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临床诊断40例肾结核影像学表现分析论文_杨姗

CT临床诊断40例肾结核影像学表现分析论文_杨姗

四川绵竹市人民医院 618200

摘要: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肾结核的CT影像研究报道较少,早期诊断经验不足,笔者分析经尿液检查证实的50例肾结核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认识。

关键词:肾结核CT诊断

目的:

探讨分析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及其表现特征。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40例肾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对他们的CT诊断肾结核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结核的CT表现随病程、病理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表现为实质内低密度灶、形态改变、钙化,并可合并肾积水、输尿管膀胱和肾周改变以及肾功能损害等。结论:CT检查可观察肾实质及肾盂、肾盏内的病灶,对肾结核的典型表现如花瓣征、钙化、不对称性肾积水及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壁的增厚明显优于其他检查方法,同时可明确患肾功能、周围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结核,为临床提供更加直观和丰富的确诊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4年来临床和CT确诊的肾结核病例共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8~60岁,平均35.4岁。临床症状表现有:腰痛35例,尿痛8例,尿频、尿急17例,发热、乏力16例;40例尿常规检查有异常者40例。

2、检查方法

首先让患者接受尿常规检测,40例患者均符合肾结核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肾结核。然后对这40例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扫描的位置包括患者的全部肾脏、输尿管、膀胱边缘等位置。在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时,应当根据患者使用对比剂排泄情况进行的不同时间,对患者进行延迟扫描,在扫描过程中应当认真观察对比剂进入患者膀胱的具体情况。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患者在接受扫描的前一天,应当准备好自己的肠道,并且在扫描前的两小时,服用1000ml浓度为1%~2%的泛影葡胺稀释液,以保证在扫描时患者的膀胱充盈度达到最大。

二、结果

肾脏结核早期CT表现:90%肾结核均为原发感染期,细菌经血管抵达肾脏,只有少数为原发后感染扩散所引起。由于这类微小病灶体积小,除非发生钙化,否则CT亦难检查出来,早期肾脏可显示正常。

肾脏结核中期CT表现:若患者免疫力低,则细菌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达肾皮质引起结节增生和组织破坏,以后逐渐融合而中心发生干酪样坏死形成寒性脓肿,当病变发展到肾髓质时,肾乳头发生溃疡、坏死,并蔓延至肾盏,形成空洞性溃疡。病灶可经过淋巴、血液或直接蔓延,这些病变多发生在肾乳头处,因而CT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肾脏体积增大,外周部分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边缘模糊的低密度病灶或囊腔,囊内CT值近似于水密度,增强扫描可见囊腔与集合小管系统相通,有造影剂进入囊腔。与之相通的肾盏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肾功能可正常。肾周筋膜增粗、模糊,同侧腰大肌影可肿胀。

肾脏结核晚期CT表现:病变继续发展可成为无功能脓肾,并可侵及肾周而引起炎症和脓肿,亦可发展为肾自截。表现为肾功能低下,肾皮质萎缩,肾盏、肾盂扩大,可有空洞、钙化,并可见增厚的肾盂和输尿管壁。

三、讨论

1、肾结核的特点

可分为①结节型;②溃疡空洞型;③纤维钙化型。早期仅累及肾皮质的肾小球,形成小结节微型灶。此期肾结核CT表现不明显,与肾脏其他炎症不易鉴别,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随着病情进展,结核灶增多融合,中心干酪性坏死,周围实质破坏并累及集合系统,形成溃疡性空洞。CT平扫可见患肾体积增大,轮廓呈“波浪”样改变,实质密度不均匀减低,肾盏扩张积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增强扫描患肾实质强化不均,可见单发或多发破坏灶及脓腔,围绕肾盂呈“花瓣”样改变,它是肾结核最常见的特征性CT征象。随病程迁延进展,患肾功能不同程度减退,体积挛缩加上钙化最终发展成为“肾自截”。此期CT扫描肾脏可发现斑点状、片状或弧状、肾形等钙化。晚期结核病灶随尿路蔓延,膀胱及对侧输尿管常受累,CT表现膀胱容积缩小,壁僵直毛糙,对侧输尿管壁轻度增厚、肾脏轻中度积水。

2、肾结核的鉴别诊断

①肾脓肿:多为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经血行播散引起,发病急,常有寒战高热,血象明显增高,明显腰部痛及叩痛等全身症状。肾实质内多发低密度脓肿,可融合较大脓腔。一般无输尿管壁增厚,少有积水,尿路感染症状少,抗菌药治疗效果明显。②多囊肾:双侧肾明显增大,双肾内见多发的大小不等囊肿,囊肿间有正常的肾组织。无肾积水,多有家族史,常合并多囊肝。

中年后多引起双肾功能减退,甚至肾衰竭。我们认为,长期慢性的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或者是一般抗感染治疗经久不愈的膀胱炎,均应考虑肾结核病变的存在。肾结核的病变过程非常缓慢,在临床表现是膀胱刺激症状为主。因此对肾结核的诊断,是以膀胱炎的症状(尿频、尿急、尿痛)为线索。除有引起膀胱炎的明显原因外,都应考虑肾结核的可能,必须作进一步的系统性检查,包括尿液常规及结核杆菌检查、X线造影和CT检查。

3、肾结核CT扫描价值

CT具有高密度分辨率和一定的空间分辨率,图像无结构重叠,对肾实质、肾盂肾盏形态及邻近结构能直观显示。因此CT能清晰显示肾结核的发病部位、程度及病理特征,准确反映患肾功能、周围受累及对侧肾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加直观丰富的诊断及治疗依据,尤其多层螺旋CT可以后处理重建,显示其无法比拟的价值。

总之,肾结核的CT表现与结核灶存在的不同病变时期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而CT在中晚期肾结核诊断中部分征象具有一定特异性,正确认识和掌握本病的病理特点,进一步加强其CT征象的认识,才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结论

近些年来,我国的结核病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而结核疾病对患者的脏腑功能伤害比较大,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所提高的肾结核,大多数来说是一种继发性感染疾病,在所有的肺外结核疾病中占到20%的比例。肾结核向下蔓延会引发患者形成膀胱结核,造成患者输尿管口处的粘膜发生充血、水肿和溃疡,最终引发肉芽组织的形成和纤维花,最后甚至会蔓延到患者的整个膀胱。由此可见,提高肾结核疾病的诊断,以尽早为患者提供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CT增强扫面能够了解到现阶段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对于及早发现肾结核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盛季平,王燕.肾结核的CT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0):59-60

[2] 高冬冬,毕伟华.50例肾结核的CT诊断经验[J].中国使用医药,2011,(20):20-21

[3] 沈广娟.肾结核的CT诊断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33-34

[4] 韩永红,禹奇,万敏,徐园. 34例肾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07期.

[5] 林芝,黎承杨,潘正故,李成山,李明果,韦艳梅.肾结核72例临床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6] 于坤银,虞春堂,曾盛.IVP、CT对肾结核的影像对照(附16例分析)[J]. 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年05期.

[7] 王宋浩,张庆武,林楚藩,等.肾结核的CT诊断[J].河北医学,2004,10(7):603-605.

[8]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14-515.

[9] 曾晓华,李国雄,高宝安,等.结核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121.

[10] Kenney PJI maging of chronic renal infections[J].AJR,1990,155(3):485-494.

论文作者:杨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  ;  ;  ;  ;  ;  ;  ;  

CT临床诊断40例肾结核影像学表现分析论文_杨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