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身份危机问题_消费文化论文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身份危机问题_消费文化论文

略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认同危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境论文,危机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4)02-0017-05

“认同危机”是当代人耳熟能详且使用频繁的术语。随着认同问题在当代人身上逐渐聚焦为一个核心问题,当代社会中的认同危机问题也逐渐演化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危机。“在过去,事态似乎稳定一些,还可以预测。人们为生存而奋斗,这似乎赋予了生活一些内在意义,目标似乎也比较明确。然而,由于今天技术与财富的泛滥,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存已不再是唯一的奋斗目标。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开始思考他们生存的意义和本质。这时,他们常常发现自己为这一类问题所困惑,诸如:‘我是谁?我正走向何方?为什么我要去那里?我所干的一切意义何在?真的有必要吗?’”[1](P40)

在现代社会中,现代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和精心培育。众所周知,现代性的充分展现必然造就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语境。理解当代认同危机问题,离不开当代认同危机发生于其中的语境。通过对众多现象的梳理,我们发现,消费文化因其自身浓郁的现代特性而对当代认同危机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现代消费文化的语境入手对当代认同危机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一、当代社会中的消费文化的几个显著特点

20世纪90年代之后,“消费文化”这个肇始于20世纪前半叶并且本来只是在西方社会中使用的术语突然间成为一个在中国学术界极为流行的话语,也成了一种大众话语,遭到各种媒体大肆宣扬乃至反复炒作。何谓现代消费文化?“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2](P165)。

消费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对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产生巨大影响的语境,在很大程度上说是由于它本身所具备的重要特征:

1.消费文化是当代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现象。消费文化是对作为经济行为的消费现象的文化向度的折射,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支撑着人的消费行为的消费理念在当代社会中的嬗变。消费,就其本来意义而言,是追求需求的满足,而需求的满足是以一定的使用价值为前提的。一件产品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就看它是否具有使用价值,因而在这一意义上,商品的消费价值是由它所具有的使用价值所决定的。在此,消费价值具有一种比较明确的“客观尺度”,一件消费品只有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的情况下才被确认为具有消费价值。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商品的消费价值的衡量尺度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商品的消费价值不再主要以其使用价值为衡量尺度,而是以时尚为主要评价标准。人们在购买商品之时,首先要考察它是否符合时尚,只有符合时尚的产品才能为人们所选购,也正因为如此,符合时尚的产品的价格远远超出了其使用价值的价格。为此,人们自己的欲望和感受成了衡量商品消费价值的主要尺度,不断追求时尚成为了人们的一个永恒追求。当一件商品即使在使用很短时间,仍然具有很好的自然结构的情况下,如果它已不符合时尚,也会被人们所抛弃。从根本上说,消费文化的产生是资本不断扩充其市场的必然要求。曾几何时,人们恪守他们的生活传统,坚持着节俭才是美德的信条,认为追求物质享受是一种轻浮的甚至是不道德的风气。然而,工业社会千方百计刺激人们进行消费。“生活会刺激人们了解和使用各种商品,并使他们相信,世界上可供人们享用的物品极为丰富。城市工人的较稳固的经济境况和收入,加上很容易赊账和借贷,定会刺激他们的消费道德。”[3](P74)

可以说,消费文化的出现也是以产品的极大丰富甚至相对过剩为前提的。在连日常消费品都要定量供应的日子里,是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消费文化的。“今天我们被相当显著的消费与富裕所包围,这是由物、服务以及物质商品的极大丰富建立起来的,所有这些构成了人类生态学的一种根本的变化。严格地说,这些富裕的个人不再像过去那样被他人所包围,而是被物所包围。”[4](P248)

2.在消费文化中,消费者的行为不仅仅是单纯的消费,而是把消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体现自己个性的重要手段。消费文化所竭力倡导的是让消费者在消费中建筑一种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以从眼花缭乱的商品和消费行为中获得一种心理和感官上的满足,“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等市场原则一起,运作于生活方式领域之中”[2](P123)。

与所谓消费文化这个论题密切相关,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消费者社会的论题,“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消费者社会”[5](P76)。在消费者社会中,消费者往往把消费行为视为一种游戏。在他们眼中,作为游戏的消费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贪婪地占有和攫取,不在于有形物质意义上的财富的积累,而是对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觉的追求所带来的激动。“消费者首先是各种感觉的采集者。他们只有在次要、派生的意义上才是物质收集者。”[5](P80)

在这样的氛围中,消费文化有可能导致以消费为惟一和最终目的并受制于不合理消费的异化消费。因此,在消费主义或消费文化中,个人认同是由个人所消费的东西构成的。在这样的空间中,“欲望并不能让欲望得到满足,相反,欲望使得欲望成为欲望(Desire does not desire satisfaction.To the contrary,desire desires desire)”[6](P11)。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者在异化消费中奔波不息,而且他们注定必然如此。

3.在现代条件下,消费已不再是一件纯粹满足生理需要的东西,实际上,它更多被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性的东西所渗透。“消费和语言一样,或和原始社会的亲缘体系一样,是一种含义秩序。”[7](P70)时尚赋予商品一种社会意义,它成了一种编码系统,人们在这一系统中分属不同的社会地位。这样,现代消费所消费的已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所蕴涵着的符号价值。人们力图借助于这一符号来展现自己的地位。对一个进行高档消费的人而言,他的身份和地位通常要比一个进行普通消费的人高得多。不仅如此,消费品的挥霍和浪费也具有同样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当一种时尚品种渐渐失去它的时尚性而沦落为一件普通的商品时,如果人们还对之珍惜有加,则表明该物品的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尚未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不仅对时尚品的追求,而且对时尚品的挥霍和浪费也成为显示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由此看来,在现代社会中,“我是谁?”这一看来具有不言而喻色彩的东西也得在不断流转的时尚中失去了确定性。

二、现代消费文化对当代认同危机的影响

与消费文化一样,认同危机也是一个现代色彩浓厚的话题。所谓认同危机,当然是相对于认同而言的。在人学和哲学的视野中,当代认同主要指的是当代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自我意识为前提的自我感。顺理成章地,当代认同危机就是现代人的意义感的缺乏和遗失,是“自我价值感、自我意义感的丧失”[8](P45)。

以极其复杂的形式展现出来的人的自我感牵涉到众多文化和社会元素。这一点在消费社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消费者不断贪求新诱惑,而又很快腻烦已有诱惑;另一方面,世界按照消费市场模式,而且,像市场一样,准备加速成全和改变其诱惑——在经济、政治或个人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5](P81)在这种浓烈的氛围中,现代人一方面享受着现代生活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产品,同时,也在盲目的甚至是异化的消费中遭遇到当代认同的危机。“由于生产的相对重要性的降低和作为生活方式的消费的重要性的提升,人们的社会角色、认同、态度、价值和日常生活的结构都发生着基本的变化。”[9](P110)

具体地说,消费文化对当代人的认同危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可能会对人的现实认同产生强烈的破坏性。“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2](P165)消费文化往往让人在虚假需要和真实需要之间乱了方寸。在这个方面,西方学者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一社会的精神特质宣告:假如你心情低落,那就吃!……消费主义的本能反应是忧郁的。它认为发病前身体不适的表现形式是感到空虚、冰冷、没精打采,这时就需要加补一些暖热浓烈的营养品。当然并不一定是食物,甲壳虫乐队就‘内心感到无比喜悦’。饱吃一顿是拯救之路——消费吧,你就会感到美妙无比!”[5](P79)

2.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消费的私人化威胁到了自我的同一性。因为,一旦消费的私人化成了构成自我的惟一手段,那么,风格和时尚就成了高度个人化的和不断变化的认同的源泉。“人们通过服装食物、音乐、汽车、电视节目和其他商品使自己‘时尚’起来。”[10](P116)在异化消费行为中,人们不是在消费物质意义上的商品,而是消费所谓的时尚。“事实上,我在‘吃’一个幻想,而与我们所吃的物品没有关系。我们的消费行为根本不考虑我们自己的口味和身体。我们在喝‘商标’。因为广告牌上有漂亮的青年男女在喝可口可乐的照片。我们在喝那幅照片。我们在喝‘停一下,提提精神’的广告标语。”[11](P113)在异化消费中,消费的私人化的模式往往因为商品和风格的迅速变化而分裂或者弱化了人的自我认同。“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消费世界中体验的客观世界的转瞬即逝的感觉撕裂了自我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的感觉。”[10](P129)在消费文化中,个人的认同被碎片化了。

3.生活于消费文化语境中的人们极容易损害对他者的认同。人的认同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人的自我认同和人的社会(集体、群体)认同。前者是一种内在认同,它是一种内在化过程和内在深度感,是个人依据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它主要集中于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后者的直接对象是人的行为的普遍和客观的社会意义。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消费文化中,媒体和相关的技术形式所显现出来的经验的零碎性也使得自我与他者之间本来应当具有的正常的统一关系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如果个人从公共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彻底抽身出来,彻头彻尾地沉溺于消费的私人空间中,那么,个人对他人的认同,对私人与他者的界限的分辨,对自我的定位等都要出现问题。

4.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对消费的可能的畸形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人的阶级和社会认同。在消费文化中,人的认同被变化不定的消费商品或明星、广告和科学幻想人物的媒体图像的“个人化”、“符号化”之类的东西所左右,“财富及物品同话语……构成了一个全面、任意、缜密的符号系统、一个文化系统”[7](P71)。因此,人们往往自觉和不自觉地以此来弱化或代替阶级、性别、人种、民族和国家等诸如此类的社会和集体认同,“让消费与社会结构分家,把‘地位的符号’与阶级结构分开”[10](P125)。“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游览同样的娱乐场所,如果打字员打扮得像她的雇主的女儿一样花枝招展,如果黑人挣到了一辆卡德拉牌汽车,如果他们都读同样的报纸”[12](P9),那么,这种同化很可能给人造成一种虚假的幻觉:阶级和阶级差别消失了。

三、真实的语境,真实的危机

基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引申出以下几点:

1.消费文化是一种真实的语境,当代认同危机是真实语境中的真实问题。消费文化是发端于工业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现象,它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孕育它的社会中所固有和流行的意识形态烙印。不过,这些并不能掩盖这样的事实:消费文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它不可避免地对生长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冷战”结束以后,生性不安分的资本世界在追求最大利润的抱负的驱使下进行了新一轮肆无忌惮的扩张,消费社会的理念也紧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漫游于全球各个角落中。在那些全神贯注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中,消费文化成了一种时尚,有的人甚至兴高采烈地宣称:“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一场决定性的人文‘革命’把痛苦而英雄的生产年代与舒适的消费年代划分开来了。”[13](P74)究竟现代社会到底能不能被贴上所谓“消费社会”的标签这个问题,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现代社会中弥漫着一种浓烈的消费文化气息,消费文化凭借着与现代生活固有的密切联系,可以迅速在世界各地找到生根、发芽的合适土壤。在中国这个向来强调节俭、具有漫长的农业社会传统的社会中,消费文化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从一个羞答答的不敢登大雅之堂的“旁门左道”成为一个时髦的、大众的话题,在某些阶层中,现代消费行为已经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时尚,这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且发人深省的例证。

因此,尽管消费文化对人造成的冲击可能不尽相同,生活和成长于不同年代和背景中的人们对消费文化的感受和判断也许会迥然不同,然而,我们无法否认,消费文化是一种伴随现代性而来的现实的文化现象。

消费文化所张扬的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而这种现代生活方式所包含的往往可能是一种冲击力和破坏性力量。它摧毁了人们从先前生活中获得的意义感[10](P1),剧烈变化的现实往往使得一种认同感刚刚确立,瞬间又变得虚无缥缈了。在当代社会中,人们的认同感处于不断的建构—破裂—建构过程中。因此,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当代认同危机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而是现代条件下的一个永久性和具有强烈变化性的问题。

我们在本文中总是强调认同危机的“当代”和“现代”语境,其用意并不在于说先前的人们与认同危机问题天然无缘。毫无疑问,生活在任何时代中的人们都会身不由己地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认同危机问题。我们是想强调,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对自身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格外关注,当代人的认同问题凸显为一个专门的哲学和人学问题。在当今社会中,现实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田园诗画般的宁静生活在今天已成为人们恒久的回忆和憧憬,当代人的认同危机感要远远超过前人。可以说,较之传统社会,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得到了普遍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较之前辈人有极大改观,但是生活于安逸环境中的现代人,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的父亲可能缺少很多东西,但是,有一个东西他不缺少,那就是确定性的自我概念。我很肯定,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你的父辈可能也没有想到过这样的问题)问一下自己:‘我是谁?’,如果说每一个人都关心这样的问题,他至少觉得这样的问题很奇怪。他的问题是外在事务问题。他没有时间去反省。如今,注意力被转向内部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有认同问题。”[14](P5)因此,只有置身于现代生活的大背景,我们才可以真正理解认同危机问题。

2.在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理解认同危机问题,可以丰富人们对“自我”问题的认识。如上所述,当代认同危机归根到底是“自我”认同的危机,是人的自我感的丧失。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理解认同危机问题,更能明确在现代社会中构成的“自我”。

现代消费文化因其流动性、碎片性和游戏性,内蕴了一场不间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张力。当大众在这样的语境中通过消费文化来规定自己的“自我”时,并不是一次性获得自我的整体式的概念。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一种“文化上的效忠从属关系”。这种不同的文化效忠从属关系被用来应付各个不同的日常生活领域。简言之,消费文化的多义开放性造就了自我认同在多个差异轴之间的移动不止。

因此,当代人的自我的丰富性和鲜明的时代特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它已经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单面的和孤零零的,它本身就应当是多样性的统一:非理性与理性、静止与变化、碎片性与整体性、片段性与连续性、情感与理智的辩证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代消费文化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人的“自我”本身就有消费文化所高扬和精心培育的东西。同样,当代认同之所以出现危机并导致自我和主体性的碎片化,是因为自我和主体性自身就潜伏着“危机的种子”,而所谓的断裂和碎片化,只不过是断裂和碎片化的潜在可能性的充分暴露。以现代理性为指导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的自我是一个整体,对此,我们不能有任何动摇。但是,自我的整体性只能是各种碎片、片段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一种整合碎片的整体化,也是整体前提下、以整体性为基础的碎片化。一句话,当代人的自我是整体的碎片和碎片的整体的有机结合。只有在整体性的基础上,碎片和片断的可能性才可以成立,只有具有碎片性的整体性,才是真正的、有活力的整体性。

3.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理解当代认同危机问题,可以看出认同危机中内蕴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消费文化是当代人对商品的符号价值的推崇,是对商品的符号维度的放大。因此,从哲学和人学的角度看,消费文化其实是给人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即如何看待当代生活层面中的价值问题,如何看待符号价值及其对人的认同的正反方面的影响。

人的当代认同的直接对象是对人自身意义的反思。当代认同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价值认同的危机。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活的意义感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摧毁和破坏,人的认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为此,加拿大研究认同问题的知名学者C.泰勒明确地指出了当代西方社会的首当其冲的隐忧就是意义的丧失和道德视野的褪色。也就是说,由于个人主义的强势,它导致了以自我为中心,而这样的态度所导致的后果是,现代人的生活被狭隘化和平庸化。“人们反复表达的一个忧虑是,个人除了失去了其行为中的更大社会和宇宙视野外,还失去了某种重要的东西。有人把这表述为生命的英雄纬度的失落。人们不再感觉到有某种值得以死相趋的东西……换句话讲,我们受害于激情之缺乏。”[15](P4)

从当代认同问题的角度来说,人的认同出现了价值取向的真空,出现了价值观的迷惑。为此,当代消费文化“投其所好”,它给处于危机状态的当代认同及时送去了飘逸的、让人耳目一新的、充满无限感官诱惑的“符号价值”。而本来已经处于危机状态的当代人对送上门的“符号价值”自然欣然接受。

4.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看待当代认同危机问题,要高度重视认同危机的复杂性。本文是把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现实的出发点和语境来讨论认同危机问题的。我们并没有对消费文化自身进行过多的探讨,也没有对它刻意进行价值的评判或意识形态的评估。但是,我们并不否认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同样,虽然我们没有费多少笔墨去讨论认同危机的危害性和负面作用,但是,我们都很清楚,从总体上说,当代认同危机,即自我感的丧失对人的自我评价、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都有非常致命的影响。“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16](P9)

同样,由于消费文化的复杂性和当代认同危机问题的复杂性,我们不能指望仅仅靠改变危机的外在环境而彻底消除危机。“当一个社会制度中出现了意义的短缺的时候,通过简单地改变商品的分配或者改变人们的社会地位——甚至于使他由穷光蛋成为富有之人——是无济于事的。”[14](PⅦ)

因此,在学术界对当代认同问题的研究轰轰烈烈展开之时,在甚嚣尘上的当代消费文化的大氛围中,我们需要对当代认同危机进行客观的剖析;在热闹非凡的生活气息中,我们更需要对当代认同危机进行冷静的思索。我们相信,我们所进行的认真和严肃的学术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对当代认同危机问题的探索,并进而带动对包括消费文化在内的众多理论热点问题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4-02-10

标签:;  ;  ;  ;  ;  ;  ;  ;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身份危机问题_消费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