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论文_吴秋勇

浅谈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论文_吴秋勇

广西灵山县灵城镇谭礼小学 535400

【摘要】:生本课堂教学模式:1、个人先学,设置前置性作业;2、组内交流,教师点拨,评选“优秀团队”;3、小组间展示、互动点评;4、适时评价;5、激励学生的创新。

【关键词】:“生本” “教学” “创新”

在生本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单纯的老师在讲台上讲授的方式,而是将教师变成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角色回归到他真正的身份——学习者和学习的主体。例如数学新知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他们通过先完成前置性作业、学生之间组内的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学生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解决不少的问题,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合作解决,最后小组之间的成果展示完成数学新知的教学。下面我就说说本人在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个人先学,设置前置性作业

生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那怎样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先学呢?生本教育提出了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把明天学习内容的目标、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明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先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为第二天的小组交流提供了知识上的保障,从而有了想“展示”的欲望,由此展开学生学习的第二环节——小组交流。所以,先学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小组学习的基础,是知识获得的根基。

二、组内交流,教师点拨,评选“优秀团队”

通过前置性作业指导学生先学,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回到课堂,就可以进行小组交流。由于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学所得(无论多少,无论对错),都想在同伴面前“show”一下。此时,我们就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先进行小组内的学习交流,把在完成前置作业时找出疑难知识说出来,向已经学会同学请教,会的学生就教不会的学生,从而建造一个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形成一种向别人求教是光彩的,能帮助别人的是好学生的学习氛围。在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一课上也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把新知的学习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索,让他们感受,让他们去理解,让他们去分析,让他们去讨论。这样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去创造希望,从而在交流中学到知识,得到快乐。在每个班里,我们都成立了以4人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小团队,每个小团队都有自己的队名,奋斗的目标,通过对小团队的建设评比,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与管理,而这也正好体现着 “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的生本教育观。当学生通过组内交流、互助,使全组同学都学会之后,就可以做小老师,检查其它团队的自学情况,给别的团队加分。这样学生就更有动力了。我们通过小团队的建设,促进了学生学习,纪律的自我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小组间展示、互动点评

小组交流之后,各个小组要对自己的讨论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一是对小组交流中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分享,二是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分歧、疑问和没有学会的知识。如果某个小组学习中存在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学生上来讲解,帮忙解决。让学生之间互相作评价,让学生学会聆听,从而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加以学习,分析别人的缺点,给予纠正。通过小组成果展示,鼓励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细节,如在阅读中遇到的语法知识结构。然而,要让学生记住老师所讲的这些区别正是“师本”课堂老师所难以克服的困难之一,学生通过这种自主的学习和自我的学习及同学间的讨论,却往往能牢牢地记住这些。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例如,多让“待进生”用自己话来说说对新知识的理解,或者让他们举出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事例,这样,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待进生”也就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都得以维持和增强。

四、适时评价

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比较善于提问,有的却会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其次,让学生评价,如学生在评价时可根据前面同学不同的说法作不同的评价:前面同学说得好,学生就说:“我非常赞成(欣赏)他的想法!”说得不完整的,学生会说:“我可以给他补充吗?”或者说:“我给他提个建议!……”如果前面学生说错了,就说:“我对他的说法有意见……"这样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建立学生提问记录册,在学生小组中进行评价,组长专门有一项是记录组员的提问情况,每个学生记录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与学期总结评价挂钩。

五、激励学生的创新

在学生的作业上,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为目的,在作业的实施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扩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而变被动的作业为有特色的充满主动性的创造表现活动。我认为:教师作生硬的“示范”及“改画”把学生的思维纳入一个框框之中,作业千人一面,这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而应做到: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让学生的个性化创作性思维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发挥,提倡学生富有个性的作业。在作业的形式上,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如明确作业设置学习内容的目的性,如何根据心理、生理实际情况提出注重趣味性和循序渐进具体的作业份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及审美意识,避免出现强调性地统一要求的临摹或制作,陷入概念化的作业.

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的精神生命是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 “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生本教学理念,在创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不断实践、探索的方向,只要我们坚持“生本”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论文作者:吴秋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浅谈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论文_吴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