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评价专家系统的研究

室内环境评价专家系统的研究

钟云志[1]2003年在《室内环境评价专家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有80%以上的时间处于室内,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对室内环境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价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专家系统的产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环境问题的新工具,为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室内环境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热舒适环境、听觉环境、视觉环境和空气品质四个方面对影响室内环境的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室内环境的主要问题是室内空气质量,本文确定了以室内空气质量为主的评价指标及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并对前人评价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指数做了改进和完善,为专家系统的编制提供了依据。本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地对室内空气质量作出评价,并对评价的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 本文以基于规则产生式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为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室内环境复杂的对应关系,初步建成了以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为主,基于CLIPS的推理技术和Delphi数据库技术为开发方式的专家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数据输入模块、评价推理模块、评价结果输出模块、规则库编辑模块等。系统将数据库和事实库关联起来,用户把评价数据输入到数据库,系统一方面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同时也将数据库和专家系统中的事实模板相对应,相关字段和专家系统事实模板中的槽相对应,为系统推理做准备。数据库字段内容的变化将影响到事实模板中槽值的变化,大大方便了用户对事实的输入。考虑到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特点和超标的污染因子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用,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室内空气综合质量评价的概念,以污染因子的综合评价指数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系统使用SQL对室内空气质量指数进行计算,对导致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使用推理完成。同时系统可以从事实、规则、激活等方面对推理的过程进行监视。规则库编辑模块可以让用户查看已存在的规则和对规则进行编辑、添加等操作,体现了系统的可扩充性。 该专家系统采用了多种计算机技术,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系统事实库、规则库易于修改、扩充与维护。 研究表明,利用基于规则的推理技术开发室内环境评价专家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可大大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关键在于提供优质的专家知识。

朱文莉[2]2015年在《基于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框架的BSA体系及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自然能源与矿物能源的过度消耗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与环境危机,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各国普遍遵守的基本准则。可持续发展框架的确立对建筑行业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以建筑可持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分析数据为基础,建筑可持续性评价成为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建筑可持续性评价面临的问题,如相关议题集中于建筑在环境领域的性能表现、缺少对国际通用评价框架的研究等,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辨析与度量出发,在探寻建筑可持续性的结构与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具备国际适应性与可比性的BSA(Building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现有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研究,对国际通用的建筑可持续性评价框架和国家层面的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其发展历程、应用范围、评价领域、评价条款、基准权重和体系特征,重点关注地域特征、发展现状、设计理念、技术体系及建筑相关产业对评价体系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为现有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分析,以对现有体系的研究为基础,对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进行综合分析与专项分析,综合分析的内容包括对其价值负载、影响因素、体系特征即各评价体系之间的关联性、共性、特性以及与城市评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专项分析的内容包括环境领域关键指标的评价条款与基准设置,以及其在社会领域、经济领域、政策领域的相关规定。第叁部分为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在前两部分研究内容的基础上,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论为依据,以降低环境影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为目标,涵盖环境领域、社会领域、经济领域、政策领域4类建筑可持续议题,兼顾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社会文化的公平性、经济发展的合理性、政府政策的引导性以及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具备清晰的构建原则、构建方法、层级结构和构成要素,通过评价模型、评价条款、衡量基准、权重体系等要素的设置,构建出兼顾时间上的动态发展与空间上的适应演化的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为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应用与展望,将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应用于对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建筑项目的评价,对其进行案例检验,论证其适用性与可操作性。此外,对BSA建筑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完善、更新与推广进行初步讨论。

王焕雷[3]2004年在《室内安全生态评价及专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室内安全生态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当前阶段,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关注的话题。 但是这个领域属于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覆盖了室内各个方面因素;评价方法既有定性的描述又需要定量的计算。因此,评价人需要具备各种专业的知识储备,而作为一般的使用者或者管理者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开发具有室内问题的基本知识、评价标准,并能够不断更新和扩充知识的室内安全生态分析专家系统,来进行快速、准确、全面的评价则具有实用价值。 国内外在专家系统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开发了一些专门领域的专家系统,但在室内问题的评价上还缺少实例的应用。本文论述了目前国内外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简要的介绍了专家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开发过程,简要的介绍了室内安全生态评价设计的因素、评级方法等,深入探讨室内舒适度模糊评价方法以及住宅可持续性等问题。并以之为基础研究了室内安全生态评价专家系统的开发。设计了知识库所包括的内容、结构,提出获取知识的途径和筛选方法;推理机的推理过程以及推理机制等。作为实践,运用Visual Prolog语言开发了室内安全生态分析专家系统,并着重对其中的模糊评判模块和知识库编辑模块进行开发。

刘伟[4]2013年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台站生态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合成都某部“雪域兵心工程”的科研目标和目前西藏高海拔地区台站生态化建设所面临的紧迫性课题,拟着重研究解决我国西藏高海拔地区台站生态化建设需求与现有的生态化理论和技术之间的对接问题。以西藏高海拔地区的导航台、雷达站、通信站等营区的生态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搜集、实地调研、现场测试、计算机模拟、理论体系构建、实例检验等方法,对西藏高海拔地区台站的建筑环境、太阳能利用、生态化建设技术策略以及生态化建设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首先,在相同的舒适室内热环境条件下,通过对移居人群在西藏高海拔地区(5300m)和中海拔地区(3550m)的单因素工效对比实验研究表明,打字正确率有显着性差异,样本工效受海拔高度因素的影响显着。对海拔5000米的西藏高海拔、低气压地区的建筑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性特征的现场研究发现,该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被动式太阳房内人体热感觉(TS)中性温度为:19.42℃(ta;IcI=1.0clo),并得出了高海拔台站室内热舒适温度的范围:14.25~24.60℃(ta;Icl=1.0clo),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相似研究的结果,且符合TSV=0.0966tα-1.6452线性变化规律。对高海拔地区既有建筑室内热环境和热工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发现高海拔地区室内热环境的首要特征是空气湿度相对于公认标准(ISO7730)明显偏低。现场测试了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等基本热工特征参数,发现高海拔地区墙体传热系数与室外空气相对湿度存在相关关系:K=5×10-6φ4-O.0009φ3+0.0593φ8-1.6327φ+16.795。通过对现有建筑的热工性能测试结果、太阳辐射强度的实地观测结果以及人体热舒适温度处于更宽范围的现场研究成果的分析,认为西藏高海拔地区利用太阳能供暖是可行的。通过对西藏高海拔地区台站建筑的环境调查和监测,获得了台站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手基础数据,包括台站生活垃圾的人均日产生量(1.257kg/人.d)和组分以及台站人均日用水量(26.0L/人.d)、人均污水排放量和环境噪声等数据,并据此定量分析了台站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对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现场调研,台站建筑环境现状测试以及当地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被动利用研究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海拔地区台站建筑的发展方向——生态建筑。构建了以太阳能被动利用为基础的高海拔地区台站生态化建设的技术策略体系。通过对现有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评价系统的分析,指出现有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评价系统不能简单化地用于高海拔地区台站生态化建设的评价。建立了高海拔地区台站生态化建设指标体系和评价数学模型。通过对实例评价的分析,结果显示这种评价方法对高海拔地区台站生态化建设的评价更为准确,解决了通常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主观赋权”问题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以上研究表明,在西藏高海拔地区,采取以太阳能被动利用技术为基础的生态化技术进行生态化台站建设是必要而可行的。同时,利用生态化技术解决西藏高海拔地区台站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对保障驻站人员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西藏高海拔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为西藏高海拔地区台站生态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同时,也为该地区的其他建筑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推动生态建筑和环境保护理论的深入研究与进一步发展。

曹晓庆[5]2008年在《影响室内热舒适参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室内热环境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以人体为对象的室内热环境研究,对当前的建筑节能工作及建筑热湿环境标准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室内热环境,主要是环境温度对人体心理、生理的影响,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人体热舒适实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体热感觉作为心理参数,平均体表温度、体温、心率、血压、体表电阻抗等作为生理参数,系统地考查了室内热环境对人体心理、生理的影响,其中热环境对心率、血压的影响是生理部分研究重点。得到了不同季节环境温度对上述人体参数的影响机理及各参数在不同季节、不同工况下的变化特征。同时得到了不同参数对应的可接受环境温度划分区间。得到:夏季男女青年可接受的室内热舒适温度范围为24.3~31.5℃;平均体表温度指标下的热舒适温度范围为26.1~30.4℃;体表电阻抗指标下的可接受温度范围为24.2~30.3℃;综合血压等指标;夏季正常人体血压对应的环境温度最低值为21.7℃。在不同季节的自然环境下,通过Airpak软件对实验室人体热舒适、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模拟,并根据模拟的结果对实验的部分结论进行了验证。通过对人体热平衡的数学理论推导得到夏季人体热平衡中性温度为29.1℃,高于夏季人体实测热中性温度。说明人体热感觉对环境的敏感度远大于生理对环境的敏感度,即人体热感觉较生理往往更早地表现出对环境温度的反应。本文然后通过模糊数学专家评判的方法,对目前热舒适研究领域较为关心的参数评判权重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心理、生理各主要参数相应的权重系数。同时通过引入生物数学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模糊评判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室内环境温度对人体心理、生理参数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参数的权重分析,建立了“人体心理、生理/室内环境温度”数学模型,以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标作为比较样本,对建立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人体热感觉、平均体表温度、体温、心率、血压体表电阻抗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MSV、平均体表温度、心率、体温呈上升趋势,血压、体表电阻抗呈下降趋势。通过模糊评判得到各参数相应的权重系数为MSV:0.5010;平均体表温度:0.1894;体温:0.0692;心率血压:0.0488;体表电阻抗:0.1917。主成分分析的结论证明了模糊评判结论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体心理、生理/室内环境温度”的数学模型,通过以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标作为比较样本,对建立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了验证,该模糊评判模型经学习优化后,能达到较高的精度。综合生理、心理因素得到的夏季男女青年可接受温度范围为23.0~30.0℃。最后对心理指标、生理指标及综合心理、生理指标下的人体热环境接受程度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改善人体对热环境适应的手段。

段胜辉[6]2007年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方法》文中提出在生态保护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为保护人类美好家园的指导原则,绿色建筑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设计领域更深层面的体现形式。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全球化战略的时候,绿色建筑也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绿色建筑的评价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阐述现阶段研究绿色建筑评价系统的意义,重点介绍了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GBC的GBTool等,分别从版本发展、权重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市场运用等方面比较,指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局限性。在分析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发展状况时,主要介绍了《中国生态住宅评估手册》和绿色奥运评估体系,通过对各种体系的比较分析,构建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评价指标。并基于GBTool2005评价体系,采用AHP方法对中国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进行权重系数评价,目的是为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

曹馨匀[7]2014年在《基于叁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地区建筑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随着气候变暖、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诱因有所认识,尤其是大气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导致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降低碳排放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全球第一大CO2排放国,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实现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40%-45%的减排承诺[1],建筑行业责任重大,因此降低建筑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推动和促进解决我国碳排放的问题的主要途径。为了推进建筑低碳化,论文以“建筑低碳化”为主题展开研究。论文首先对建筑低碳化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建筑低碳化的内涵,加深对建筑低碳化的理解;为借鉴国内外经验,论文对国内外8个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对比筛选出建筑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可选指标集;随后在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从“碳足迹——碳源、碳汇”角度出发梳理了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最终建立了一套全面的、体现了建筑低碳化内涵评价指标体系,为建筑行业的低碳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该评价指标体系由“直接碳源——能源供给与用能系统”、“间接碳源——低碳设计与建造”、“直接碳汇——绿化与能源循环利用”、“间接碳汇——资源循环利用”4个一级指标构成,共有19个二级指标。为确定建筑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本文对比了现有权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同时结合专家评判信息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采用“专家咨询法”、“基于叁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建筑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权重。本文权重计算过程中集合了25个专家群的有效问卷,为处理融合为这些数据,将权重复杂的计算过程运用MATLAB语言工具进行了编程,得到了建筑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通过对权重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证明了在模糊信息下,运用基于叁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建筑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是可行的。

范李[8]2007年在《汽车车内空气环境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在汽车内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多。汽车车内空气环境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空气调节(空调)系统,但控制功能大多仅能实现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不能实现对车内有害气体的成分、含量、污染程度以及对人体健康损害情况的检测与控制。不断提升的生活质量要求和日益增强的健康关注程度使得人们对汽车车内空气环境与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基于此需求,面向汽车车内空气环境,较系统地研究了汽车车内空气环境及其控制的有关技术问题。本文从比较汽车车内空气环境与平常建筑物室内空气环境的异同点出发,结合汽车车内空气环境的特点,分析了汽车车内空气环境中主要化学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了汽车车内热环境的物理因素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和车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结合国家颁布的空气环境质量方面相关标准,基于属性识别理论,建立了汽车车内空气品质和汽车车内热环境的属性识别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比较发现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相符,且比模糊评价方法便于实现,易于掌握。根据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对车内空气环境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着重介绍了车内新风量和车内温度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并利用Mallab软件中的模糊工具箱和Simulink进行仿真实验。本文所研究的面向汽车车内乘员健康和舒适的汽车车内空气环境智能控制系统,是满足人们对汽车车内空气环境中健康、舒适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对进一步保护汽车车内乘员的身体健康和行车安全,以及对我国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叶青[9]2015年在《绿色建筑GPR-CN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与方法—中荷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整合研究》文中认为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对能源、资源日益扩大的需求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病”。随着人们对城市问题的深入反思,“可持续”、“绿色”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建筑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在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构建绿色生态街区、深化绿色城市等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的内源性及建筑评价的外源性进行深入探究,并按照问题探源——分析提炼——方法引入——研究解决——实例论证的逻辑方式,期以将二者结合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问题探源,首先在分析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等各类相关定义的基础上,抽象出本研究对绿色建筑的概念界定、内涵和基本特征总结,并通过对已经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签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现有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研究整合提升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共性研究和特性研究(分析提炼)。以国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英国BREEAM、美国LEED、SBTool、日本CASBEE、荷兰GPR Gebouw以及新老版本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研究对象,叙述各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数学模型、指标选项、指标基准、权重系统、评价方法等,提炼出典型评价体系共有的准则层指标以及子准则层指标,同时得出不同评价体系的特点和不足,并分析各评价体系在中国的适应性,为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的建立提供案例基础。第叁部分为评价模型构建研究,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影响建筑生存和发展各类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和相关性提炼,将荷兰GPR评价体系中部分先进理论方法引入建筑评价,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立足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及综合性,融合具体指标项的全面性及代表性,搭建绿色建筑评价数学模型,创建了适合于中国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版,为绿色建筑评价构建科学操作平台。第四部分为实例引证,深入阐述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GPR-CN的应用方法,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内的建设项目为例对评价工具进行实践检验。即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将评价体系应用到具体的绿色建筑案例评价中,收集基础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论证GPR-CN评价工具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并为进一步优化GPR-CN评价体系提供反馈信息。

曾强[10]2007年在《重庆市公共建筑安全设计应对突发性事件策略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建筑防灾减灾能力与经济发展能力的不协调变得日益突出。公共建筑作为城市中人们生活、生产以及从事各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灾难性后果,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整个西部地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省市。作为新兴的直辖市,在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下,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公共建筑的安全隐患却已逐步张显。随着西部大开发速度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急速增长,城市公共建筑的安全隐患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公共建筑防御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论文从重庆市特定的地域环境特征出发,结合建筑设计的角度,针对重庆市公共建筑在突发性事件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对公共建筑的安全设计提出应对的策略。论文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有关理论和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依据公共建筑发展趋势及易遭受的灾害类型,立足于全面性、针对性、独立性及可控性的原则,从城市灾害发生——发展的思路研究得出重庆市公共建筑突发性事件的控制要素,再通过专家评价得出最终有效的控制要素。从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对突发性事件进行安全控制的方法、原则以及具体措施的探讨。对要素进行控制首先选取了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控制类型和方法,并根据建筑生产活动的流程分析,得出建筑设计阶段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关键环节的结论,由此确定突发性事件控制的类型应该为前期控制。在此基础上从预防为主、生命安全第一、综合控制、分级控制和科学适用性等控制原则出发,结合建筑安全设计的思路,在重要性分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建筑突发性事件控制策略,指出了根据控制策略对要素实现的优化程度,分轻重缓急,抓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并将其定性定量化。对于拟建建筑物,在项目设计阶段,建筑师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突发性事件控制措施,尽量降低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率或损失程度。对于已建成的建筑物,建筑师可以根据危险性和重要性评估的结果,对建筑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突发性事件控制措施,降低建筑物的灾害风险,从而提高建筑物对应突发性事件的抵御能力。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及工作方法,以安全分级评价为基础,探讨降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控制思路。本研究得出的控制策略为推动建筑物突发性事件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促进重庆城市规划的合理制定、公共设施的安全设计、使用和管理、城市建筑物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抵御能力的完善和城市应急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以利重庆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室内环境评价专家系统的研究[D]. 钟云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2]. 基于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框架的BSA体系及适用性研究[D]. 朱文莉. 天津大学. 2015

[3]. 室内安全生态评价及专家系统研究[D]. 王焕雷.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4]. 西藏高海拔地区台站生态化建设研究[D]. 刘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13

[5]. 影响室内热舒适参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曹晓庆. 重庆大学. 2008

[6].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方法[D]. 段胜辉. 重庆大学. 2007

[7]. 基于叁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地区建筑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曹馨匀. 重庆大学. 2014

[8]. 汽车车内空气环境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范李.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9]. 绿色建筑GPR-CN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与方法—中荷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整合研究[D]. 叶青. 天津大学. 2015

[10]. 重庆市公共建筑安全设计应对突发性事件策略初探[D]. 曾强. 重庆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室内环境评价专家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