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影响下香港经济基本稳定的原因_银行论文

金融危机影响下香港经济基本稳定的原因_银行论文

金融危机冲击下香港经济基本稳定的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原因论文,稳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7年7月初,由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东南亚,并波及到亚洲的其他地区。几个月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货币贬值了20%至30%以上,股市跌到了多年来的最低点。经济实力较强的新加坡也受到了严重影响。香港股市下跌也较严重,被迫关闭四天,1997年10月26日股市重新开放,一天内又暴跌33%。受亚洲股市影响,美国股市也下跌较多,并导致全球股市的震荡。欧洲、澳大利亚、拉美各国的股市也出现罕见的下跌。危机导致有关国家外债上升,投资者损失惨重,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员增加,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东南亚金融危机余波未尽,韩国的金融业又陷入了困境,日本的金融市场也出现了动荡。危机会向何处蔓延尚难以预料。面对金融形势的急剧变化,人们对亚洲经济的发展前景担忧。

诚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家之间和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广泛,亚洲发生的金融危机对本地区经济必然产生严重的冲击。首先,东南亚是亚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这一地区经受危机后,近年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受到某种程度影响。经济复苏可能需要2—3年时间。东南亚经济增长减速会影响亚洲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其次,亚洲地区三分之一的出口在地区内部展开。危机发生后,东南亚各国为了减少经常项目赤字,正在大量压缩进口。其它亚洲国家为避免金融风险也在减少进口,防止发展过热。这必然影响亚洲出口增长。最后,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危机发生后投资者从东南亚股市转移的资金每月约达2.2亿美元。(注:资料来源:《经济参考报》1997年12月15日。)不少投资者持观望态度。外国投资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亚洲经济的增长。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1997年发生的股市风潮影响极大,但是当前各国经济形势与七、八十年代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全球经济总的趋势来看是稳定和健康的。虽然在短期内,亚洲经济由于受到冲击需要调整,增长速度必然放慢,但从稍长远观点看,亚洲经济增长必然要加快。这主要是由于这一地区总的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巨大,这次危机并没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而且这一地区储蓄率高,整体竞争力在增强。危机基本上没有破坏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基础。通过这次股市风潮,各国可将市场内部进行一次大调整。但各国也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即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为各国吸引外资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巨额资本,其中有一部分是高度投机性的资本正使全球金融、货币、股票市场的风险大增。特别是新兴市场由于承受能力较强,监管也不够完善,常常首当其冲地受到损害。如何趋利避害是各国需要认真研究并通过国际合作来妥善解决的。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暴发后,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货币出现大幅贬值,而港元虽屡遭国际投机者的冲击,但依然稳定如固,成为亚洲资本开放经济体系中唯一汇率保持不变的货币。香港经济根基依然稳固,多数行业与部门的发展在1997年仍好于往年。整体经济在强劲的内部需求带动下,仍然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那么是哪些因素促成香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仍保持基本稳定呢?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金融监管制度完善

香港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之一是,香港是世界上除伦敦、纽约以外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业的发展与成熟与其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分不开。多年来香港已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现代化的、严格规范、法制健全的金融管理体系,实施稳建的货币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货币措施。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香港金融监管的指导思想是,通过金融监管保证金融体系健康和稳定的发展。香港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港府历来采取“积极不干预”的政策,对金融业实行必要的监管。在保护储户利益上与世界标准看齐,巩固最低限度的管制,巩固按国际标准来衡量的监管。

2.在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上形成三个层次管理,采取政府管理与民间自律相结合的方式。香港没有中央银行,其发行钞票职能授予汇丰、中银集团和标准渣打三银行,而其中央银行的职能由1993年成立金融管理局行使,这样监管的第一个层次为港督会同行政局——财政司——金融管理局进行监管。其职责包括办理发行银行新牌照;禁止银行从事违例商业活动;保障公众利益;不定期和突击抽查银行帐目;受理银行在当地或海外设立分行及办事处的申请,收阅并研究银行按年、月、周呈报资料;监管银行流动性资产情况等。第二个层次是香港银行业咨询委员会,由社会人士和官方人员共同组成,其职责是就银行立法和政策向当局提出意见,协助当局了解银行情况。第三个层次是银行业自律组织即香港银行公会,其常委在取得财政司同意后,有权制订有关银行业务的规则。这些规则主要有:第一,存款利率协议。即给定存款利率上限。第二,普通收费协议。银行公会商定各种最低收费标准。第三,银行公会有权指令某一会员停止某一项服务,或停发某一种金融票据。公会通过对金融信息和会员意见进行征集和反馈,协助会员解决有关问题。

3.金融监管体制实行“三级制”。从1989年3月开始,香港实行这种银行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包括三级认可机构,即持牌银行、有限制持牌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对这三类认可机构根据各自的业务性质、资产规模和注册地点的不同,分别规定了相应的发牌条件及最低资本金规定。还明确划分了各自的经营标准和业务范围。香港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规定主要是在存款业务方面。有限制持牌银行不许接受50万港元以下的存款;接受存款公司不能接受不足3个月的10万港元以下的存款。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小存款者的利益。由于有了上述规定,就使得持牌银行成为香港受监管最严、也最安全的金融机构。而有限制持牌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则相对风险较大。由于小存款者一般难以判断金融机构的风险,因此上述规定就使得10万港元以下的小存户只能在持牌银行开户存款。此外,法律还规定银行对其他公司持股或购进地产数量不能超过本机构实收资本和储备的25%。以上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银行业的过度竞争。因为过度竞争会导致银行进行高风险投资以追逐利润,从而破坏和危及银行的稳健和存户的安全。香港“三级制”监管优化了银行业规模结构,限制其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加强了持牌银行的地位和利率协议的约束力,优胜劣汰,从而保障了其金融稳定、健康发展。

4.金融监管立法不断完善。在香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金融监督法例,并随金融业的发展不断修改完善成为香港实施监管职能的基础和保障。香港监管立法主要包括:《银行条例》,《存款公司条例》,《外汇基金条例》,《香港银行公会条例》等等。前两个条例对银行和存款公司成立和经营管理作了详尽规定。《公会条例》包括清算制度和利率协议的有关内容。香港监管立法以《银行条例》最为重要,体现其立法的规范、完整和详细的特点。以《1986年银例》最为健全该条例是由港银行界与英格兰专家共同探讨后实施的,对一系列风险业务作了限制,使香港银行业监管更趋完善。

5.监管手段及指标多样化。香港有十分全面的监管手段和一系列标准化和国际化的指标体系。香港金融当局在监管过程中,其部门具有监督、检查、管理、稽核、处罚和人事监督权,多方面的监管措施综合合作,具有相当的约束力。而且建立标准国际化的指标。主要有:第一,对贷款集中程度限制,如对客户贷款不得超过实收资本加储备的25%;对董事个人不能提供超过25万港元的抵押贷款(或超过本身实收资本加储备25%的无抵押贷款);有限制持牌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不得向董事或有关人士提供无抵押贷款。第二,资本充足性限制,按《巴塞尔协议》要求资本充足性比率达8%。1989年12月香港金融监管当局在香港开始实施资本充足比率的规定,规定持牌银行的这一比率为12%,其余两类机构为16%,均高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标准。在1996年香港本地注册银行中,综合资本充足比率为17.8%,高于港府的规定。第三,资产流动性限制,根据1986年银行条例的规定,最低流动比率为25%。在1996年香港本地注册银行中,流动资金比率绝大多数在40%以上,高于监管要求。以上这些标准的制定限制了风险的集中,防止银行业务盲目扩张,增强了应付挤兑的能力,提高了香港银行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的规范性,从而确保了香港银行业稳健的发展,也确保了储户的利益。

通过分析香港金融监管制度,可看出,香港详尽完善的金融立法,全面而规范的管制手段是尽量减轻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保证。实际上,目前银行业的发展也证实了金融监管的巨大作用。由于香港金融业的开放度很高,各国银行在这里进行激烈的竞争和角逐。各家银行都争先恐后地把新技术、新服务带到香港,以赢得客户和市场。在香港银行业,汇丰、中银集团和标准渣打三银行是最有实力的银行。中银集团吸纳的存款额约占香港银行业存款额的四分之一,是发展最快,拥有分支机构最多的银行之一。美资、日资等外资银行,虽然在网点数量、吸纳存款金融上不具有优势,但是,由于它们在海外的网点密集、调动的资金总量潜力大,因而在香港金融业亦有很大的影响力。相对而言,美资银行在新科技推广、新产品及新服务的推出上具有很大优势,常成为这方面的“领头羊”;而日资银行则在银团贷款、大规模的离岸筹资方面,常有惊人之举。

经过历次市场的优胜劣汰,香港银行业已形成了符合现代国际标准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经过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和高利率的影响,银行业盈利增长会放慢。但银行整体经营稳健,资本充足比率在1997年底仍保持在13—15%的水平,远高于国际上8%的标准。香港银行与地产有关的贷款比重虽大,但在房地产价格回落二成的情况下,据有关专家估计银行坏帐机会不大。

二、财政政策宽松而灵活

香港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经济一直以转口贸易为主。自5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香港开始向以加工工业为主转变。经过60至8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香港在亚太地区中成功崛起。其经济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长期形成的审慎的理财原则。香港虽是一弹丸之地,但经济外向程度极高。为使政府执政有比较宽松、灵活的余地,长期以来实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实践证明:只有适度压缩政府部门的行政开支,才能保证政府有能力去改善投资环境;只有拥有充裕的财政储备,政府才可以从容应付那些来自不同方面的、难以预料的外部冲击。

由于殖民地政府的特点,港英理财思想一直趋于保守。70年代以后财政管理准则为:

1.公营部门开支的实质增长不能超过经济增长率(量入为出);

2.收入与支出预算保持平衡,并尽量产生盈余(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3.遏止非经常开支下跌的趋势;

4.维持税收负担结构的平衡,保持直接税与间接税之间、税收与其他收入之间合理比例;

5.经营盈余大于非经常开支的50%(提高政府抵御不测事件的能力);

6.公务员增长控制在2—3%以内(控制政府经常性开支的规模)。

从80年代后期起,港府对上述财政管理准则作了一些修订:如将“公共开支增长不超过经济增长率”修订为“不超过本地生产总值的趋势增长”,即不强求每一年的量入为出,个别年份支出可以超过收入;降低对财政盈余和经营盈余的要求,将”经营盈余大于非经常开支的50%的要求修订为“大于基本工程开支的50%。此外,还反复阐述政府举债的原则。强调财政状况较好的时候应减轻纳税人负担,提出财政开支应避免通胀压力等。这些修订内容反映出港英当局在新形势下财政政策的转变。

随着港英当局对财政预算准则的修订,每一年度的预算编制也出现了某些变化。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连续多年都有大量预算盈余。进90年代以后港英政府搞人为的赤字预算,即在财政状况较好,财政储备充裕的情况下,也有意制造财政收支入不敷出的现象。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通胀又持续高企,但港英政府的财政开支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势头,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实际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近年来港英政府出于政治考虑,逐渐背离了传统的尽量维持预算收入平衡的理财原则,但总的来看,香港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事业,以及政府行政开支,用于经济服务和投资的只占很少比重。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大改变了香港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其有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日益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和优良的社会服务。从长远看,这对香港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香港实行简单税制和低税率政策,对海外资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香港成为独具优势的投资场所。

通过上述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以及政府的积极不干预政策的使用,实现了港英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港府对香港社会经济管理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在宏观上加强管理,调节和控制;二是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建立起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因而在香港社会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政府的经济决策与意图几乎都是通过半官方机构或民间团体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来推行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加强了政府和社会经济抵御金融风波的能力。如在1996年度财政储备为4千亿港元,而外债却微不足道。香港是一个在国际间为数很少的基本没有外债的地区;特别是外汇储备充足,1997年10月底其外汇储备为918亿美元(注:资料来源:《经济参考报》1997年12月9日。),名列世界第三位。这样当经济发生波动时,政府有强大的经济后盾为基础,有能力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从而使经济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

三、联系汇率制度强化了投资者信心

香港自1983年开始实行联系汇率制,即按7.8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向发钞银行出售和购回负债证明书,实施美元汇兑本位的汇率制。它是特殊的政治、经济、金融和信心背景下的产物。在当时采取联汇制,并不是为了对货币制度有秩序有步骤的调整,而是为了应付当时政治经济因素所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应急方案。这一举措在当时稳定了香港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了投资者信心,为香港各行各业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经营环境,为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香港政府仍始终坚持联系汇率,而且联系汇率在此次危机中经历了考验。联系汇率制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挫败国际投机者,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联汇制具有自我调整机制,能承受较强的冲击。联汇制与固定汇率制有本质的区别。首先,港元联汇制具有不充分兑换性。1美元兑7.8港元的官方汇率只适用于外汇基金与发钞银行之间,至于银行与客户、银行同业之间的港元交易,以及所有非现钞交易均需以市场汇率进行。其次,联汇制具有无约束性。在该制度下,港元与美元存在着双重汇率,即联系汇率和市场汇率。市场汇率趋向联系汇率,主要依靠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套戥和竞争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联汇制具有自我调节机制。这是传统的固定汇率制所不具备的优点。由于联汇制规定发钞银行在发钞时须先缴付等值美元,这就保证了港元有十足的外汇储备作后盾。

2.自实行联汇制十几年以来,港府围绕巩固和捍卫联汇制已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和雄厚的外汇储备。这套机制包括1988年的“新会计安排”,1990年以来推出的外汇基金票据和政府债券,1992年设立的流动资金调节机制等,金融管理局能够透过售出短期借贷票据,抽紧流动资金等措施来调控利率,从而维持联系汇率。需要指出的是,1996年正式启动的香港中央即时支付结算体系在这次金融风波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使金融管理局能即时发现异常的港元抛售,及时查明情况和抛售港元的机构,及时采取措施还击。1997年10月在东南亚金融风波中获利巨大的国际投机者将冲击目标第三度转向香港(7、8月间曾两次冲击港元汇率)。这次冲击比7、8月间更甚,而且已较熟悉香港特区政府的对策。国际投机者一方面攻击港元联系汇率,不但攻击现货汇价,还大量沽售远期港元兑美元的合约来套利,另一方面攻击股市,导致港股暴跌,投机者从中牟取暴利。当时港府预计市场行情将进一步恶化,于是采取果断措施来挽救汇价和股市,主要有:

第一,透过外汇基金在市场上抛售美元,吸纳港元,紧收银根,并警告各银行不得大力超额贷出港元,否则金融管理局在运用流动资金调节机制为各银行贴现时,将对违规银行收取惩罚性息率。此举措令那些借港元给炒家沽空港元的银行,被迫转向银行同业拆息市场高价补回港元,结果将隔夜拆息率提高至300厘的较高水平。

第二,透过土地基金在股市低位时大手吸纳蓝筹股。土地基金选择透过多家大型证券公司吸纳,并要求有关公司以大手吸纳来阻止股市的跌势。

港府采取以上两措施的目的是要增加国际大炒家的炒作成本,虚耗其实力,减少其获利程度。

第三,为配合上述行动,汇丰、渣打及中国银行宣布将银行最优惠利率调高四分之三,至9厘米。各大银行又相继采取措施,拒绝客户提取未到期的定期存款,而部分容许期满前提款的银行则提高罚息至10厘半。

特区政府的各项措施收效显著。1997年10月下旬港元汇价随即反弹,港府成功地捍卫了联汇制。从联汇制实行十几年来的经验表明,联汇制不仅对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保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非常重要,而且是维持香港经济稳定的支柱。

当然坚持联汇制在经历了东南亚金融风波后,使香港经济付出了沉重代价。首先,股市下跌并带动楼市下降。在目前港元汇价虽没有下跌,但包括股票、地产在内的港元投产实际上已大幅贬值。从短期来说,香港经济将忍受短期阵痛,并将面对由此而造成的后遗症。从长远而言,港元资产贬值有利于消除地产、股市中的“泡沫经济”成份,从而加强香港经济竞争力。其次,由于港元汇价相对东南亚各国货币偏高,对香港的旅游业、零售业以及港产品出口等有所影响。但香港经济已经转型,由金融、服务业取代了制造业成为经济支柱,再加上香港与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产品不尽相同,相对而言对整体经济影响不太大。最后,港府为捍卫联系汇率,利率将有一段时间处于高水平,会使资本成本上涨,工商投资和私人消费将有所萎缩,个别靠大规模借贷扩张的公司将有可能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倒闭,而其它一些行业如地产代理、金融服务等也因投资气氛不佳而面临低潮,业务收缩甚至裁员等情况发生。这些最终会导致未来一段时间香港经济增长放缓。

针对上述不利局面,社会上存在着种种批评和反对联汇制的呼声。但从目前经济状况而言仍应继续采用联汇制。因为如果放弃联汇制,港元汇价很可能在近期随亚洲其他国家货币而下跌。随之而来的信心危机又将利率推至更高水平。结果股市与楼市会进一步下调,而投资与消费开支则会受到打击。根据预测显示,如果香港放弃联系汇率,下年度的经济增长仅为1.8%,而通胀则可能是11—12%(注:资料来源:《经济参考报》1997年12月12日。),从而必将对楼市和股市造成更大的冲击。实际上无论采用哪种汇率制度,在近期亚洲金融风波中,香港这个没有跨境资金流动限制的国际金融中心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但联汇制至少令港元兑美元的汇率保持稳定,而美元目前仍是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通用货币。总之,世上无尽善尽美的汇率制度。每种制度都有其利弊。联汇制是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不可能永远坚持下去,但就目前香港局势而言,实行联汇制仍是利大于弊,应该坚持和维持下去。危机一旦过去,利率必然会逐步回稳,港府会采取相应措施保持香港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保持香港政局稳定,经济稳定繁荣是联汇制能抵挡住金融冲击的根本原因。而保持香港经济稳定,离不开日益强大的内地因素的支持。据1998年3月24日国家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已达1430亿美元,从1996年开始跃居世界第二位。相信任何国际投机者都会有所顾忌。而且中国内地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这是香港金管局从容操作各项措施的重要基础。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与联系更加密切。香港在市场推广、设计、品质控制、企业策划以及国际贸易方面的专长,正好与内地的人力资源、土地和物资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据有关资料,从1979年到1997年9月底,中国累计批准协议外资金额约5千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额约2100亿美元。从1993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吸收外商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到1997年底,香港在内地的投资占内地外来直接投资总额约60%。香港作为内地企业集资最佳之地在未来数年会更为加强,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本次东南亚金融风波中,一些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着问题。如经常项目赤字较高,过分依赖外国短期投资,出口产品单一,股市和楼市持续滑落,银行呆坏帐严重,外债高筑等。相比之下,香港整体经济发展良好。货币币值是经济实力的体现,经济良好,货币就稳定。在1997年香港经济保持强劲稳定发展。本地生产总值持续增长,预计在整个财政年度的增幅达5.5%,使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达2.66万美元。失业率继续下降,目前失业人数只占人口的2.2%;预计本年度的通胀率为6.5%。与此同时,作为香港最大贸易伙伴——内地经济持续蓬勃发展。中国外贸总额从1993年至1997年均递增13%以上,1997年外贸总额达32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1998年经济实质增长预计达8%。宏观调控政策逐步放宽,并存在一定的减息空间;近期内地再次大幅降低关税,减幅达26%,涉及4800种商品,无疑会有利于内地经港转口和港产品对内地的出口。此外内地为实现“九五”计划而产生的庞大的资金需求,也将成为香港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强劲动力。

有关香港经济的统计数据使人们可清楚地看到其所蕴藏的巨大经济能量。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提出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已连续3年将香港列为最有竞争力地区的第三位。在1997年底美国传统基金会发表《1998年经济自由指数报告》中,香港连续第四年荣登全球榜首,显示出国际社会对香港回归后经济发展环境的认同与肯定。可以预计在1998年香港经济发展环境和各主要经济领域表现虽因金融风波影响将有所放缓,但整体经济基础比较理想,经济复原及竞争能力仍优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由于政府奉行自由市场政策,并有完备的市场体系,完善的经济调节机制,健全的法律制度相互配合作用,所以在未来无论是在本地、亚洲以及全球的经济活动中,香港仍将继续发挥着东方明珠的显著作用。

标签:;  ;  ;  ;  ;  ;  ;  ;  ;  ;  ;  ;  

金融危机影响下香港经济基本稳定的原因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