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分析与预防对策论文_王普烨,胡潇

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分析与预防对策论文_王普烨,胡潇

河南正大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为适应工程建设需要,建筑起重机械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给起重机械管理带来挑战。本文就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分析与预防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起重机械;事故分析;预防措施

引言

建筑机械体积大、质量大,技术要求高,同时一些从事相关工作人的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安全意识差,没有严格的依据相应的规程施工,这也就会引发严重的建筑起重机械施工事故,不仅会对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而且会威胁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见,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是必要的。

1.建筑起重机械的选择

起重机械设备在建筑系统中主要有白行杆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门(井)架等。自行杆式起重机分为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等类型。特点是操作灵活、车身能回转、可带载行驶工作,在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中应用极广。塔式起重机分为轨道式、固定式、附着式、内爬式等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其特点是占用场地小,作业面大,平衡稳定性好。能同时进行垂直和水平运输作业。井架、龙门架构造简单,装拆方便,适用于中小型工程。施工升降机是一种采用齿轮传动或钢丝绳提升方式,使吊笼作垂直运动的机械,适用于建筑施工中人员及物料的运送。

在起重设备选择时,要根据工程进度、工程量、建筑结构、建筑面积、场地的大小等因素来综合选择。除考虑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应用范围外.还要考虑其运行成本。起重设备的运行成本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费用包括操作人员薪水、燃料费及相关税费等;第二类费用包括机械维修费、折旧费、大修费、润滑材料费、安装拆卸费、辅助设施及机械保管费等。为此。选择起重设备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场地的特点、起重设备的技术性能、运行成本及不同起重设备间的相互搭配,使综合运行成本最低,达到起重设备的最优化。

2.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2.1 起重机械使用时期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项目组织结构不够完善,而且工作人员岗位没有准确落实,其中机械管理标准化工作对于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为了满足机械使用管理的实际需求,就需要高度重视项目组织机构建设。通过对于实际工作的分析能够看出,项目参建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准确地落实所存在的各种规范,而且生产管理制度不够严谨,起重机械在使用的时候,还是存在较多的违规作业和指挥情况。

2.2 各种违章、违规行为的存在

部分安装单位对安装、拆卸工作的把控不到位,存在违规操作现象,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项主要原因。例如,其中机械安装的方案没有针对性;部分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附墙件、高强螺栓等机械零配件质量存在问题,未严格的依据具体规模和说明书安装,这都会可能会引发事故。

2.3 起重机械存在管理缺陷

起重机械购置、租赁、装拆、验收、检测、使用、保养、维修、改造和报废标准制度执行不严格。①塔吊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变幅小车断绳保险等安全保险装置残缺不齐全,保险限位装置多数无效或不接控制回路线。②起重机械再次转场使用的检修保养、验收制度不落实。如标准节及高强螺栓、销轴等主要结构件,新旧搭配、随意更换、拼装,运行经历情况等设备档案不齐全等。③起重机械使用年限与安全评估:塔式起重机,630kN•m以下(不含630kN•m)出厂年限超过10年(不含10年),经安全评估合格最长有效年限为1年;630kN•m~1250kN•m(不含1250kN•m)出厂年限超过15年(不含15年),经安全评估合格最长有效年限为2年;施工升降机,出厂年限超过8年(不含8年)的SC型,经安全评估合格最长有效年限为2年。经过多年辉煌的建设发展阶段,超年限未经安全评估的起重机械,流入管理薄弱地区工地仍在继续使用的情况大量存在,这显然存在较大的事故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预防建筑起重机械事故的有效对策

3.1 相关参建方应当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時,项目负责人要在岗位赋值

各方主体责任单位应当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提高企业的自律性,实现项目和企业施工现场生产标准化,提升安全生产标准管理准备。施工总承包企业:①构建项目经理部组织,配备相应的其中机械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指派专人对施工现场综合监督检查,确保起重机械设备的质量不会存在问题,同时,要严格执行起重装拆、司机等各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政策,落实技术交底工作。②做好起重机械设备验收、自检、定期保养等各项工作,确保应用的设备的性能和质量都能够满足要求标准。③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当进行督促整改,避免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安装施工企业:①落实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等各项施工方案,并且要加强具体操作过程中内容的监管,避免出现问题。②做好现场监督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③特种工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同时要对作业人员的资质进行动态核查。④各项设备安装前后,要做好相应的验收工作。监理单位:①建设施工单位安装生产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应的运行情况。②监督起重机械的安装、应用、拆卸等各项重要环节,避免出现安全问题。租凭单位:加强对起重机械转场应用的管理,构建一套完善的其中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对于超过应用年限的机械设备,应当进行强制报废,不得对其进行应用,避免由于机械设备性能问题,在应用期间出现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会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此外,安装、施工施工总承包企业和监理等单位都应当对起重机械安装、运行情况进行平行检查,如果发现因为个人问题引发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且要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3.2 增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1)现阶段建筑起重机械的各个主体单位需要充分明确自己的安全生产责任,增强对于施工现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各个时期的管理,最主要的就是设置合理的监督检查制度以及制约制度,这样可以显著提升生产工作的安全性。(2)建筑起重机械各个主体单位需要增强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研究,而且需要正确落实这些管理制度,增强对于施工现场检查的指导力度。(3)建筑起重机械各个主体单位需要充分掌握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而且需要持续提升事故处理力度,不可以出现松懈的情况,及时地消除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需要及时地处理所发生的安全事故。

3.3加强行业监督执法,逐步规范市场行为

(1)在全行业深入开展施工企业和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强起重设备使用的过程管控,对开发区、工业园区、县级区域等起重机械安全生产管理薄弱,事故多发地区项目的施工企业严加监管,对违章指挥、无证上岗操作等违规行为,零容忍,严执法。(2)加强行业监督执法,完善诚信体系建设:①认真贯彻《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逐步规范市场行为;②全面开展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将专业安装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等纳入建设工程信用体系监管,全面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建筑市场环境,综合治理消除起重机械事故链。(3)建立检测机构管理部门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等联合监督执法机制,对超年限使用未按规定进行安全评估的起重机械,监督强制报废,并严厉惩处。(4)加强行业引导,鼓励起重机械生产制造、租赁(产权单位)、专业安装、定期检修保养等环节的技术服务“一体化”管理,形成现阶段施工总承包单位综合技术管理与售后专业技术服务“一体化”管理并存的多种有效技术服务市场并存模式,以适应建筑市场宏观调控新变化的发展需求,消除起重机械售后技术服务的不足。

4结语

总的来说,起重机械设备对于施工机械化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属于现代化施工的重要设备,能够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进行和施工项目质量。在管理设备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所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而且需要及时地明确所存在的隐患因素,避免这些因素加剧,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机械事故数量。

参考文献:

[1]刘建豪.浅析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多发原因及预控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05):153~154.

[2]魏吉祥.强化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5,28(11):52~53.

[3]余桂爱.浅析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多发原因及预控措施[J].浙江建筑,2015,32(08):60~63.

论文作者:王普烨,胡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分析与预防对策论文_王普烨,胡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