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屏障在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分析论文_刘静慜

声屏障在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分析论文_刘静慜

(杭州红萌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112)

【摘 要】城市交通噪声是一种声音污染,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现在的城市交通越来越发达,但是噪声污染却不断扩大,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声屏障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能够缓解噪声污染,减少人们的生活困扰。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声屏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向,并对它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声屏障;噪声污染;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B5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2-0178-02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需求也不断扩大。许多城市逐渐采用“十”字形加“半环”结构的交通布局,这种方法能够分散一些车流量,缓解交通堵塞的问题。但它却会增加交通噪声的污染程度,给人们的生活起居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在夜间,道路交通噪声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分贝,甚至对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为了能够解决这种污染,一些城市率先采用声屏障的方法来降低噪声的分贝。

1.声屏障的发展历程及降噪原理

1.1 国内外发展状况

声屏障其实是一种非常普通的防治措施,它的技术含量非常低。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足,未研究出高效的防治噪声污染的设备。为了缓解当前交通噪声污染的状况,只能先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处理。虽然如此,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声屏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防治措施,至少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地区,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也是不谋而合,采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治理,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其中,日本更是建造了一道长达1573公里长的声屏障,不仅有效地降低噪声的分贝,而且在建造过程中融入了当地的人文景观特色,同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国,现阶段许多城市的主线公路也建造起隔声屏障,如:杨浦大桥与公路相连接的部分、上海的内环线等。但这些仅仅是局部隔声屏障,现在还难以对声屏障进行全过程设计。

1.2 降噪原理

声屏障之所以能够有效地降低噪声污染,主要是因为安置一定的隔声板在保护对象与声源之间。由于这种隔声板一般采用的是防声效果好、质密的材质,并且具有一定的长度、高度。利用它们来降低声音的透射性,减少声音的反射,进而降低附近居民所能感受到的噪声分贝。在这种隔声板下,噪声被分为三种频率,高频、中频、低频。一般情况下,高频噪声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它能够将声音从隔声板内传播出去。而中频、低频能够被隔声板有效地阻隔下来,要经过一定的绕射才能出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声音的分贝,减少污染。阻挡噪声的效果取决于隔声板所采用的材质以及尺寸大小。因此,在建造声屏障时,要根据城市交通的实际情况来抉择,进而选出最适宜的材质和尺寸的大小。

2.在防治交通污染中声屏障的未来发展方向

2.1 注重对隔声板材质的选取

降噪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声屏障中隔声板所采用的材质。近年来,科学研究有一定的进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材料。在选取材料时,尽量选择一些吸声效果显著、重量轻、坚硬的材质。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声音分贝,不易损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施工难度。在选取吸声材料的过程中,要先对当地的交通噪声进行评定,确定是高频、还是以中、低频为主。其中,多孔吸声材料对预防高频噪声有一定的作用。由于材质内部结构拥有大量的微小空洞,能够对声音的传播起到阻隔的作用。而对于低、中频噪声来说,用石棉、石膏等材质的隔声板即可,它们具有较强的吸声效果。隔声板制作的厚度需要根据当地的城市噪声污染来决定。噪声污染越严重,隔声板的厚度就越厚。

2.2 加强声屏障周围的景观布置

现在一些城市开始在设立声屏障的公路两旁预留了50厘米宽的小道,在这些小道上种植各种植物,以此来美化环境。目前这种做法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但是这种可持续发展方法是十分可取的,它不仅能够成为一道城市景观,而且对噪声的阻隔有一定的帮助。在未来的时期里,可以强化这方面的内容。如:花草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将各城市的特色融入其中,并定期对它们进行维护,这些方法都能够增加声屏障的防治效果。同时也可以建立生态墙,通过选取一些寿命长、适应性高、净化环境的植物,如:黄杨、女贞等,构建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种植的过程中,要选取当地适宜生长的植物,并且要设定植物的高度,不能使其超过规定的高度范围,否则会影响驾驶员的视野范围。

2.3 声屏障的形状设计

声屏障并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种形状分布,它可以由多种形状组成,如:直立型与弯曲型、折板型与封闭性。其中,传统的声屏障就是采用直立型的形状来构建,主要是指将隔声板竖立在公路两旁,形成一种反射。这种形状一般是通过高度来增加降噪效果,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不足。一方面影响了附近居民的光线覆盖度,另一方面影响驾驶员的采光程度。而且城市交通网错综复杂,通过增高隔声板实在不是一种好方法来处理噪声污染。因此,需要通过多种形状相互组合,进而选取出最适宜的声屏障方案,降低污染程度。对于一些高度受限制的路段,如:立交桥,可以建造弯曲型的声屏障,增加隔声板的厚度,以此来增加声音的反射,延缓声音的传播速度,提高分散程度,进而有效地处理噪声。而在位于城市中心的居民聚集地,尽量采用全封闭型形状,可以阻挡高空抛物的危险,而且降噪效果显著,但是相应地建造成本也会提高很多。

3.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交通噪声治理是一项复杂而又漫长的工程。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在未来的时期里,需要各个方面共同改善。除了城市、交通要不断优化,环境保护方面也要有更清晰地认识。虽然目前声屏障是一种相对有效的降噪措施,但是仍然要进行改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相关科研人员要潜心研究,发现更好的吸声材料,使声屏障在交通噪声污染过程中应用广泛,前景更好。除此之外,要学会将美学、环境学的知识与声屏障的建造相融合,共同实现治理与美化双重目标,促进城市生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结容.声屏障治理交通噪声的有效性与适用性探讨[J].低碳世界,2016(24).

[2]孙文娟.高速铁路声屏障降噪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

作者简介:刘静慜(1984—),女,浙江杭州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管理。

论文作者:刘静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声屏障在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分析论文_刘静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