要在注重调查研究的同时发动公众参与到其中,走全面的群众路线,更好更快的推进新农村建设。

3.3加大投入,实现美好规划

政府加大对村镇建设规划的投入、各村镇也可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或综合开发公司,引入市场机制,大胆利用适合村镇建设的融资产品,多方筹集建设资金〔)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促进公用事业市场化经营、)建立小城镇土地使用有偿出让制度,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出让金和集体存量土地资产转让收益,除按国家和省政策规定必须保证的支出外,其他支出优先用于本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先富裕起来的农民,鼓励其出资以有偿回报的形式,积极投入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4 加大力度进行宣传

增强村民的建设意识是开展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条件,唯有让村民对其工作产生进一步认识,才能有利于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促使工作成效与工作效率实现最优化目标。为此,要进一步宣传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提升农村人民的建设意识与管理意识。借助群众宣传以及合理的管理手段促使村镇环境得到改善,同时,让群众充分意识到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给村镇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从而让其能真正地从心理上、行为上对管理工作表示支持。

5坚持以人为本

我国进行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主要为的就是村镇的人民群众,所以说农民群众是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主体,如果没有农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即使政府投入再多都只是在做无用功。所以在开展工作中,要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特别是群众的意见,要以尊重村民意愿为主,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而编制出可行的管理方案。在整个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中要保证农民的参与性,整个过程都要让群众来监督,做到公开、透明化。

同时在工作准备期间,就要建立一支高效、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要注重对人才的培训。假使没有一支高水平的队伍为管理工作服务,那么村镇建设整体的水平也难以提高,而农民群众的利益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总结

随着我国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村镇建设管理这一方面也在不断的创新、不断进步。而突出村镇特色、改造老村镇、建立新村镇是当下村镇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也是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同时还关系着村镇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群众自身的利益。通过完善村镇建设管理的制度、提高干部素质、加强群众的积极性和宣传力度等方法,让村镇建设管理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村镇的面貌,从而促进城区和村镇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楼琴花,叶燕芬.探讨村镇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

[2]田松.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及其管理探究[J].科技资讯.2013(29)

论文作者:徐鹤震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村镇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_徐鹤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