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李燕

8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李燕

李燕

(广西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有效护理方法,促进患儿尽早康复。方法:对8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8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做好消毒隔离是防止本病传播的关键;防治要点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注意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手足口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279-02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可由20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肠道埃可病毒71(EV71)及柯萨奇A16(COXA16)型多见,重型病例致病以EV71为多。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8月共收治了82例手足口病患儿, 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患儿,男42例,女40例,发病年龄30d~13岁,平均年龄(3.5±0.2)岁,其中76例有明显的流行病史,均无重症病例。所有患儿均符合《2008年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1]。82例患儿经积极充分治疗皮疹全部消退均未留下疤痕, 期间有4例患儿合并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并发症,但均临床治愈出院;未出现肺水肿、脑炎、休克、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1.2 临床表现

入院时58例患儿症状较轻,手、足、口腔等部位均有斑丘疹、疱疹,有深在性小水疱, 大小为2~4mm, 周围红晕,主要分布在手掌、脚底,少部分累及臀部,肘部、肛周,口腔黏膜。 24例患儿伴头痛、流涕、咳嗽, 口腔溃疡疼痛至吞咽困难而拒食, 全部患者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

1.3 治疗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同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药物治疗以抗病毒及中医药治疗,结合对症支持治疗,合并感染者予以抗感染治疗,有皮损用炉甘石洗剂及利巴韦林软膏外用,有口腔溃疡者可涂敷西瓜霜或口灵,以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

2.1 消毒隔离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粪-口途径和呼吸道传播,做好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十分必要。患儿安置于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的房间,同一病种可同居一室。病房门把手、床头柜以及患儿的玩具、口杯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病房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1h。医生护士诊断护理每位患儿后,消毒双手,防止交叉感染。患儿的呕吐物及粪便均应消毒处理。对患儿出院的床单元,病房物品,儿童的各种用具玩具等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不宜浸泡的物品可在阳光下爆晒。

2.2 皮肤护理 

患儿皮疹多分布在手、足底、肛周等部位,常伴有搔痒,为避免患儿抓伤而继发感染,应剪短患儿指甲防抓伤,引起感染。嘱咐家长注意患儿皮肤清洁护理,勤洗澡、勤更衣,保持床单平整、清洁,清洁皮肤时不用含刺激性物质,皮肤受压处可轻轻按摩;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注射或粘贴胶布时,注意避开皮疹处,以免加重对皮肤的损伤。有皮肤损害处用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软膏涂擦患处。

2.3 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促溃疡面愈合。应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不会漱口的患儿可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以免感染,口腔内有水疱、溃疡可涂敷西瓜霜或口灵,以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

2.4 发热护理

患儿均有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少数患儿伴有畏寒、寒战。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加强体温监测,掌握体温动态,及时进行温水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措施,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同时,鼓励多饮水,保证充分水份供给。且嘱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减少能量消耗。

2.5 饮食护理

多饮温开水。宜给患儿进食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切忌食用冰冷、辛辣、咸、酸等刺激性食物。对于脱水、酸中毒的患儿要及时静脉补充水分及纠正电解质失衡。

2.6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处于陌生且被隔离的环境,以及疾病带来的疼痛,容易恐惧焦躁和烦哭不止。在护理过程中,态度和蔼,爱护关心患儿,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对于较大的患儿,可耐心地给予解释,争取配合治疗,鼓励多进食,争取早日康复。

2.7 病情观察

大多数患儿症状较轻,只要治疗及时多可治愈,预后良好。但是,近年来发现肠道埃可病毒71型( 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并发症,病死率高。因此,我们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在治疗中发热不退或退而复升、频繁惊厥、四肢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等症状,考虑可能脑炎的发生;定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心率,若出现与体温增高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则预示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凡是发现有异常情况应警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需及时配合医生处理,协助做好各种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3.预防

手足口病是一种多病毒、多传播途径的急性传染病,既可治、可控,又可预防。其预防措施主要在于治疗、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加强幼儿园、学校的预防保健意识和消毒隔离措施。发现患者立即隔离治疗,一般患者居家隔离治疗2周,病情较重者住院隔离治疗。流行期间易感者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宣传卫生知识,做好卫生保健,做到饭前饭后要洗手, 玩具餐具定期消毒, 室内保持空气新鲜, 不喝生水,勤开窗通风,注意患儿的营养休息,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有接触史者给予板蓝根冲剂、大青叶合剂等口服,可能有一定预防效果。

4.小结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柯萨奇A16和EV71两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3],好发于4岁以下儿童,夏季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出现粟粒大小斑丘疹和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水疱或溃疡,常伴发热,局部淋巴结多不肿大。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或通过唾液中的飞沫传播,主要流行场所为托儿所、幼儿园等小儿群集的地方。此病可导致无菌性脑炎、脑干脑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心肌炎、脑出血、肺水肿等。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版)[M].北京:卫生部办公厅,2008.

[2] 杨智宏,朱启镕.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埃可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5,43(9):648-652.

论文作者:李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8

标签:;  ;  ;  ;  ;  ;  ;  ;  

8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李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