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能的输送、分配及控制既简便又经济,因而成为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生产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资源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并直接制约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节约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在配电运行管理中应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保护环境的节约电能的方法和技术极为关键,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供用电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浪费现象,切实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关键词:供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
引言:电能是在各行各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二次能源,电能的输送、分配和控制既简便又经济,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因此有必要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和对环境保护无妨碍的一切节约电能的方法和措施,以消除供用电过程中的电能浪费现象,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1、供配电网节电的重大意义
电网的网损率高,因此降低网络损耗是增强电力系统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节约用电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缓和电力供需矛盾。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节约用电活动,可使有限的能源用于更多的生产部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2)提高电能使用经济效益。节约用电,即可减少电费开支,降低产品的成本,又可为国家、企业积累更多资金,有利于扩大再生产。3)加速工艺、设备的改造,促进技术进步。节约用电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必将促进对旧设备、落后工艺的革新、改造和挖潜,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大大提高生产能力,也将大幅度的降低电源损耗。
2、电气节能工作的主要原则
2.1 符合建筑物功能
要想更好保障建筑物在施工中的照明色温、照明亮度、显色指数等,使空调的舒适性以及风量程度能够达到卫生、健康、舒适的要求标准。进而使环境通道中的下上左右更为畅通,进一步满足施工中的特殊工艺要求,例如在展览展厅的电气供电设施中,使视觉感觉要求的照明技术得到充分满足。在工厂的电气供电设施中,需充分考虑自然光的利用,以此来达到节能要求。
2.2 控制经济效益
节能技术应当结合国家的发展国情,并同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不能一味重视节能技术的发展而忽略投资。并在运营费用增加的同时,加大适当的投资内容,保证因节能减低的经济效益能够在几年内进行回收。
2.3 减少能量无谓消耗的原则
节能工作入手点时避免能量遭到无谓消耗,所以,应当尽快找出同建筑物的功能不相适应的能量消耗量,再思考是否需要采用有力的节能设施。例如在变压器中功率损耗中,在配电线路中的传输损耗都属于没有意义的能力损耗,变压器的位置设置在更加靠近负荷中心的区域。又如,针对当前较为普遍的节能照明要求,应使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于产品损耗能降低中。
3、供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科学的理论框架
供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的研究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当然也需要非常科学的理论框架。可是,就是因为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理论框架不完善,才会使得我国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研发的制度存在问题。不完善的理论基础就无法给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完善模板,同时,理论基础的不完善使得技术缺乏了推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完善的理论基础是促进制度推行和完善的基础,可是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套管机的研发制度理论基础不完善,这也会使得制度在推行过程中无法使人信服,从而阻碍了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策略的实施与推行。
3.2 缺乏专业的控制研究人员
由于缺乏专业的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研发指导人员,也会给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研发发展带来阻碍。在该技术发展的时候,如果缺乏对专业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研发人员的培养,就会使得进展缺乏科学性。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指导人员缺乏较高的素质,这样也会使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研发指导人员缺乏认真工作的态度。同时,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研发指导人员缺乏专业性知识,这也会使得他们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节能技术发展框架结构,这样就会使得节能技术策略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他们缺乏专业性的知识,无法正确的处理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这样就会给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发展造成很大的困难,也会使得该发展策略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从而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4、建筑电气节能措施
4.1 供配电系统节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选择合理的位置,变电所位置应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配电半径,减少线路中的电能损耗。2)提高功率因数可以降低线路中的无功损耗,同时减少变压器损耗,提高变压器的带载率。提高功率因数的主要方法如下: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电磁镇流器平均功率因数为0.5,而电子镇流器平均功率因数可达0.95以上;对于电气设备,如有可能尽量选用同步电动机;在变电所采用 自动无功补偿柜集中补偿。3)按“电力电缆截面经济最佳化”,合理选择导线截面,降低导线的电阻,减小线路中电能损耗。4)提高传输线路的电压等级,可有效降低线路上损耗,所以尽可能使用高压输电。
4.2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1)根据负荷隋况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并在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能 自动调整变压器的运行台数。2)选用新型节能型铜芯干式变压器或油浸变压器,可降低变压器 的空载损耗,合理选择变压器负载率可降低变压器负载损耗。
4.3 选择合适的供电电压等级。供电电压是指向用户或用户内部向用电设备配电的电压等级。它分高压(35--110kV)、中压(6--10kV)和低压(380--660V)配电电压。线路输送相同的功率或容量,流过较高电压等级线路的电流较小,从而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较小。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较高电压配电,如中压配电优先采用10kV配电电压,条件允许也可采用35kV作为高压配电电压直接深入负荷中。
4.4 选用合理变压器。变压器是电压变换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特别是10V和35kV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在电力和配电系统中普遍使用,数量巨大。据估计,目前在电网上运行的10V和35kV级变压器约有10亿千伏安以上。由于使用量大,运行时间长,变压器在选择和使用上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特别是量大面广的10kV和 35kV级变压器。选择高效节能产品,不但对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变压器的运营成本。因此,选择变压器时,应选用低损耗节能型变压器,如S9系列或S10系列、S11系列。
4.5 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提高了,可以减少线路无功功率的损耗,通过对供配电运行管理中的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降低损耗:1)减少用电设备无功损耗,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在
管理中,应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如同步电动机等,电感性用电设备可选用有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如配有电容补偿的荧光灯)等。2)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要产生超前无功电流以抵消用电设备的滞后无功电流,从而提高功率因数。同时减少整体无功电流在具体设计时可采用高压集中补偿,可采用高压集中补偿、低压分散补偿和低压成组补偿等方式,可根据具体隋况选择补偿方式。
4.6 电机拖动系统节能。1)在供水季统中,选用变频调速装置,当电机负载下降时,通过变频器自动调低电机的速度,减少输出转矩,进而减少输入功率,达到节电的目的。当变频器加电抗器后,功率因数在0.9以上,可减少无功损耗,起到节电作用。2)在设计中选用高效率电机及适当提高电机负载率均可起到节电的目的。
4.7 照明系统节能。1)合理选择高效节能光源,在高大场所可选用高压钠灯、金卤化物灯,陶瓷肉管金属卤化物灯;在办公室等较低场所用带无功补偿的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2)选择合适高效节能灯,灯具选择不当,效率太低,可使能量损失高达30%。3)合理选择照明控制方式,对于照明节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光电自动控制器、声光控延时开关、节电控制器等都能起节电作用。
5、结语
在当前的配电运行管理工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管理水平在逐步取得了较大进步。在当前配电技术的建设过程中虽然也存在一定问题,但随着今后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也会得到更加科学化、持续化的改善。因此对配电运行管理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就是要将管理中的节能策略真正落实在实际应用中,并使国家的节能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更加高效,最终实现配电运行管理节能领域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史海疆.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探讨访中国电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其英[J].2015,(6):6-8.
[2]刘洋.油田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及其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0):77-77.doi:10.3969/j.issn.1673-4076.2013.20.061.
[3]翟向宇.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技术问题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60.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0.054.
[4]唐志平.供配电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周希章.节电技术和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孙宝成,金哲.现代节电技术与节电工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曾铭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节能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能论文; 功率因数论文; 节能技术论文; 电压论文; 线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