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论文_贾宝俊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论文_贾宝俊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摘要:变电站日常管理维护的重点,就是为电站负责区域范内居民与工厂提供电力资源,并将区域内的用电需求进行分析,以合理分配与疏导资源电量。变电站供电流程较为繁杂,其中涉及了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分线进行维护与防控,提升变电站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这对变电站运行效益以及管区内的供电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与控制

进入 21 世纪信息时代,电力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主力军,保障其运行中的安稳性则变得尤为重要以及必要。变电站在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和稳定方面占据着无法取代的地位。随着变电站的筹建和投运数量日渐增加,其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几率也在不断的扩大,怎样才能保障其运行中的安稳性成为了变电站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变电站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作用,电力系统应该重点研究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风险性,把日常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搜寻出来并针对性的给予解决措施,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从而使社会的用电供应得到更大的保障。

1.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

变电站运行环境较为复杂,日常运行维护内容较为复杂且繁重,且易受到外力因素影响而导致变电站运行稳定性受阻,如暴风破坏设备、动物啃食电路等情况。工作人员在对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需要多次仔细第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并做好相关内容的交接工作。下面就变电站运行维护过程中,所面临的运行维护风险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1.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所有灾害因素中最不可控的因素之一,其具有频繁发作性与严重破坏性,对变电站的风险干预程度非常高。例如强风、暴雨、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会对变电站设备以及线路造成严重的破坏,轻则造成片区供电异常,重则导致整个变电站运行系统的瘫痪,给管区生活、生产造成不可估灭的影响。与此同时,因为自然灾害破坏影响的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后需对设备与线路进行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检查,此检查周期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会对变电站负责范围内的社会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并且变电站事故发生后,运行维护人员需及时出动对设备故障进行检查维修,在如此恶劣天气情况下进行维修施工,更是对工人的人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2 外力破坏

存在人为损坏或者动物啃咬情况的被认定为外力破坏。人为损坏实际上指的就是不法行为,未经允许私自接近电站设备并进行损坏,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另外,此举除了会使运行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加大之外,由于无法辨识变电站设备及线路所设有的安全允许范围,还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1.3人员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面临的风险就是在维护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心明显不足且缺乏正确的工作态度,因而在变电站巡查和交接工作时无法有效完成。除此之外还存在值班人员擅自串岗、离岗情况,不能做到当电站设备或者线路出现细致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理,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极大的安全隐患。

2.变电站维护中的控制措施

2.1制定面对自然灾害的应对办法

自然灾害特有的不可避免性及不可预估性,仍可以利用有效的风险控制办法使其对变电站的危害程度大大降低。变电站建设场地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就应该在设计构建的初级阶段进行实地勘察,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考虑并结合当地环境拟定一套相应的维护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变电站所在地降雨量较为丰富,变电站设备需设置防雨水保护措施与密封措施,如采用瓦斯继电器、密封端子箱与机构箱,防止遇水进入设备造成线路或设备供电故障;而在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场区,变电站应加强检测防汛设备,收集足够的防汛信息并考核变电站的防汛能力,以在汛期有足够时间设定应对措施;同时,确保场区周围沟渠的排水能力与设备线路防水措施,保证变电站有足够的维修能力,为此需购置安全器械工具以及在特殊天气维护人员的足够配备。而如场区易遭受暴风甚至台风侵袭,变电站外围就需设定强力的加固措施,如变电站外围增设钢筋护栏、线路沿途铺设加固保护层等措施。

2.2对外力破坏行为加强管控

变电站外力破坏的实施者主要包括不法分子与小动物,针对不同对象需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于人为的恶意破坏行为有预防与惩戒两方面,变电站场区外一定范围内设置隔离带,并设置警示标识与监控系统;对已经造成破坏结果的行为,应对其实施者进行严惩,并由其承担相应的法律与经济责任。

而对于小动物的监控管理,可在变电站外部投食刺激性物品,将小动物隔离在变电站外部;而对内部小动物的防范管理,可行措施有安装防鼠隔网、防鼠挡板、门下安设皮条或木条,及时关闭门窗,封闭设备中的孔洞,杜绝一切可能会发生小动物啃食设备线路情况的出现。同时,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手段,实现对外力破坏的有力监控与设备正常运行状况的监测,规避一切可能的风险因素。

2.3做好交接班和值班管理工作

加强变电站维护工作人员的交接班与值班管理,可采取的控制有四点:其一,完善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运行维护流程、岗位职责以及相关的轮岗值班制度进行明确化,使运行维护各项环节有制度可依据。其二,交接班之间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对变电站内部设备运行数据与状况进行检查,整理内部环境与卫生,核对工作所需工器具是否完备,并提前几分钟进入工作地点。其三,交班人员需将自己工作阶段电站运行主要情况以及相关数据交予接班人员,交待内容有整体运行状况、设备运行异常情况以及待处理问题等。其四,做好交接手续,接班人员在完成全部必要内容的检查与核对之后,需在值班长的参与下签字确认,完成交接班工序。

2.4管理变电站的消防

除上述自然灾害、外力破坏情况,变电站消防管理亦是运行维护的重要内容。管理人员需在变电站门口及内部适当位置设置防火警标识,警示工作人员增加防火意识。变电站内部消防设施需定期检查其实用性,严禁工作人员在正常情况下随意搬动消防设施。变电站门岗需做好对易燃易爆物品的检验,并做好相关记录与处理工作,内部垃圾、废弃物 (如废油) 以及非运行设备应及时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其大量堆放。内部设定严格的用火制度,非规定情况下严禁私自携带或使用火。

2.5管理安全工器具

变电站维护管理的必要工具之一还有安全工器具,它直接影响到变电站异常情况的处理。安全工器具一定要有指定的安放位置并做好标记,与安全工器具相匹配的绝缘鞋子和手套也要在指定位置摆放。安全工器具的储存也需要保持通风和清理,对器具的使用功能定期检查,出现损坏的工具要及时维修和更换,同时还要保证器具使用的数量。

结语

变电站运行环境十分复杂,面临的风险因素亦较多,但综合主要为自然灾害、外力破坏以及人力管理三个主要方面。为加强变电站运行稳定性,变电站运行风险管理应在三方面下功夫:首先,对工程建设地区自然条件进行有效检测,制定防汛管理、防台风管理等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其次,监控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外力破坏行为;最后,提升变电站管理水平,包括交接班与值班管理、变电站消防管理与安全工器具管理、引进先进监测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葛志鹏,葛志红.试论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J].电子制作,2015.

[2]冯平.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

[3]李帮爱.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7,24(06):244 + 246.

[4]吴玉菊.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通讯世界,2017(07):193-194.

论文作者:贾宝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论文_贾宝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