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教授中医药论治复杂性功能性胃肠病经验论文_潘瑞东1,梁超2(通讯作者)

梁超教授中医药论治复杂性功能性胃肠病经验论文_潘瑞东1,梁超2(通讯作者)

(1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摘要】 功能性胃肠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变,西医治疗药物不多,治疗效果欠佳。梁超教授长期致力于本病的中医药证治规律研究,对其病因病机认识独到,总结出节段层次辨证理论,善于化裁运用经方,每获良效。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药;梁超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197-03

Liang Chao'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complex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with tro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n Ruidong1,Liang Chao2.

1 Deyang?People's?Hospital,Deyang ,Sichuan 618000,China;

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Chengdu,Sichuan 610075,China

【Abstract】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is a common and difficult disease in the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 Its pathogeny is complex and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changeable. There are not many drugs in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not good. Professor Liang Chao has devoted himself to the study of the regularity of TCM syndrome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for a long time. He has a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its pathogeny and pathogenesis, summarizes the theory of segmental and hierarch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good at tailoring and apply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s,gets good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Chinese medicine;Liang Chao

梁超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药诊治脾胃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复杂性功能性胃肠病的中医诊治,其理源于经典,融汇中西,其法本于脾胃,调和脏腑,其方重于温运,促进气化,效果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其左右,现将梁超教授诊治此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概念及特点

1.1 概念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s)是一组以胃肠功能障碍为主、缺乏严重解剖结构或代谢异常的全身性疾病的总称。临床主要表现为早饱、嗳气、反酸、烧心、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以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最为常见[1]。梁超教授长期临床总结认为,复杂性功能性胃肠病是指目前检查不能发现有器质性损伤,多种功能性胃肠病同时存在,症状复杂且多变,涉及病变部位广泛,病情反复难愈的以功能性损害为特点的胃肠疾病。祖国医学没有功能性胃肠病的概念,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梅核气、呃逆、痞满、胃脘痛、反胃、嘈杂、腹痛、便秘、腹泻等范畴。

1.2 特点

由于每个人的五脏六腑禀赋天生就存在差异,就会在各种损伤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变化多端的复杂性功能性胃肠病,特别是长期反复的损伤后,会导致营养、免疫、代谢、内分泌、精神、心理等方面的继发性损伤。这类疾病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多焦虑抑郁、表现复杂、低致命性、低生活质量、高费用等特点。

2.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病因

2.1.1饮食因素 研究表明,喜食生冷、辛辣、咖啡、进食过饱是NER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梁师认为“饮食损伤”是造成胃肠病的主要病因,包括饮食不洁(节),暴饮暴食,饮食偏嗜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又出现食品污染、营养过剩、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新的问题。食品生产的工业化,导致大量的农药、化肥、添加剂(防腐剂、色素)、抗生素、激素等伴随食物进入我们的胃肠,不断地积累和叠加,超出胃肠的承受和修复能力,最终造成各种复杂的胃肠病。

2.1.2起居劳逸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有的人神劳而形逸,有的人形劳而神逸,有的人形神俱疲,还有人形神俱逸。过劳则伤形耗气,脾胃乃伤;过逸则气机阻滞,运化失司,胃肠壅滞而为病。梁师认为起居无常,劳逸失度是胃肠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2.1.3六淫七情 天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风寒湿邪气(包括外感风寒湿邪气、生冷饮食)与微生物关系密切,容易损伤机体免疫屏障,尤其是胃肠道黏膜屏障[3]。中医学认为精神因素是其重要病因,情志不遂可通过肝、心直接或间接影响脾胃功能[4]。环境污染、食品污染已使六淫邪气更加普遍,而社会竞争、工作压力又让人们经受更多的焦虑、抑郁、忧思等不良情绪,令我们的正气更加亏虚。梁师认为六淫侵袭(尤其是寒湿邪气)及七情内伤(尤其是忧思、焦虑、抑郁)亦是导致胃肠病的重要因素。

2.1.4先天禀赋 现代医学表明,FGIDs的发病与遗传(基因多态性)有关,可能有多种遗传因素在 FGIDs 的发病过程中起作用[5]。《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梁师认为,脾胃生理功能的先天不足是产生功能性胃肠病的基础。每个人先天禀赋不同,胃肠的承受和修复能力不同,相同的损伤也可能导致不同的胃肠疾病。

2.2 病机

2.2.1病位 梁师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脾胃、小肠、大肠,与肝胆心肺肾等密切相关,涉及四肢、九窍、十二经络、气血津液等。正如李东垣《脾胃论》所云:“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九窍,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岂一端能尽之乎。”说明脾胃病涉及的范围很广。

2.2.2基本病机 梁师认为,功能性胃肠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胃阳气虚弱。脾为太阴湿土,胃为阳明燥土,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位于人体中央,是人身一小太极。脾胃的生理特性是运化不息,气化不止,而其原动力就是脾胃阳气。各种损伤因素的长期反复作用最终都会导致脾胃阳气的损伤,致使脾胃运化失司、气机升降失调而发病。

2.2.3病机模式 随着胃肠损伤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会出现各种纷繁复杂的病机模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①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出现问题: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胃气上逆而不纳,脾气下陷而不举,气机阻滞而不能出入,或几种气机问题交叉重叠出现。②水谷运化失常,病理产物出现:饮食入胃,脾胃阳气虚弱不能正常消磨水谷,水谷不能正常化生气血津液而停滞胃肠。饮食积滞则化生痰湿水饮,郁久而化热生瘀,痰湿水饮与热、瘀相搏,流注筋骨肌肉、四肢九窍、十二经络而出现各种病症;③气血津液亏虚,机体失养:水谷不能正常运化,气血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气血生化乏源。久则气血津液亏虚,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皆失所养。三种病机模式常交叉重叠出现,导致疾病表现的复杂化。

3.节段层次辨证理论

梁师依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等关于脾胃生理病理的论述并结合现代医学关于胃肠解剖结构、生理病理、胃肠动力、营养、代谢、内分泌、微生态、心理、精神等相关知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胃肠病节段层次辨证理论。

3.1 不同节段发病,病理表现和特点不同

梁师通过临床总结发现,现代医学之口唇、口腔黏膜、小肠疾病多属古人所言之脾病范畴,而古人所言之胃病包括现代医学之咽、食管、胃和大肠疾病。脾为阴脏,以升为健,胃为阳腑,以降为和。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脾胃常脏腑同病,虚实夹杂,脏虚为本,腑实为标。故脾病的特点是多虚多寒,胃病的特点是多实多热,二者可同时或兼夹出现。梁师还认为,胃肠的管道疾病(粘膜、肌肉、神经、内分泌等)可归属于中医的脾病范畴;而胃肠的管腔疾病(炎症、微生态等)可归属于中医胃病范畴。脾病多表现运化升清失职,精、气、血、津、液的不足,失于濡养;胃病多表现为收纳降浊不利,食积变生痰饮水湿,郁久化热,流注四旁。胃肠病常表现出节段式发病的特点,病变损伤的节段不同,病理表现也不同。例如嗳气、反酸、烧心是胃病的特征性表现,而口臭、腹泻、消瘦、乏力属于小肠病变的特征性表现,腹胀、腹痛拒按、便秘是大肠疾病的特征性表现。

3.2 病变的层次不同,疾病的表现和轻重程度亦不同

梁师受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理论的启发,总结出胃肠病亦有气虚、阳虚,在气、在血,兼夹食积、痰饮水湿,化热、瘀血,气机失调,单一病变、多元病变等不同层次。

4.治法方药

4.1 治则治法

梁师基于以上的病因病机认识和节段层次辨证理论,确立了温补助运、调理气机、消食化积、清热化湿等治疗大法,以恢复水谷运化为第一要务,围绕气机升降做好核心工作,兼顾他脏调畅气机,祛除痰、湿、水、饮、热、瘀等脾胃阳气虚弱下的病理产物。

4.2 常用方药

梁师善于化裁运用经方,临床以中医脾病为主者常选用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理中汤、五苓散、四君子汤等加减;以中医胃病为主者常选用枳实消痞汤、半夏泻心汤、承气汤类方等加减治疗。关键类药物有理气类:枳壳、青皮、厚朴、木香等;温中类:桂枝、干姜、肉桂、附子等;化湿类:藿香、砂仁、茯苓、猪苓等;健脾类:炒白术、党参、大枣、炙甘草等;泻下类:大黄、芒硝、枳实等;清热类:黄芩、黄连、栀子等;升阳散热类:柴胡、葛根、升麻等;消食化积类:炒麦芽、山楂、建曲、莱菔子、槟榔等。临床上,梁超教授根据节段层次辨证理论灵活选方用药,常数方合用,随症加减,效验良多。

【参考文献】

[1]王凤云,卞兆祥,康楠,等.从脾论治功能性胃肠病[J].中医杂志,2014,55(11):920.

[2]王轶,朱生樑.非糜烂性反流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8,38(1):32.

[3]邸莎,赵林华,逄冰,等.浅谈风寒湿邪气对胃肠道黏膜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5):1947-1950.

[4]段园志,唐旭东,王凤云,等.精神因素对功能性胃肠病影响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1):128-133.

[5]崔立红,彭丽华,杨云生.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25):488.

论文作者:潘瑞东1,梁超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梁超教授中医药论治复杂性功能性胃肠病经验论文_潘瑞东1,梁超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